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原則通過《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實施方案》等

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实施方案》等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7月24日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生態環境部貫徹落實實施方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及《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工作實施方案》。

會議指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門召開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充分體現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為強化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法律支撐提供了重要保障。

會議要求,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落實《決議》相關任務。要堅決落實領導幹部生態文明責任制,層層壓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推動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體系,嚴格執行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積極配合做好人大執法檢查等監督工作,依法加大生態環境信息公開力度,積極動員全社會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要通過落實《決議》,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法律制度全面有效實施,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確保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會議認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重中之重是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在實施2017—2018年攻堅行動的基礎上,繼續抓好2018—2019年秋冬季攻堅行動,對鞏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防治成果,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確保如期完成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確定的相關年度目標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立足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優化調整,謀劃開展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要不斷鞏固“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成果,狠抓柴油貨車、工業爐窯和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強化重汙染天氣應對,實施秋冬季錯峰生產與運輸。要堅決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嚴格督察執法,堅決禁止對企業實行“一刀切”。要加強信息公開和宣傳引導,積極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會議指出,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考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制度要求,對區域空間生態環境基礎狀況與結構功能屬性進行系統評價,在一張圖上落實生態環境保護、汙染物排放控制、資源開發利用等管控要求,對完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體系,建立覆蓋全地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會議強調,要尊重自然規律,對區域空間生態環境的結構、功能、承載、質量等進行系統評估,形成覆蓋全域、屬性完備的生態環境空間基礎底圖。要牢固樹立底線意識,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要求,落實到區域空間上,根據區域生態環境屬性制定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形成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要強化試點應用,分梯次有序推進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工作,為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提供有力支撐,不斷提高參與綜合決策的能力。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翟青、趙英民、劉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吳海英,副部長莊國泰出席會議。

駐部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部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