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瓜51
1994年12月31日,俄罗斯联邦军队6万主力部队向车臣首都格罗兹尼发动全面进攻。他们本以为驻守格罗兹尼的车臣武装仅有3000多正规军人,虽然轻武器还算不错,但基本没有重武器。而围城的俄军有数万兵力,步兵全是摩托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配备数百辆坦克和数量惊人的步兵战车,伞兵战车,装甲运兵车。车臣方面一共只有几十辆老旧的装甲车。
至于重炮上面,俄军师旅一级的重炮比美军还要多,弹药极为充足,火力非常强大。车臣方面仅有一些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基本没有重炮。空军方面,俄军使用超过200架的先进的苏25强击机,苏22歼击轰炸机,苏24轰炸机等各类飞机,还有约100架,米24,米8在内的武装直升机,车臣方面根本没有空军,连高射炮都没有几门,只是装备了一些从俄军秘密渠道和黑市买来的肩扛式萨姆飞弹。对比起来,双方实力极为悬殊,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是一个瘦小的十二岁少年跟世界拳王泰森的决斗。
俄军各方面认为,车臣根本不可能获胜,也不可能较长时间抵抗。他们认为只要俄军一打,车臣人就应该丢盔弃甲的投降或者逃走了。可惜车臣人并不像他们想的那样,他们在战争开始之前就仔细分析俄军的弱点,制订了相应的作战战术,同时从国外购买了大量的军火武器,还接受了大批国外雇佣军(包括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提供的很多经验丰富的圣战游击队)。至于民心上,饱受俄罗斯帝国占领数百年的车臣人具有极为强烈的反抗意识。车臣总统杜达耶夫曾经在战前发表讲话:“伟大的车臣人民,你们的国家即将遭受俄罗斯暴政的野蛮蹂躏,男人将被处死,而你们的妻子女儿将会被他们强暴!我们决不能容忍新法西斯对我们神圣‘国家领土’的粗暴侵犯。勇敢的车臣儿女,拿出你们的勇敢精神,发扬你们老一辈在保卫国家主权时的顽强精神,敌人会在我们面前失败的!”。
杜达耶夫还命令打开车臣武器库,向仍留在城内“誓死捍卫车臣主权”的居民发放各种武器,并教会他们该怎样杀死敌军。当时从10几岁的少年到50,60岁的老人,统统领取了武器,准备誓死和俄军决战。甚至一部分妇女也武装了起来,组成志愿队。
可以说,车臣人基本做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一旦一个民族处于这种状态,就根本不可小视。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家都明白,没有任何战争比民族战争更为恐怖,可惜俄国高层没有这种意识。
-----------------俄军的T-72和T-80坦克都在城市战中被车臣人修理的很惨,他们防御能力较差,无力抵抗先进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近距离打击。
俄军这方面狂妄自大到了极点,俄军高层在几周内仓促制定了作战计划,由于认为车臣全国车臣族人口不过50多万人,其中正规军总数只有2万人,而俄军总数接近200万人,也就是说俄军总数比车臣族总人口还要多4倍。俄军坦克总数在当时高达3万辆,而车臣正规军总人数只有2万多人。相当于俄军一辆坦克可以对付一个车臣军人。这样来看,还有什么可怕的。俄军认为对付车臣土匪性质武装,根本没有必要拿出多少主力,临时抽调了大量二线部队上阵。这些部队只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现役士兵,其他缺额都用几乎没有受过训练的新兵临时补充。由于准备差,一些部队根本没有战前动员。很多士兵到了车臣境内仍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也不知道要和谁作战,至于战斗意志自然也是全无。
而俄罗斯军队由于苏联在1989年的解体,遭遇了重大的转型危机。到了1994年俄罗斯经济一落千丈,国家经济全面崩溃,军队也首先遭到影响。大部分士兵军官只能依靠大约几百元人民币的工资生活(俄国消费比中国高的多),穷困潦倒,士气低落。由于待遇低,大量有经验的军官被迫转业,而家中条件稍好的青年都不愿意当兵,当兵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青年,甚至还有一些流氓,黑社会分子。另外由于经济低迷,俄军装备换装也基本停止,大部分部队连薪水都发不出,谈不上买新装备。俄军中仍然使用20年前的老装备,有数千辆坦克和步兵战车急需大修,一些武器由于保养不利,已经几乎无法使用。一些军队里面甚至还有大量盗卖武器给国际军火商的,其中一些武器就经过中介商转手卖给了车臣人。经费不足也导致部队训练水平极低,一些新兵除了开枪,跑步,饱受老兵欺负以外,没有受过任何正规训练。至于城市战这种特种训练更是完全没有。
就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国防部部长的格拉乔夫将军却信誓旦旦的说:“对付那些车臣土匪武装根本不用过于详细的计划,此次行动将很快轻松获胜!我们只用派出一两个空降团,几个小时就能占领格罗兹尼。
自古骄兵必败,由于车臣军队采用了相当实用的战术和准备,加上俄军近乎弱智的轻敌和战前准备不足,俄罗斯联邦军队在战斗中遭遇重创。12月31日一晚的激烈夜战中,攻入格罗兹尼的俄军阵亡1000多人,伤亡数千人。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为俄军中精锐的131摩托化步兵旅,该旅的战略目标是首先攻占格罗兹尼火车站,然后突入格市的市中心。车臣军队指挥官通过高效的监听设备,完全掌握了俄军的部署和军事计划(电影中,车臣指挥官甚至直接通过无线电窃听装置直接收听俄军的作战命令),他们决定将这个131摩托化旅引入市中心的复杂城市地形以削弱其重武器的威力,然后集中兵力将其歼灭。
-------------------------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到处是废墟的坟场,这里面活动的人,只需要一颗炮弹就会变成一堆肉酱。
131摩托化旅指挥官也相当轻视敌人,他们的部队在150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几乎毫无损失的攻占了火车站(其实是车臣军人故意放弃这个据点)。此时其实俄军其他各部队已经遭受车臣军队惨重打击,但是由于俄军通讯系统不良和被车臣通讯武器干扰,131摩托化旅根本不知道友军遭受的损失。旅长萨文上校见攻占火车站的战斗中仅有车臣一两百人的小股武装轻微抵抗,他认为车臣主力可能已经逃走。为了占头功,他下令所部立即向市中心挺进。
于是131摩托化旅的1000多名士兵(主要是新兵)乘坐100多辆装甲运兵车,在几十辆坦克的掩护下大摇大摆的突入市中心。由于过于轻敌,大部分士兵甚至没有下车(俄军步兵战车的装甲非常薄弱,根本无法抵抗哪怕步兵反坦克武器的近距离打击,俄军战术中规定在前线步兵必须下车掩护步兵战车作战),而是直接乘坐在步兵战车中和坦克车顶上高速行军。
而且由于对车臣军队的行动完全不清楚,萨文上校并没有让步兵先占领周围的建筑物,而是让步兵战车和坦克沿着狭窄的街道行驶,最终铸成大错。
此时车臣军队已经通过夜战全面击溃了其他各路俄军的进攻,并且造成他们严重的损失,各路俄军都败退回出发点,依靠重炮和空军勉强防御车臣人的反攻。虽然这些俄军被打的很惨,但是他们并没有遭遇车臣人的包围,伤兵可以运送下去,增援部队可以立即进行补充,同时重武器的优势可以让他们击退车臣人的反攻。
可惜131摩托化旅就不同了,他们已经被车臣人引入市中心己方重兵部署的地域,由此,在131摩托化旅刚刚进入市中心,车臣武装立即发动全面的猛烈打击。他们首先用RPG火箭筒击毁了俄军处于最前和最后的两辆俄军步兵战车。俄军由于是排成一行在狭窄街道上行军,此时顿时遭遇慌乱,部队前进不了,也后退不了。此时,车臣军队主力从街道周围的建筑物上向俄军射出极为猛烈的炮火,一时间RPG火箭弹,枪榴弹,机枪子弹和AK冲锋枪子弹向冰雹一样砸向131摩托旅的可怜士兵们。一部分士兵乘坐的步兵战车和步兵运输车被击中,或者爆炸或者燃烧,里面的士兵瞬间全部死伤。另一部分相对有经验的士兵拼死冲出装甲车,立即被位置极好的车臣机枪密集火力杀伤。一些侥幸未死的士兵躲在烧毁的战车和碎石堆后向周围无数的车臣火力点射击,此时车臣人引爆的预先埋设的地雷和炸弹,大量俄军士兵被炸得粉碎。由于车臣人之前已经精心设置了射界极好的数百个火力点,俄军士兵几乎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被车臣人的枪弹挨个打到。整个街上几乎每一寸都是车臣人枪弹和迫击炮的射击点。
由此,131摩托旅完全成为案板上的肉,所部的26辆T-72坦克被击毁20辆,120辆步兵战车被击毁了102辆,基本失去战斗力。旅长萨文上校声嘶力竭的向总部要求支援,但通讯已经被车臣人干扰,俄军总部不知道131摩托化旅已经被包围。
俄罗斯人毕竟是俄罗斯人,他们祖先也是强悍的斯拉夫勇士。该旅残余部队在萨文上校的指挥下,仍然在包围圈中奋力突围,并且拼死占据了几个建筑物作为支点。由此经历了三天两夜炼狱般的可怕战斗,该旅1000多人阵亡800多人,被俘近100人,萨文上校在突围战斗中中弹阵亡。余下的大约300人几乎全部负伤,其中他的一个主力团只剩下一名军官和10多名士兵。但131旅残部最终在友军的全力帮助下,还是成功突围了出去。
电影《炼狱》说的就是131摩托化旅的可怕故事。
--------------旅长萨文上校在电影一开始就被炸瞎了一支眼睛,在真实历史中,他在突围战斗中阵亡。
萨沙
格罗兹尼巷战的说法非常不准确,因为车臣发生过两场战争,都围攻过该城,但巷战并不是这两场战争的主要困难。
在1994年12月开始的第一次战争中,3万俄军就在通向格罗兹尼途中不断遭到伏击,围城后一度将兵力增至8万,动用成百辆坦克和战车,但遭到上万武装分子顽强抵抗。俄军暴露出作战计划粗糙、岂止城市战,连基本战斗训练都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后勤保障极为混乱,武器装备故障率高达35%,只得于1995后1月5日停止进攻。到3月虽然攻下该城,却是因为对方主动撤出。而5月占领车臣全境后,6月却因对方深入俄南部布琼诺夫斯克市支持千名人质而被迫停止在车臣军事行动,撤出军队。在这次战争中,格罗兹尼并未发生激烈的巷战,俄军的主要教训仍是在山地游击战中被伏击。
到1999年8月的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主要手段仍是战机和重型火炮的狂轰滥炸,前提当然是对车臣平民的生命毫不在意。攻入车臣境内后,又用轰炸和炮击几乎完全摧毁了对手的地面阵地和基础设施,摧毁了对方大部分重装备。到12月围攻格罗兹尼时,也是先轰炸和炮击,直到最后对面积仅6平方公里的最后阵地进行攻坚时,又持续半个月进行轰炸和炮击。因而最后的巷战俄军已经拥有战略优势,对手已只剩3000多人。
在这场对手已被严重削弱的巷战中,双方未发生坦克战,俄军400余辆坦克的损失也从上次战争的高达200辆降至10辆。当然,俄军的T-72仍暴露了蓄电池消耗过快,自动装弹机反应缓慢,故障率高,观瞄装置落后,通信装置无加密等缺陷,BTR-80装甲人员输送车故障极高,防护很弱等缺陷。执行大规模空袭的航空兵部队也暴露出训练严重不足,装备陈旧的问题。
俄军的地面和空中装备都有不适应城市攻坚的缺陷,比如缺少中口径武器,武器射角和观瞄视野不适应对付高层建筑等问题。但这些都没有影响最终的取胜,只是中国国内翻译了不少俄军战术技术总结而引发了较多关注。
吴戈
其实不止是格罗兹尼巷战,在整个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导致部队损失巨大,并且未能完成目标。简而言之,俄军最大的问题就是训练水平严重不足,这是导致俄军惨败的关键。
当时苏联解体后,新生的俄罗斯经济极为困难,因此军队的正常训练也成了问题,很多士兵完全不懂得如何去作战,而很多年轻指挥官也不知道应该在何种情况下采用怎样的战术。在俄军派遣装甲部队作战时,步坦协同严重脱节,直接导致装甲部队遭到车臣武装份子的打击,损失巨大,包括T72坦克、BMP3步战车等兵器均严重损失。
而反观车臣武装份子,其很多人都是曾经的苏军老兵,作战经验要比此时的俄军要强的多。同时,车臣武装还雇佣了一些雇佣兵助战,这进一步加强了车臣武装的战斗力。车臣武装也从想方设法搞到了一些先进的导弹等武器,用于摧毁俄军坦克、飞机等武器。在战术上,车臣武装也很灵活,往往是以战斗小组为单位,装备突击步枪、机枪、狙击步枪、火箭筒或者反坦克导弹,灵活机动,给俄军造成了巨大麻烦。
而到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更加训练有素,包括战术战法、训练水平等均有了较大的提升,采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打法,有效降低了伤亡。同时也因地制宜采用了很多新战法,比如自行高炮和坦克协同作战,高炮射角大用于负责清扫楼中的敌人,而坦克专心负责进攻,效果就很不错。
战争之王
格罗兹尼巷战,俄军26辆坦克被击毁20辆,占比77%,120辆装甲车损失了102辆,占比85%,教训十分惨重。这固然有指挥官战术不当、冒然突进、协同混乱,准备不充分、装备不齐整、人员士气低、训练水平差等原因,还有对装甲兵在城市作战中的运用出现重大失误。
图注:格罗兹尼巷战中被毁的俄军坦克
俄军的bmp-2、bmp-3型步战车均有参战。bmp-2步战车战斗全重14.6吨,主是武器有1门30mm机关炮、AT-5反坦克导弹及1挺7.62mm并列机枪,正面装甲可防12.7mm机枪弹;bmp-3步战车战斗全重18.7吨,主是武器有1门100炮、1门30mm机关炮及1挺7.62mm并列机枪,前装甲可防500米以外的30mm穿甲弹,侧面可防机枪及炮弹破片。
图注:挂满装甲的俄军战车
这两款战车,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不算落后,但步战车防护力弱的问题充分暴露。车臣武装手持RPG随处躲藏,甚至可以在10米以内的距离发射,步战车的薄皮装甲根本无从抵御。
bmp-3配备的100mm火炮,口径大、威力猛,却时常面临找不到目标的囧境,就城市中的车臣武装而言,30mm机关炮已经完全足够压制敌火,步战车的作用主要还是保护步兵,将步兵运载至安全地域解决坦克、装甲车辆的火力死角。由于城市中楼房密布,敌人可能隐蔽于各个角落打冷枪放冷炮,防护力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装甲车在城市战中的首要性能,但俄军的装甲防护恰恰没有跟上战争需要。
图注:俄军战车在城市遭受重创
都说直升机是装甲车的天敌,但遇到车臣武装这类非正规武装,当其没有条件装备直升机时,一样可以依托地面步兵,发挥城市的地形优势和灵活机动的战术,对俄军装甲部队带来毁灭性打击。
车臣在和俄军作战时,将步兵划分成若干战斗小组,每组2-3人,配有火箭筒、远程狙击步枪、重机枪等,远的目标用重机枪,近了用火箭筒,发现暴露目标用狙击枪,大多数火箭筒手甚至使用跃出阵地在5-10米距离上抵近射击的亡命战法,这种作战方式让久疏战阵的俄军损失惨重。
俄军装甲车在狭窄的街道内根本无法展开,长长的车队只要首辆战车被击毁,那即是车队遭遇全面包围和陷入苦战的标志。更要命的是,车臣无论妇孺、老人,基本上全民皆兵,人人有枪,人人充当狙击手,对地形了如指掌的车臣步兵如星罗散布于整座城市的阴暗处,活活把城市变成了“绞肉机”。
俄军打击车臣武装,与近年来美军打击塔利班,中东诸国清剿I S等,都具有一个共性特点,即武器装备绝对优势的一方打击装备原始落后的地方武装。从陆战情况来看,一方有坦克、装甲车、火炮等重型装备,一方只具备火箭筒、机枪等轻型武器。此时,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自然而然会放弃平原,退缩至城市这类地形复杂、补给方便的地形,大量消灭强敌的装甲车辆和有生力量。格罗兹尼巷战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战例。
未来我们也极可能面临类似的情况。不管是登陆作战,还是应对周边局部冲突,都会面临弱势敌人将战场拖至城市绞杀的局面。此时薄皮的装甲车辆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除了把城市作战的推演和训练摆上日程,进一步增加装甲车的装甲厚度,特别是加强底部装甲抵御反坦克地雷,就显得刻不容缓。德国的“美洲狮”步战车提供了比较好的借鉴,其主炮依然只有一门30mm机关炮,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最新的空爆弹组合毁伤效果也不错,但其车辆可根据需要选择三种级别的防护,通过安装大型的附加模块装甲来提高防护能力,重量分别达到29.4吨、31.45吨和43吨,在C级防护下,甚至可以抵御反坦克导弹和威力更大的反坦克地雷攻击。城市作战如此凶险,美军打了这么多年,还是一样应对乏术,只有先把人保护好,人活了下来,才有能力发挥机动力和火力。
至于反装甲的重任,毕竟是和弱势一方交锋,空军应先解决敌方大部装甲力量,其它残羹剩饭还可以交给前方冲锋的坦克。
(“兵说”团队:苍山论剑 见强思齐)
兵说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欢迎关注虎哥的头条号。其实呢在两次车臣战争期间,俄军与由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势力在作为车臣共和国首府的格罗兹尼发生过数次战役,第一次车臣战争俄罗斯在实际上输掉了战争,而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则是成功击溃了车臣分离主义势力,夺回了对车臣地区的控制权。今天虎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俄罗斯军队在战争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
首先是兵力问题,在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俄军基本上沿用了苏联时期的军事系统,士兵和低级军官全都是兵役只有两年,毫无城市作战和反游击作战经验的新兵。而且俄军采用的还是车轮战法,部队服役一段时间后就会被调走,根本无法积累实战经验。最后甚至连俄罗斯海军陆战队和特别用途机动单位这样本身和正规野战没有关系的部队也被调上前线。
其次呢,由于车臣空军力量在开战几小时内便被俄空军歼灭,地面军队比较松懈,俄罗斯国防部长帕维尔·格拉乔夫扬言称战争几天内便可结束。俄军原本计划通过一场快速战争迅速平定车臣武装。然而,苏联解体后,因为经济困难,俄军普遍士气低落弹药短缺,加上出发前俄军战备普遍不足,官兵纪律松散,缺乏作战经验。组织领导层也十分混乱,彼此缺乏统一的调度协调。很多部队指挥官反对内战,并拒绝执行命令。俄军副总司令员爱德华·沃罗比约夫大将因不愿“向自己的人民开战”,甚至擅自宣布暂停了俄军对车臣的攻势。很多俄军部队还遭到当地群众阻拦,部分军车甚至遭到抢劫,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再者,在正式进攻格罗兹的时候,俄军原计划从三路包围城市,将车臣武装逼到城外的荒野中歼灭。但是俄军指挥混乱,部队之间协调极差,只有北面列夫·雅科夫列维奇·罗赫林中将的第8军到达了指定位置,其它部队都还没能突破车臣在市郊的防御。
不过这个大兄弟并没有暂停攻势,等待其它部队就位实行包围,而是固执的发起进攻。孤军深入的俄军便很快遭到了车臣武装的伏击。由车臣部队参谋长阿斯兰·马斯哈多夫亲自领导的格罗兹尼守军有着丰富的城市巷战经验,他们分成灵活的战斗小组,用RPG火箭筒和机枪从半地下室和顶楼向排成长串的俄军车队发动攻击。
由于俄军部队彼此之间没有协同,指挥混乱,关键时刻空军和火炮支援却又叫不来。各部队被车臣武装分割包围后完全各自为战。最后,第8军81摩步团当天便被击溃,超过一半官兵被击毙或被俘。131旅全旅共789人阵亡,75人被俘,并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军官;26辆坦克损失20辆,120辆装甲战斗车辆则损失了102辆。战后幸存士兵回忆道:指挥官也不给我们地图,也没有说明,就是告诉我们,跟着前面的人走就对了,但是我们最终还是跟丢了。到了早上,我们完全和部队失去了联系,我问我们的长官这是哪儿,他说他也不知道,车臣人哪儿都是。我们根本没处躲,因为哪儿都是他们。
后来,车臣武装发动防守反击,彻底击退前来增援的俄军并把进入城市的俄军部队包了饺子,取得了格罗兹尼战役的胜利。不过俄罗斯于1998年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终于获得胜利。总体来说,战争中起根本作用的还是人,取得胜利还是要靠正确的战略战术。
迷彩虎军事
格罗兹尼巷战是车臣战争的主要战场,这次战争暴露出俄罗斯军队的问题也是苏联军队的问题,那就是长期腐败的官僚集权主义导致的战力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强大。当然这都是老生常谈了,本文想要展示的是格罗兹尼巷战暴露出俄军的装备问题,和它的组织管理相比这才是最致命的也是最难改正的。
俄罗斯全套继承了前苏联的装备体系,不管是轻型化的坦克、廉价的战机还是数量庞大的机械化步兵,都是为了苏联大纵深突击作战而设计的装备,大纵深作战实际上就是苏联人的闪电战,参考古德里安装甲部队的三号、四号坦克,俄军主力T-72并不适合装甲对决,它在西方现代化坦克面前过于脆弱而不堪一击,但是每小时45公里的超强的越野机动性和每小时65公里的公路时速,说明它更适合与古德里安那样的装甲集群突击作战。附和闪电战设计的BTR系列步兵战车同强调速度而忽视了防护性。
在这种情况下,俄军将部队开进格罗兹尼市区作战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格罗兹尼是北高加索第一大城市,因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著称于世,这里也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极力争夺的能源战略目标之一,经过前苏联几十年的现代化建设这里已经成为欧洲能源主要城市之一,因此建筑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纳粹第6集团军兵败的“斯大林格勒”,更要命的是上世纪末的巷战其实已经是坦克作战的衰退期,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美制M-60坦克的失败已经说明,现代化反装甲手段让坦克难以生存,格罗兹尼巷战中很多单兵导弹、火箭弹都可以轻松击毁T-72,俄军装备的机动性优势无法发挥。
俄军的空军装备同样不适应巷战、攻坚战,闪电战强调不在小目标上浪费时间,因此空军装备都是以集群轰炸为主,至于现在流行的精确制导武器,根本没有大规模应用于格罗兹尼战场的可能。苏-25强击机和苏-24战斗轰炸机很难打击建筑物掩护下的目标,制空作战强悍的苏霍伊战机根本找不到对手,为了不殃及无辜它和米格-29一样找不到在巷战中参战的机会。这样一来,俄罗斯地面武装只能依靠装甲能力有限的坦克、步兵战车,像二战时期的柏林战役那样,用士兵的生命做代价缓慢的推进,因此说格罗兹尼巷战暴露出最大的问题是俄军的装备理念过时。从此以后各国陆续推出巷战装备,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也因此进行名为“市区行动”的巷战改进计划。
利刃军事
俄军的两次车臣战争战略目标不同。用实力来说话,俄军轻松碾压车臣民军。第一次叶利钦总统不想打碎这个小国,还需要西方国家合作搞他的改革。第二次叶利钦对西方极度失望,把权力交给克格勃出身的普京,结果不一样了。俄军还是一样的俄军。真正进行巷战,大部队也没优势,就是一命换一命,对方还在暗处。战略轰炸机或大炮兵上去,制造世界末日景象的废墟轻而易举。只要十几几十分钟。车臣战争是否惨烈看照片不好判断。第一次走进去让人家点射,俄军觉得惨烈。第二次轰平了进去打扫,车臣人觉得惨烈。呵呵,都被人家涮了,煽动俄罗斯脱苏的国家,煽动车臣独立的国家,多少鲜血在你们手上!苍天有眼,冤冤相报。话说回来了,类似情况我国怎么做?学习普京成功经验,先轰平了吧,让步兵轻松一些。
竹梦江南
不适应城市作战,过度依靠坦克等重装甲武器进入城市作战,在城市中这些重装甲武器在狭窄的街道失去机动性,成为便携式RPG和反坦克导弹的靶子。同时对雇佣兵的战力估计不够,低估对手,士兵过于轻敌了。对反狙击手的经验不足,没有做好以狙击手对狙击手的作战准备。
疾风之狼
城市战一直是战争中的一个难点,俄罗斯军队在这一城市战的过程中无法发挥苏联式战术的优势而完全被限制在了劣势范围内。我们可以看到车臣叛军利用大批的境外雇佣军和特种部队做核心,利用城市战的特点发挥这些特殊力量的技巧和经验优势,对俄罗斯的常规作战力量造成了重大损失,由此,我们能看出俄罗斯最大的缺点是在特种力量的建设上严重落后,班组战术到机动战术全面不适合这种形式的城市作战。
回声殿堂
怎么说吧,这场战争是北约支持下的多国雇佣军介入本地车臣的合作范例,打的一场有准备对无准备的局部战争,战术上北约获胜打的北极熊找不到北,通过这场战争促成了俄罗斯向北约靠拢,维持相当长的时间,在这之间车臣成了利用完的弃子,战略上北极熊利用这段北约蜜月期与西方多角度合作,完成了内部整合,技术合作,原油暴涨获利,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美国的介入打压欧元分拆欧洲和俄罗斯的合作,彻底打乱了欧洲和俄罗斯的好梦,随着英国搅屎棍的退出,欧洲重新想玩这套在乌克兰,被俄罗斯打脸了,玩来玩去也就这点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