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梁羽生

世人都知道金大俠在中國酒中獨鍾汾酒、竹葉青酒,卻不知道古龍是前無古人的“竹葉青鐵粉”。世人都知道“美酒英雄”是金庸古龍的一大主題,卻不知道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出來的。

咱們先來看看梁羽生筆下的汾酒、竹葉青酒。

《七劍下天山》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這日,兩人到拉薩最大的一家酒館喝酒,時交正午,客人甚多,兩人找得一張雅座,要了一壺竹葉青,細斟淺酌。武瓊瑤一時興起,對李思永道:“我和你比賽喝酒如何”李思永酒量甚豪,笑道:“有事在身,你喝醉瞭如何是好?”武瓊瑤嘴巴一呶,輕聲說道,“怎見得一定是我喝醉?”李思永一聽,料得她是想炫耀內功,也輕聲說道:“這裡耳目眾多,你可不要胡亂賣弄。”

兩人一杯一杯地豪歡起來,飲了一會,不知不覺就喝光了三壺竹葉青。

《白髮魔女傳》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玉羅剎道:“好,你給這位老爺子燒幾味小菜,就要辣子雞丁、樟茶鴨、抓羊肉、爆三樣好啦,爹,這幾樣小菜你挺歡喜的是不是?另外再燙一壺汾酒。”

《廣陵劍》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陸崑崙忽地拿下背上大紅葫蘆,說道:“且待老叫化喝夠了酒再和你打!”張開嘴巴,儼似鯨吞虹吸,一下子把盛得滿滿的一葫蘆汾酒全都喝光。

《萍蹤俠影錄》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一路無話,第三日來到陽曲,這是汾酒集散之地。入到城來,只見處處酒旗招展,雲蕾腹中飢渴,心道:“久聞山西汾酒的美名,今日且放懷一喝。”行到一處酒家,見門外扎著一匹白馬,四蹄如雪,十分神駿。

陽曲收復未久,樓上飲客無多,張丹楓還記得以前坐的是南面臨窗的座頭,便與雲蕾佔了那張桌子,叫堂倌拿了一壺汾酒,切兩斤牛肉,一口氣喝了三杯。

《冰河洗劍錄》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江南道:“我理會得,大哥,你的酒喝多了。”這時姬曉風已喝了五斤汾酒,說話雖然還有條理,但舌頭已似有點轉動不靈。江南想到他還要趕路,所以勸他少飲。

《俠骨丹心》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金逐流酒意上湧,說道:“好,我就和你賭酒!”那人答道:“老弟豪情勝慨,世所罕見。今日賭酒,誰勝誰取,我都交上了你這個朋友了。好,酒保,拿一缸最好的汾酒來!”

那人捧起酒缸,說道:“這是三十斤一缸的,恐怕不夠我喝,再拿一缸來!”酒保張大眼睛,伸出舌頭,心想:“有生意好做,管你喝得了喝不了?”於是再捧出一缸汾酒,放在金逐流的旁邊,並在他們兩人的面前,都擺了一隻海碗。

《風雷震九洲》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鹿克犀叫店小二切了兩斤熟牛肉,要了一壺汾酒,羊吞虎只吃了幾塊,就放下筷子。鹿克犀道:“這滷牛肉味道很不錯呀,老二,你不是說肚子餓嗎,怎的不吃?”

《草莽龍蛇傳》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丁曉見店中客人都注視自己,覺得不好意思,也放緩語調答道:“隨便什麼酒都行,只不要辣酒。”那堂官笑了笑給他拿來了一壺“竹葉青”。笑道:“客官這酒準合你老口味。”

竹葉青是山西杏花村名釀,清醇清香,入口不醉,過後方知。丁曉喝了幾口正自陶然。

開風氣也,梁羽生 發揚光大者,金庸

對於梁羽生、金庸、古龍為三大宗師的新派武俠小說,梁羽生自己有一個比較公允的評價:“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無論金庸多麼偉大,梁羽生是帶頭大哥。

新派武俠小說元年,是1954年;開山之作是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1954年01月20日到1954年08月01日,連載於香港《新晚報》。梁羽生的《草莽龍蛇傳》,是《龍虎鬥京華》的姊妹篇,1954年08月11日到1955年02月05日連載於香港《新晚報》。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梁羽生的兩部開山作品連載了1年多。當時梁羽生和金庸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兩人都喜歡武俠小說,每天探討武俠小說。金庸也每天讀梁羽生的連載作品,但金庸從來之前從來沒有寫過小說,甚至沒有寫小說的打算。事後來看,帶頭大哥梁羽生相當於手把手拉著金庸走了一年。

1955年2月5日《草莽龍蛇傳》連載結束,梁羽生一時沒有新的題材可以寫了。於是金庸於1955年2月8日開始連載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一口氣連載了574天。洛陽紙貴,一報難求。“金梁武俠時代”開始了。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金梁武俠時代”

梁羽生不僅是新派武俠小說創作方面的帶頭大哥,也是“新武俠思想”的開創者。他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寧可無武、不可無俠”的理念。

從白酒誕生以來的幾百年間,汾酒、竹葉青酒可以稱之為“中國白酒的絕代雙驕”,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能在香港見到的中國名酒,大概只有汾酒、竹葉青酒。而將“汾酒、竹葉青酒”作為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符號,則肇始於1954年梁羽生的《草莽龍蛇傳》:“竹葉青是山西杏花村名釀,清醇清香,入口不醉,過後方知。”

金庸萬歲,梁羽生85歲?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是大約2000年前曹操的兒子曹丕的名言。這個觀點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文化人下意識的基本判斷。應該說,《大公報》當年的總編輯羅孚,是新派武俠小說的總策劃。沒有他的點子和推動,梁羽生和金庸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走上武俠之路。讓梁羽生用筆名寫批評金庸的文章,也是羅孚命令梁羽生寫的。但是,在梁羽生去世之後,羅孚說了句非常不負責任的話。他說:(梁羽生和金庸)表面還是不錯,見面客客氣氣。在我看來,梁羽生對金庸有點不服氣,但是他也不好說出來,畢竟金庸名滿天下。他並不去跟金庸相比,但實際上又在相比。

一、梁羽生不服氣是正常的,他有不服氣的本錢。

1、國學大師饒宗頤,是梁羽生的老師。雖然沒有帶過課,但是國學大師親炙和引領,對梁羽生的國學影響是終生的。

2、金庸最初是他帶出來的。

3、梁羽生舊學功底的許多方面,應該在金庸之上。

——梁羽生是詩詞名家。

《沁園春·白髮魔女傳》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且收拾,話英雄兒女,先敘閒情。

風雷意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鋤栽花,長詩佐酒,詩劍年年總憶卿。天山上,看龍蛇筆走,墨潑南溟。

《八聲甘州·七劍下天山》

笑江湖浪跡十年遊,空負少年頭。對銅駝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冷詩殘夢斷,南國正清秋。把劍悽然望,無處招歸舟。

明日天涯路遠,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數英雄兒女,俯仰古今愁。難消受燈昏羅帳,悵曇花一現恨難休!飄零慣,金戈鐵馬,拼葬荒丘!

僅從這兩首詞就可以看出,梁羽生比金庸的古典詩詞水平要高出一籌。

——梁羽生是對聯名家。二十九歲擔任《新晚報》“一日一聯”專欄主編,撰寫了專著《名聯觀止》。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梁羽生(左)與金庸對弈

——梁羽生是下棋高手。22歲他奪得嶺南大學象棋比賽冠軍;31歲擔任《大公報》象棋專欄主編;41歲在香港大會堂演講“十五年來中國象棋之發展”;53歲參加“春季港日圍棋對抗賽”,力克日本棋手。

二、梁羽生與金庸沒有文人相輕,而是文人相重

梁羽生去世之後,最有名的輓聯是金庸寫的:“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輩,亦狂亦俠亦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輓。”

梁羽生生前更是笑言,“我是全世界第一個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寫武俠寫得更好的人!”

梁羽生與金庸一起參加一個武俠小說研討會,席間有人把梁羽生稱作新武俠小說的宗師,他卻再一次提到金庸:“我頂多只能算是個開風氣的人,真正對武俠小說有很大貢獻的,是金庸先生。”

金庸曾這樣評價梁羽生和古龍:“古龍就是這麼浪漫的人,與他的作品一樣的浪漫,看著過癮。而梁羽生的作品卻要老實一些,也像他的為人。”

金庸古龍的汾酒竹葉青酒,是梁羽生釀的︱汾酒百賢048:梁羽生

為人老實,是金庸先生對梁羽生先生人品的肯定;作品老實,就要一分為二地看了。文學作品太老實,就容易刻板、沉悶、規矩,就不容易引人入勝。梁羽生去世之後,網上流行一句話:“金庸萬歲,梁羽生85歲。”話有些絕對,但梁羽生作品比不上金庸作品的生命力,基本是可以肯定的。

做人要老實,作文不能老實。老實人“吃虧是福”,老實文永遠吃虧。這是梁羽生先生給我們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