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朱雨辰之母(下)

引文:当热闹看罢,喧嚣退去,有多少母亲在认知上实现了惊醒后的升华?又有多少母亲,吃瓜之后依然故我。


朱雨辰母亲的奇葩故事,一时间刷屏,引发对畸形母爱的恐惧与吐槽。

当热闹看罢,喧嚣退去,有多少母亲在认知上实现了惊醒后的升华?又有多少母亲,吃瓜之后依然故我。

这样殿堂级毁子不倦的典型人物,有必要复盘一下,关于母亲,关于母爱。

六问朱雨辰之母(下)

图片来自网络

四问朱母:朱雨辰为什么如此成全你24孝母亲人设?

作家雾满拦江说:"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学会叛逆。叛逆是人生成长的重要主题,是突破父母保护的屏障,实现自我的必然过程。"

母亲以爱的名义实施的控制,固然令儿女们窒息,但真想追求自由和解放,谁能阻挡得了呢?三次叛逆就是造物主以自动化的模式,帮助孩子挣脱父母桎梏的最有效的途径呀!

问题是,很多儿女对脱离控制的意愿只停留在烦恼逆反阶段,然后在经济思想无法独立的情况下,一面依赖,一面吐槽,半推半就,走进妈妈编织的罗网,慢慢成为妈妈希望的样子。

朱雨辰说,导演水平差,主演不露面,自己常年堆着绿幕演戏。很显然,他在职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心中充满了挫败感。

朱雨辰说,自己两次恋爱无疾而终。夜阑人静,酒后痛哭。内心充满了对自己人生的无力感。

朱雨辰可以抱怨母亲剪断了自己的翅膀,退化了自己的能力,阻断了自己发展,妨碍了自己追求幸福。

可是,这一切难道不是朱雨辰自己默许发生的吗?

没有乖儿子的默契配合,妈叫干啥就干啥,反抗之后的退让妥协,哪里成就出如此完美的"坑娃妈"呢?

小有名气的未来之星,愣叫一个古稀老太太吃得死死的,落得人生惨淡,生无可恋,是母亲太厉害,还是儿子太无能?

六问朱雨辰之母(下)

图片来自网络

五问朱母:作为母亲,你自己在哪里呢?

"我是用整个生命对待我的儿子的。"为了儿子,完全没了自我,成为菲佣和活动厨房。

朱妈谈起这一切甘之如饴,但对于儿子的独立却 万万不能接受,甚至放言 希望儿子尽快忘记做饭 。朱母以为牺牲自己鞠躬尽瘁的态度会感动上苍,熟料却招致儿子极大的反感。这种不惜剪断儿子的翅膀,用自我牺牲绑架儿子情感的做法 ,是对儿子最大的阻碍和破坏。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她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当一个孩子发觉母亲全副精力用来对付自己,全然没了自己的生活,他的第一个感受是无法活动的窒息压抑。第二个感受是误了母亲的罪恶感。第三个感受是人生秩序错杂混乱的无助。

父母子女各安其位 ,各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这才是和谐的生活。

父母的生活也是孩子未来生活的模板,父母把自己活没了,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活得没价值 。

六问朱雨辰之母(下)

图片来自网络

六问朱母:作为一个妻子,你将配偶至于何地?

如果不是访谈中,朱雨辰姐姐的一句话:"我和爸爸和小雨一直都轮番劝说(妈妈不要给弟弟太多压力)。"我还以为朱妈离异或者丧偶呢。有关朱雨辰的大量信息中,朱爸爸成为一个 空气般的隐身人,被排挤得没了位置。

心理学原理显示,夫妻关系应该居于家庭关系的首位。

和谐亲密的夫妻关系,是养育孩子最重要因素。父母相亲相爱,孩子才会产生安全感,并且良好的夫妻关系,为孩子今后处理家庭关系,树立了良好的楷模。

朱母对丈夫的忽略,既给孩子们制造了混乱不堪的家庭关系,又令父亲在养育中缺位失职,朱雨辰和姐姐一个失恋多年,一个恐婚,难道不是父母不和谐的婚姻造成的恶果吗?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感情,是子女一生恋念的精神营养。

但母爱不是泛滥的洪水,需要理智来约束管理。

未成年时期的母爱,亲密陪伴,给孩子最好的情感哺育,让孩子在强大的安全感中,认知自己,探索世界,不断成长;

成年后的母爱,自觉退后,放飞孩子在自由的天空展翅翱翔,走向独立。

正如自媒体大咖斑马所说:"母爱不要成为母害。作为母亲,最重要的不是爱的付出,而是对爱的克制。"


本头条号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亲子沟通如何说)一起,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