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峪沟村:“穷山村”变身“美丽休闲村”

[编者按]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正式撤县设区。16年来,长安区以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重点实施“规划美、生态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五大工程,着力打造“美丽村庄、美丽人家、美丽经济、美丽党建、美丽乡风”五个样板,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新型城区提供强力支撑。近日,人民网记者深入长安区,用视频、图片、文字为您讲述长安区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感受长安美丽乡村日新月异的时代巨变,了解美丽乡村背后的发展历程。

祥峪沟村:“穷山村”变身“美丽休闲村”

祥峪森林公园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这为当地发展带来可观的收入。

长安区东大街道祥峪沟村背靠秦岭北麓,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全村171户农家集中在1平方公里的小山沟中,靠山吃山。大山赐予村民美丽风光的同时,也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十几年前这里的村民以农耕采药为生,村里面也没有像样的路、交通极为不便;吃饭基本靠天,年份好的时候还有收成,不好的时候连种子都保不住。

村民姜若晨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他告诉记者,自己13岁那年用半年时间采药才挣了72块钱,现在开的农家乐平均每月就可以给他带来1万元多的收入。

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从2000年开始,祥峪沟村整合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成立了西北首家集体所有制森林公园。公园不仅每年能为村民提供稳定分红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游客,借助着景区的人流逐年增多,村里的农家乐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祥峪沟村村委会主任肖华告诉记者,在以祥峪森林公园为龙头的带动下,祥峪休闲农家也在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长。从2002年的2户发展至120户,由集体统一管理,各户独立经营,日接待量1000余人。休闲农家全部是二层徽派古建样式,房内整洁明亮,每户门前设有户外生态凉亭,四面透风,游客在品尝农家小吃,体验当地风俗文化的同时,又可观赏秦岭山水,聆听山涧鸟鸣,成为都市人生态休闲的绝佳胜地。

祥峪沟村:“穷山村”变身“美丽休闲村”

青山环绕的祥峪沟村。吴超 摄

不光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子的各种设施也变得越来越完善了:村内及森林公园景区主干道硬化平整,有排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并投资建起了高科技污水处理厂及全村饮用水系统,各小区旁设有大型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近十年来,村子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文明村”、陕西省新农村建设“旗帜村” 、陕西省休闲农家“明星村”、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等各行业各级别52个荣誉称号。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吸引了投资人的青睐。在2017年,投资商在村内承包山林,种植百花茶,建成了药茶谷;同时,还种植各种花果树,建成了桃花谷,为祥峪人“绿色长廊”项目添砖加瓦。

祥峪沟村:“穷山村”变身“美丽休闲村”

村民周建勋创办的野菜主题农家乐。吴超 摄

周建勋是当地有名的“野菜大王”。为了致富,要强的他也没少折腾过,先后养过蛇、办过农场、开过公司。去年,他又在祥峪沟村创办了以野菜为主题的农家乐。

谈起未来,周建勋告诉记者:“一方面,我想继续把公司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我想多开几家农家乐,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致富”。

“为让祥峪休闲农家能在众多休闲农家中脱颖而出,今后,在休闲农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要突出特色,为游客提供‘品味农家菜肴、体验农耕文化、走进农家生活、欣赏乡村风情’等休闲旅游服务项目,同时,挖掘与植入民俗文化元素,着重打造5至10家特色民宿农家,抓住本地区手工产品的特色,满足游客新、奇、特的需求”肖华说。(张伟 实习生贾丰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