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生蟎蟲吃了會腹痛,還真不是謠言!

白糖生蟎蟲吃了會腹痛,還真不是謠言!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唐芳

炎炎夏日,西紅柿拌白糖成了家庭飯桌上的一道常見涼菜。但近期朋友圈開始流傳這樣一種說法:白糖時間久了會生出蟎蟲,如果生吃了這樣的白糖,體內就有可能會長蟎蟲,引起腹痛。但是隨後又有闢謠文章出來說,白糖根本不易生蟲,蟎蟲也不是寄生蟲,不會寄宿在身體之內,就算被吃進肚子裡,也很快就會被胃酸殺滅,最終隨糞便排出體外。那麼,到底該信誰的呢?

白糖久放易滋生蟎蟲

很多人知道,睡久的床單被褥容易長蟎蟲,但白糖裡也會長蟎蟲嗎?

蟎蟲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研究員李貴昌表示:“白糖裡的蟎蟲屬於粉蟎。”

“粉蟎嗜好吃糖類,最喜歡在白糖、片糖、麥芽糖和糖漿中取食,白糖在加工、運輸或貯藏過程中受到汙染,就會生這類蟎蟲。而且粉蟎能在糖中快速繁殖。”廣西農科院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周行表示,蟎蟲幾乎無處不在,白糖如果保存不當或者久置不用,尤其是在夏天,確實容易滋生蟎蟲。

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所長曹永生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蟎蟲是一種肉眼不易看見的微型害蟲,繁殖速度極快,有十多個種類與人體健康有關。而且它並不只是在糖類食品中可以發現,在糕點、臘肉、火腿、乾果、蘑菇、花生仁等食品中也能找到。

蟎蟲雖然體型微小,但顯微鏡就可以讓它現“真身”。《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糖》(GB 13104-2014)指出,取少許白糖放在白紙上,通過顯微鏡或5倍以上的放大鏡觀察,如發現白糖中有小點點在移動,很可能是滋生蟎蟲了,這樣的白糖就不建議食用了。

長蟲白糖可引發腸蟎病

白糖生蟎蟲吃了會腹痛,還真不是謠言!

“吃了有蟎蟲的白糖,蟎蟲可能會進入人體消化道,引起腸蟎病。”周行指出,腸蟎病在夏季經常發生,誤食被蟎蟲汙染的食品,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此外,他提醒,腸蟎病常常被誤診,尤其患長期不明原因的腹瀉或診斷為“過敏性腸炎”的病人,應該從大便中查找是否有蟎蟲。

安徽省蚌埠醫學院病原生物學教研室陳興保等人發表的論文中也指出,相關實驗研究表明,粉蟎是偶爾侵入人體消化道的一種暫時性體內寄生蟲。某些按常規治療不好的胃部疾病,特別是胃潰瘍,應考慮有無蟎感染的可能性。確診腸蟎症至少需作2項檢查,一是糞便直接塗片法檢查糞便中的活蟎和蟎卵,二是腸鏡檢查觀察腸壁是否有蟎類或蟲卵。

此外,老人、幼兒食用有蟎蟲的白糖後,因嗆咳可使蟎蟲入肺,引起哮喘、咯血,併發肺炎、支氣管炎。蟎蟲侵入泌尿道,可引起尿道感染,引發尿頻、尿急、尿痛、血尿等症。

北京大學胃腸科醫生戎龍表示,白糖等甜食本身滲透壓較高,進入腸道過快,也可能刺激腸蠕動引起疼痛。

白糖密封冷藏保存為宜

蟎蟲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喜在避光潮溼的環境下生存,廚房特別適合蟎蟲繁殖。

專家表示,不建議購買散裝白糖,應選擇正規商場超市購買大品牌、小包裝的合格白糖。不要一次性購買太多的白糖,存放時間也不要過長,避免因保存不當造成蟎蟲汙染。存放白糖的廚房一定要保持潔淨,特別提醒,寵物易攜帶蟎蟲傳播,養寵物的家庭要勤給它們洗澡、清潔,儘量避免寵物光顧廚房。白糖在打開食用後,剩餘部分要擰緊瓶蓋,放置於乾燥通風處密封保存或冰箱冷藏保存。

白糖最好加熱後再食用。因為蟎蟲在70℃—75℃下加熱3—5分鐘即可殺死。若誤食了被蟎蟲汙染的白糖,也不要恐慌,及時到醫院就診,很快就會恢復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