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P2P平台爆雷了,余额宝和网商银行能独善其身么?你怎么看?

哈迪斯3030278


“前段时间银豆网还让我们给他们PR,写客户稿,幸亏节操和理智驱使我没有接这个活,谁能想到这么快就……”一位自媒体创业者向投资界透露,网贷行业的天花板貌似真的到了头。

  作为一个旁观者,并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被雷击中的感觉。然而翻开朋友圈里几家知名P2P 公司的从业者,几乎很难从他们身上看到东家的影子。隐退的隐退,离职的离职,寒暄之余,还会说一句:离开那片浑水,是好事。

  据网贷天眼不完全统计,上周就新增问题平台51家,累计问题平台已达4492家,即便是百亿级别的平台也扑了街。千亿资金灰飞烟灭,遍地唱衰让投资人战战兢兢,创始人寝食难安,散户们精神恍惚,却仍然要打起精神,搜罗各种线索,做好抓住小偷的侦探。

  万亿级市场:谁比谁更安全,谁又比谁跑的快?

  “安全”是挂在P2P嘴边的热词。

  自2015年e租宝成为一面镜子,照出了黄金时代的阴暗面之后,谁也不会再说这个行业百分百的纯粹。

  千疮百孔是对这个行业最好的形容。有意思的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往这个行业注入新的水分。2015年上半年就出现了超过1000家的新平台,行业里融资案例一个接一个,他们在台上满怀激情的讲着“互联网+”和“风控”的大道理。

  站在一群乌鸦里,看的到别人黑,却看不到自己黑。他们看着自己平台输进来的资金,到处散发着油腻的微笑。即使周围有玩家倒下,但是整个行业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有什么怕的呢?

  逐渐互联网金融渐渐地与跑路、骗子、非法集资等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玩家又开始搞上了“金融科技”,企图用“科技”来一叶障目。

  更可笑的是,他们对外宣称平台所谓的安全就是:“已上线银行存管”、“已与某大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已获得等保三级系统安全评级”、“已获国企背景投资”、“已获得了知名投资方股权投资”、“已是市值几百亿上市公司”……

  这些安全评级的盔甲看起来很强,实则根本就不堪一击。一家头部平台的创始人在自己的专栏文章中提到:“不要过分迷恋网贷平台的股东背景,如果单纯的只是把希望寄托在这些方面,其实是错过了重点。投资人关注的重点应该锁定在借款人群体和借款项目上,一个良好的借款项目组合才是所有投资本金、收益来源的源头活水。”

  监管一直在背后盯着:2016年4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正式启动;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等四部委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7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坚决整治严重干扰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2018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同日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等重要文件都板上钉钉……

  P2P企业众生相:倒闭跑路、转型退出、固守阵营

  说是某羊毛党,有一百多万,散投在几十家平台,已经雷了十几家,现在人已经精神恍惚。网友的一句话点评:这就是传说中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可是篮子都放在一个货车里了……

  民众把整个网贷平台装进了一辆货车,但实际上网贷平台已经出现了众生相:有的倒闭、跑路、被立案侦查;有的开始转型或者退出;有的则是固守阵地,等待黎明。

  陆家嘴一栋高楼内的明星企业、创立3年时间、累计交易额超过750亿元的唐小僧;一度被称为民间四大高额返利平台的钱宝网;付融宝、抱财网、牛板金等这类有背景、有存管、规模大的平台;还有那个累计借贷金额超265亿、待还余额超28.9亿的投之家,做梦也没有想到转眼间就成为历史了。

  另一边聚有钱决定良性退出网贷行业,并开展清盘工作,尽最大努力兑付用户的本金。网贷平台爱钱帮也于21日宣布清盘,完成良性退出,公司承诺不跑路,不失联。细想想也是,在备案延期的当下,退出网贷行业,脱掉身份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也挺好。

  当然还有一些公司,他们最终决定为了尽快配合政策性监管要求,加快合规整改速度,提早进行备案验收,去掉所有的期限错配。银多网以及各个资产方表示愿意拿出约1亿元一次性兑付零钱计划和新手宝产品,并暂停开放同类型产品,并对平台产品模式进一步调整……

  这个行业最不能存在的就是所谓的孤勇。每一个P2P创始人,在辗转难眠之后,清晨起来打开窗,与同行相伴,到头来又是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其实都明白,平台出现的“充值容易、提现却困难”、“回款慢”、“霸王条约购买平台理财产品”等,都是大纰漏下的微动作。

  当然,网贷平台还走向了IPO路线。但上市潮真的是网贷最终的极乐盛宴么?

  对于当下全国各地暴雷现象,团贷网接受投资界采访时表示,:“目前行业出现危机,深层次的原因要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去杠杆的时间比较仓促,以及股市等资本市场带来的连锁反应;第二个则是网贷行业经历了多年爆发式的增长,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平台较为集中的出现逾期等问题,引发对流动性风险的恐慌,导致行业危机的爆发。”

  除了团贷网,投资界还采访了多家上市公司,但都表示不方便对当下行业现状进行回复。据了解,一些正要准备去美股、港股上市的网贷企业,交易额都相对较小,一切都是“稳”字当头。

  谈P色变,投资者也成了惊弓之鸟!

  “跟你聊完更害怕了,你要赔偿我精神损失。”作为一个资产80%配置在P2P里的人,老邢颇为忐忑,但好在心态还没“崩坏”。

  对于目前P2P行业所处的尴尬处境,他很无奈:“确实除了P2P没什么好投呀!手里这点钱,上不够买房,中不再买车,下不想买奢侈品,零零散散,就都投到P2P了。我没有像段子里讲的买40种,我就买了三种!你们一定要加油呀!就算被挤兑,分24个月还我,我也OK的。”

  老邢的呼喊道出了周围许多人的心声。“对于手握大量现金的中产阶级来说,投资增值是刚需,充满极大焦虑,买银行保本理财的话年息5%都不到,这不是投资,是慢性自杀。”

  已在金融圈工作多年、小有积蓄的高先生也对投资界透露,“我自己和家人都投了很多钱进去,现在还不是退出的时候,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我投的都是排名靠前的平台,目前还没有暴雷现象。”

  据他透露,前些日子最恐慌的时候有散户以年化超过100%的收益卖自己手上的标,这时一些大户趁机抄底,月收益能超过10%。“这正是打心理战的时候,跑出来的很决绝,当然冲进去的也很勇敢。”对此,高先生也很坚定:“我绝不提前退出。”

  门槛低、收益相对较高、入局者众,这成为最近几年P2P行业疯狂发展的社会基础。2017年P2P行业成交2.8万亿,待收余额1.22万亿,比2012年增加了140倍。“有人说这个行业全是骗子,可一个没有价值、都是骗子的行业怎么可能出现这种增速呢?过去十年里,不要忘记,P2P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银行解决不了的小微企业或征信空白的个人融资需求,而且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收益回报的选择。”他说。

  哀嚎者众,行业集体暴雷在上演却是事实。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金融法律业务部负责人李亚律师在接受投资界采访时表示,“要警惕投资人信心崩溃引发的流动性危机,也就是大面积挤兑。”他认为,P2P之所以集中暴雷,主要在于资金链断裂,而资金链断裂跟经济形势下行资金全面收紧,以及股市普遍持续下跌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钱荒”

  金融新政的“去杠杆、挤泡沫”,股市、房市、私募、P2P都在闹钱荒。李亚认为,为了回补主业现金流,短期内贷款类机构因流动性问题将持续承压,一旦发生大面积挤兑,后果不堪设想。

  聚爱财就向投资界直言了自己的看法,“活期”等违规期限错配产品,无法抵御投资者信心缺失下的“挤兑”,造成资金链断裂。市场情绪的变化,已经导致了风险传导的连锁效应,恰恰才是最大的问题。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P2P“生门”何在?

  与此前的爆雷潮不同的是,这一次引发的恐慌是全局性的,无论合规不合规的平台,无论头部平台还是中小平台,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有分析人士认为,最终可以活下来并通过监管备案的平台,不会超过现有平台数量的10%,也就是不到200家。

  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即便P2P行业正在经历寒冬,依然有资本方选择逆市入场。

  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共有20家P2P网贷平台成功宣布获得融资,包括两家企业成功在美IPO。即便在风声鹤唳的7月,一周内连报6家P2P平台获得融资,其中懒财金服由五家上市公司联合投资,短融网背后也有上市公司与国资基金加持。

  投资界同时观察到,在最近风险集中爆发的时期,一部分投资者与大众惊慌失措的反应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们当中要么自己有很强的金融知识储备,要么是懂得利用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甄选优质平台。在他们看来,无论网贷行业新增或是减少多少家平台,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可选的优质平台范围是有边界的。所以在暴雷潮中,这部分投资者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一位长期投资P2P的业内人士对投资界表示,在行业艰难时期,优胜劣汰进一步加剧,劣质平台进一步出清,剩下的都是具备一定软硬实力的平台,更好的投资标的会逐渐显露。

  而大家一致在等待的,是监管政策的真正落地。

  近日,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监管方或将于7-8月间落实187条的网贷备案验收细则。这是继7月16日中国互金协会及此前上海、广州、深圳、江苏等地互金协会集体发声后,针对P2P网贷平台的最新监管动向。

  而就在昨天(7月23日),有媒体爆出消息,即将落实的187条网贷备案验收细则中或将涉及对所有平台分级管理,P2P平台或将被分为合规、整改、兼并、清退四大类。圈定范围之后,将对行业提出更具体的准入细则。

  据了解,合规和整改的两类机构将进一步被纳入规范的范畴,而兼并和清退则是以不同形式退出市场。之所以在清退之外,还有兼并设计,或许是因为监管考量到,对于那些遵循监管原则、有真实资产、有道德底线的平台,一方面应该给予经营者安全下车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为投资人利益制造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缓冲地带。

  “监管部门对互金领域的监管也没有经验,很大程度上对市场的认知甚至落后于市场机构,需要在摸索中调整优化进步。”接近监管人士表示,“一方面,政策在逐步明朗,另一方面监管也意识到了自身的能力瓶颈,现在各地金融办也在逐步引入阿里、腾讯等巨头的金融科技能力来助力互金监管。”

  作为普惠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P2P行业不会消亡。市场的巨大压力,将真正激发出行业变革转型的决心。柳暗花明,恐慌下希望仍在。


投资界


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后续还会有很多的P2P暴雷,直至最终剩下的几家正规经营平台。

P2P理论上的运营原理

P2P也就是点对点借贷,本意是好的,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了成本。比如,以往社会上的借贷主要通过银行进行,出借人把款项存入银行,银行在把资金贷给借款人,主要利润被银行拿走。而通过P2P,出借人与借款人可以直接交易,减少银行环节,双方获益。

举个例子:小明把10万元以2%的存款利率存入A银行,A银再以8%的利率贷款给小张。这样银行赚取了中中6%的差价(当然同时承担了小张不还款的风险);而通过P2P小明与小张可以直接对接,比如小明以6%的利率借款给小张,这样小明较以往增加了4个点的利润,而小张节约了2个点的支出,双方都获利,亏的是以往的银行。

在小明与小张的交易环节中,P2P平台主要是根据小张提交的材料审核判断相应的风险在推荐给小明,从中收取少许的手续费。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操作,即使有借款人破产倒闭也是个别现象,而非全部,就像银行的不良贷款只是个例,这样P2P平台爆不了雷。

现实中P2P的运营

现实中P2P平台严格按照上述程序操作的太少;因为创设的成本太低,而且缺乏监管,导致早期P2P平台野蛮生长;一些平台本身创设时就是“庞氏骗局”,吸收新资金归还旧资金;而一些平台为了速度扩大规模,以高息吸引出借人,同时放宽对借款人的审核,甚至没有审核,三教九流均可借款;此外还有一些平台,早已违背P2P的原则,而是挪用客户的资金用于自融投资,上述几种情况均大大增加了平台的风险度。

此外,在第一点,我们说过了,P2P本身是点对点借贷,绕过银行这个环节,一方是为了赚钱,一方是为了节约成本,但假设借款人在P2P上融资利率比在银行贷款利率还高,那为何还要在你这里借款?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银行贷款的平均利率仅为6.6%,如果借款人在P2P融资的利率(比如10%)比这个还高,为什么不去银行?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只有在银行借不到款项的客户才会来P2P,银行剔除的客户本身风险度就比较高,所以这类人违约的概率就高,相对的我们在P2P投资的失败率更高,因此即使是正规运营的平台,风险度也不低。现实中只有当在P2P上的融资利率比银行的贷款利率低时,好企业才有可能舍弃银行,转而在P2P上借款,但是目前P2P上的利率是多少?这个我就不说了吧。

为何最近频频暴雷?

之前银监会发布《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应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备案就要正规化经营,资金要到银行存管,这一下掐住了某些自融以及庞氏骗局平台的命门,如果备案,以往很多暗操作,肯定就露馅了,所以6月以来很多平台跑路。下图仅仅是6月的一个礼拜跑路倒闭的平台数量。

或许是鉴于这个形势太过恶劣,目前的备案工作在全国范围已全面暂停,延期的时间可能达一年以上甚至长达18个月。

余额宝和网商银行能独善其身么?

余额宝与网商银行跟P2P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产品,不存在爆不爆雷的情况。

1、余额宝

余额宝属于货币基金,其投资的都是银行存款、票据等产品,风险度极低,号称准存款,而且其本身不像P2P一样承诺具体的收益,余额宝所有的收益都是按照实际投资的收益来进行分配,因此有起起伏伏,它没有P2P到期的兑付压力。另外余额宝所有资金投资踪迹均可查,资金明确,不存在庞氏骗局或私自挪用的可能。

2、网商银行

网商银行和我们平时看到工行、建行这类性质一样,是正规成立的银行,只是它主要是网络银行,没有设立实体网点,你在网商银行上的存款也是受《存款保险条例》保障的,即使网商经营不善倒闭,你也可以获得50万元的赔偿。

总结

余额宝与网商虽然也是在互联网上开展业务,但两者与P2P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产品,不存在对比性,可以明确告诉你,余额宝及网商不存在爆不爆雷的情况。


鲤行者


我的看法是:题主完全是在瞎扯,把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拉在一起瞎比较。

一、首先说余额宝。

余额宝是资金管理服务,购买余额宝就是购买货币基金。现在余额宝对接了多只货币基金,总规模1.86万亿。

货币基金是啥东西?不懂的网上搜一搜。

货币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强和收益稳定的特点。

结合支付宝、微信,把货币基金作为现金管理工具比较好,除了享受4~4.5%的收益率之外,还可以非常方便地用于日常消费和支付。

谁如果想让货币基金倒闭,还是先考虑考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有问题吧。

二、其次说说网商银行。

网商银行是互联网银行,是由蚂蚁金服主导成立的国内首批民营银行之一。

商业银行的成立都是经过(原)银监会审批的,会被强制要求投保存款保险。

只有资不抵债或者出现重大危机的商业银行才会倒闭,这位题主觉得网商银行会倒闭吗?你是得到了什么信息还是无端猜测?

退一万步讲,即使网商银行倒闭了,它的背后还有蚂蚁金服,还有阿里巴巴,估计它们不会坐视不管,也不会对有关人员造成损失。更何况还有存款保险制度这条底线,对50万元以内的存款进行无条件保护。

三、最后谈谈P2P。

网贷P2P就是通过互联网络对接借款人和贷款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投资者手头有钱,可以提供贷款;借款人缺钱,需要得到资金。

但是由于存在借贷双方的信息匹配问题,需要由中介撮合交易。传统上是由商业银行撮合交易,但是商业银行和储户、借款人之间都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

现在出现的P2P模式,网贷平台担任了中介的角色,撮合借贷双方直接达成交易,由借贷双方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对于网贷P2P,我觉得其核心是风险控制。

网贷风险存在于平台自身。有的假借网贷名义,实质是在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或者在开展业务时搞自融、资金池。

网贷风险还存在于资产端。网贷借款人由于资信能力方面的原因(或者为了效率方面的考虑),多数难以从风控比较严格的商业银行等机构获得贷款,只能通过网贷获得资金。这中间就存在着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平台风险控制技术和能力予以甄别,并有手段实施贷后管理,确保逾期坏账比例在一定范围内。

现在P2P出问题暴雷的,主要是涉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以及搞自融、资金池的,对风险无知无畏的,或者属于行业内的草莽派、激进派。而稳健运营的头部平台,往往是风控技术和能力有独门绝技的,专业能力强的。

现在P2P的暴雷风潮,应该是网贷行业发展中优胜劣汰的必经阶段,是揭疤挤脓、去除毒瘤的混乱时期。

当此之际,投资者为了避免损失或者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更应该沉着冷静,避免由于恐慌情绪导致的不理智行为,引起更大的踩踏挤兑事故,导致踏踏实实开展真实业务的平台也出现流动性困难甚至被迫停摆。

那样的话,不仅投资者损失惨重,而且网贷平台无法继续运营,贷后催收没人管没人问,便宜了通过网贷借款的老赖和骗贷者。

最核心的问题是贷款要收回,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才有保障。如果平台停摆了,没人去催收贷款,投资者最大概率的情况是血本无归。

信心胜过黄金,投资者丧失信心的话,任何的金融机构都无法妥善应对挤兑问题。网贷平台遇到目前的大环境,很多都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希望投资者恢复信心,避免挤兑。

(网贷问题,不是我专业研究的方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保持理性,保持信心,毕竟这个行业是普惠金融的一个方面,国家支持其合规发展)。

回到问题本身,希望题主搞明白P2P、余额宝、网商银行是什么东西,避免毫无关系的互相联系,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巴九言



一些P2P平台爆雷了,余额宝和网商银行肯定能独善其身啊,因为P2P和余额宝是两码事。



P2P是互联网借贷,你通过p2p平台把钱借给别人/企业。余额宝是货币基金,有货币基金公司管理。二者的收益率,风险性都不一样。


那么P2P平台为什么频频爆雷?爆雷的原因有哪些?


一、纯诈骗——空手套白狼



这种平台目的很明确,就是圈一笔钱就跑路。比如伪造执照、背景实力等信息,借款资料造价,打造看似一个合规、毫无披露的高大上平台,利用高息的诱惑捞一笔。


甚至前期正常开展网贷业务,有部分标的为真实的,前期均正常还款,营造出平台高额收益,正常经营的假象,之后借新还旧,并通过制定苛刻但获利丰厚的邀新条件以及新手标收益等等。


比如,恒金贷,宣布开业并称连续三天优惠活动,不料,上午上线,下午就跑路了。


二、自融、资金池


自己给自己融资,发布假标、夸大融资项目的融资金额等获取资金。资金为自用。


老板关联公司缺钱了,通过层层运作制造假标的,融到的钱输送到自己的公司,支持自己的主业。


或者,平台将融到的钱再拿去投资暴利和非法行业,比如虚拟币、高利贷等等。


资金链一旦断裂,那么平台的倒闭和跑路就不出意外了。


三、经营不善


这类平台是善良的,就是风控能力不足,对借款人的调查和审核不过关,导致逾期了率和坏账率上升,如果平台没有一定的兜底能力以覆盖风险,平台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


还有台为了迎合投资人短期投资的偏好以及提高平台人气,将时间长的标的拆成时间短的标的。


如果投资短标的投资人到期退出后,新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减少,而借款人又还没到期还款,平台这时候就因为资金流动性问题而产生提现困难。


四、政策影响


网贷行业合规备案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大家都比较熟了,所到之处也是哀鸿遍野。备案登记、银行存管、业务受限,这单电比较重要。


就以上所说的爆雷原因,余额宝和网商银行都完全能够避免,那么怎么会受到牵连呢?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探讨~


金投网


借贷宝为什么下架“刑事报案”功能

据有心用户反馈借贷宝于2018年3月末悄无声息将“刑事报案”功能下架,其实对于借贷宝这样的做派早有耳闻,不过这一次这样的行为里蕴含着大量的信息,下面我们来扒一扒。

2015年8月借贷宝上线推广声势浩大,笔者相信是下了血本,但好日子掐指算算不足10月。据内部流出的消息称截至2017年8月份有300万笔左右借款逾期,逾期本金百亿左右,逾期的借款人30万人左右。用户群鱼龙混杂,目前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的数据显示有超百起与借贷宝关联的刑事案件,笔者相信接下来的日子数据会持续增加。

不难发现自2017年初借贷宝已经告别往日的高调,采用“鸵鸟”策略来回避自己的风险。能不公布的一定不公布,能回避的一定回避,强制要求公布、面对的也是一拖再拖。可见借贷宝是一家嗅觉非常灵敏的公司,意识到牵连刑事案件若是持续增加,难免会殃及自身,索性下架“刑事报案”功能。

下面奉送借贷宝受害用户两个维权要点:

一、依据《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向平台提出民事赔偿请求;

二、部分刑案被告账面显示借入额度与实际所得相差甚大,差额部分的资金去了哪里?借贷宝心知肚明,被告涉案违法所得在刑案处理中是必须要做退赃处理的。笔者目前追踪了解到的几起正在侦办的刑事案件中,其中某嫌疑人账面显示非法所得270万元人民币,实际净得150万元人民币左右,差额120万元人民币去了哪里?涉刑案的借款人可以委托律师围绕此项举证,进行积极退赃,争取宽大处理。

基于以上两点,平台下架“刑事报案”功能的意图非常明确,引导用户走民事诉讼途径,淡化自身可能涉嫌的违法违规行为。

送宝哥一段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发现问题宜疏不宜堵。

送用户一段话:拿起法律武器,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送迷途“借款人”一段话:自首是唯一出路,不仅解脱自己,更是给出借人一个相对完美的交代。

善哉!善哉!(文:魅影随行)


哥是传说007


先说答案。余额宝肯定没问题。网商银行也不会有问题。它俩一定能独善其身。

我觉得题主有点混淆概念,因为p2p平台和余额宝、网商银行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p2p平台是网贷,投资人的收益来自于借款人到期兑付的本金和利息,如果借款人逾期不还钱,平台就容易爆雷。

但是余额宝是货币基金,它的收益来自于投资货币市场,主要是银行大额存单,还有银行间市场,存款的安全性应该是有保障的,所以不用担心余额宝会出问题。而且余额宝之前进行过多次瘦身,已经有效降低了挤兑的风险。

网商银行上面的产品是银行理财和存款,只要不发生挤兑,就没有任何问题。

总之,p2p平台的雷潮,不会影响到余额宝和网商银行,反而有一些资金,从p2p平台下车后,为安全起见,为加仓余额宝和网商银行。


速读财经


必须能啊,这又没有蝴蝶效应。

最近诸多平台接连爆雷,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有关部门加强的了对平台的监管,要求平台必须备案,而且还要将资金做银行存管,借出资金和归还资金要通过银行转账,这一规范,就掐住了某些平台的命门,无法达到监管要求,不玩了。

第二,很多平台把募集的资金,并没有投资到表面说的那些用途,这就相当于做了假账,上面要来查了,得,先跑路吧。

第三,本身P2P这个东西,风险就很大,如果借款人资质优良,会放着银行6%左右的贷款不去做,来做这8%甚至10%以上的借款?没有担保,也没有过往信用情况做背书,不按时还款的借款人越来越多,这是平台承担不起的。

而余额宝和网商银行,不存在以上三点。

首选,平台很正规,既有备案,资金也通过银行划转,不怕监管。

其次,资金有迹可循,像余额宝就是投资货币基金,基金份额可以在基金公司查询到份额。

最后,投资的都是风险较小的产品,就算是出现风险,蚂蚁金服也能有妥善的处置方案和风险承担能力。

所以啊,不要拿余额宝和P2P平台相比,他们之间差距太大了,至少在安全方面根本没有可比性。


昇财经


P2P平台爆雷是必然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跟余额宝和网商银行没有半毛钱关系。人家余额宝是货币基金,网商银行是有资质的银行,跟P2P不沾边的好吧?

一.\t金融机构的角色

首先,金融机构的角色被严重误解是一个基本事实。这其中既有中国正规金融机构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导致的后果,也有很多诈骗机构打着“金融”名号大肆行骗的功劳,也有基本的金融和经济常识缺乏普及的原因。

长话短说,金融机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让资金的盈余一方的钱,通过合理的方式把钱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一方。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负责筛选合适的资金需求者,即有能力把这笔资金利用好,创造收益的资金需求者。从借款一方创造的收益中,金融机构和资金的提供者分别获得一定比例的回报。

银行作为最常见的金融机构,通过存款把零散的资金收集起来,再给特定的对象放贷,通过息差赚钱是比较重要的盈利模式。这个过程中存款者得到了较低的利息,借钱的一方付出了相对较高的利息。

二.\tP2P信贷的缺陷

正因为银行赚了差价,于是有人就设想绕过银行,让需要资金的个人和提供资金的个人建立直接的联系。即所谓的P2P金融,也叫P2P信贷,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包含互联网模式和传统模式)。这个模式看似完美解决了“吸血鬼”银行赚差价的问题,事实上缺陷非常大。没有银行的审核,如何鉴定借款一方的可靠性成了最大的问题。要知道就算是银行这种专业机构都会出现大量的坏账。如果引入第三方平台,则第三方平台的可靠性真的比得上银行吗?

三.\t中国P2P乱象

在中国,P2P信贷主要由互联网借贷平台在运作。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P2P网贷平台,以高额利息吸引人放款,以便利性吸引人借款。事实上,很多所谓的平台根本只是一个幌子,成了骗子吸取资金的媒介。这也就是最近P2P平台频频爆雷的原因所在。这些平台的问题甚至跟P2P无关,因为•很多人本来就是骗子,只不过披着“P2P”的外衣罢了。真正用心做P2P信贷反而是极少数人,骗子成了中国所谓P2P行业的主要活跃者。

四.对支付宝和网商银行等正规平台的影响

搞清楚P2P金融模式本身的缺陷和中国所谓“P2P信贷产业”的真实面目之后就会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P2P信贷一定会出现大规模的借款者违约和平台跑路的现象。只不过最近这个事情集中爆发了而已。

而支付宝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余额宝等众多业务,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金服还主导着网商银行。但事实上,支付宝为代表的正规平台扮演的正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角色,而不是“P2P信贷机构”的角色。

当P2P借贷出现大规模的问题之后,人们必然会重新把资金存放在正规的大平台,包括银行跟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尽管可能会有人因为所谓“P2P网贷”跟支付宝都是网络平台而对支付宝产生误解,但是,总体来说,对支付宝反而是利好。人们会更加愿意把钱放在余额宝而不是“P2P理财平台”。

因此,P2P爆雷的原因是骗子以“互联网”和“P2P模式”疯狂敛财产生的后果,跟互联网金融关系并不大。支付宝方面根本就不是“P2P平台”,再多P2P平台爆雷也跟支付宝没半毛钱关系,也就谈不上独善其身。事实上,P2P平台爆雷反而可能会让正规的大平台,比如支付宝,获得利好。


镁客网


P2P平台爆雷跟余额宝没啥关系啊,怎么就需要独善其身了?网商银行跟P2P平台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怎么也牵扯不到一块儿吧?

余额宝是支付宝推出的一款货币基金性质的零钱理财产品,支付宝则是蚂蚁金服旗下的主要业务之一。



网商银行是支付宝主导成立的具备资质的银行,全国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之一。有别于传统的银行,网商银行没有实体网点,业务在手机APP或者网页上开展。


对余额宝和网商银行的性质有所了解之后,就会清楚地发现,它们跟P2P信贷没有什么瓜葛,自然不会被波及。

当然,有一部分不了解情况的网友可能会把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跟P2P信贷平台标榜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混为一谈。实际上,二者差别非常大。

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关联企业,主要是依托于阿里巴巴的庞大数据和用户群体,以互联网为工具给大众提供金融服务。虽然也有一些信贷业务,但是信贷业务知识其业务的一小部分,而且业务模式也跟传统银行非常相似。反观所谓的P2P信贷理财平台,绝大多数压根就是骗子,以互联网金融的名义进行金融诈骗。就算极少部分P2P信贷平台是正常的信贷平台,但是作为业务单一,业务模式不够成熟的所谓理财平台,风险本来就非常大,破产倒闭也是很正常的事。

因此,大家在有关钱财的事情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多学一些相关知识,不要被骗子所蒙蔽。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当你被骗子的高利息打动的时候,你的本金已经快要被骗子拐跑了。

尽管支付宝刚推出来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不了解支付宝,不接受支付宝。但是,绝大多数你了解不了,接受不了的东西,都不会是支付宝,而更可能是骗子的工具。不要轻易拿自己的血汗钱去冒险,理性投资,谨慎决策。至于余额宝跟网商银行,现在为止还很安全,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钱事不妄


看题主这问题提的,言下之意是将余额宝、网商银行当成P2P理财平台来看待了。不知道题主是真不懂呢,还是装不懂来搅浑水。

P2P理财虽然也能算在互联网金融这个大框里,但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这些完全和P2P理财搭不上边啊!支付宝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余额宝是货币基金,网商银行是国家承认的网络银行。我不明白P2P爆雷,怎么就能把话题牵扯到余额宝和网商银行上,它们之间性质完全不同,运营模式也完全不相同的,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1、余额宝:余额宝的背后是天弘基金,是正儿八经的货币基金,不管是从基金公司的运营模式,还是货币基金的投资方式,和P2P理财平台完全不同。用户购买基金的资金完全受到监管层的监管,基金公司也就是个销售渠道、销售平台,是动不了用户的资金的。即便基金公司破产,用户资金也是安全的,按照相关的法规,破产的基金公司相关资产将有监管层指定的公司接管,并对此前投资的用户负责。这里有着专门的《证券法》管着呢!

2、网商银行:至于网商银行,那是正规的银行,虽然是网络银行,还是民营的,但和国内其他银行一样,都是央行认可的银行机构。而为了维护金融稳定,规范银行的行为,保证用户的合法权益,银行是有专门的《银行法》来监管的。当然,银行现在也是允许破产的,但储户的资金是可以有赔偿的,低于50万是可以全赔的(这个额度是央行反复测算后得出的,据说能保证99.6%的人都能拿到所存金额),超过50万就看最后清算的情况,也就是看运气。

回过头来再说P2P理财,这块可以说之前没有任何有效的监管,或者说有了也跟不上,毕竟是新鲜事物,纯粹的野蛮生长。同时,P2P理财的运营模式,说难听点就是集资,从你钱里收了钱,然后再拿出干点别的。而在这过程中资金的使用可以说完全不受任何监管和保护,平台想干嘛就干嘛,反正他说啥你也只能信啥。直到有一天,资金链断了,爆了,你的钱要不回来了。

最后回到问题本身,余额宝、网商银行和P2P平台完全是两种模式,并且有专门的法律法规监管,因此肯定能独善其身。P2P平台不管是运营方式、盈利模式,还是国家层面的监管力度都无法和余额宝、网商银行相提并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