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歌。作为一个非常注重生活品质与格调的人,他在随园遍植花草,营造理想中的诗情画意,偶然发现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的苔,并未因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虽然花如米粒般细小,却也能凭自身的力量开花结果,焕发青春的光彩。

《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自古以来,中华文明最灿烂辉煌的诗词文化都能以音乐的形式歌咏,以音乐学诗,是我们的教育传统。

《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这首《苔》,是梁俊老师在贵州省石门坎支教时为孩子们写的歌。当孩子们质朴无华的天籁之声在舞台上响起的时候,无数的观众都在这一刻被感动。梁俊老师认为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他尝试着用音乐传达给孩子坚定的信念和生活的哲理,“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找到生命的价值,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梁俊老师通过音乐与古典诗词的融合,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等待在他们的生命中盛开绽放。

《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平凡而卓越才是教育的根本,而艺术也要做到平凡而卓越,才是艺术的根本方向”。——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深受触动的感慨。

《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正因为有了梁俊老师创作的如《苔》一样的诗和歌,才让大山里的孩子们能像牡丹一般,快乐而富有光彩地绽放。也让这首数百年前的小诗,在短短几分钟的舞台演绎内,让我们听的热泪盈眶,久久难忘,其传播度超过了300多年的总和。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也是音乐的力量,发掘浩瀚经典里的璀璨明珠,让它们穿透历史,再次照亮当代中国人的心灵!

《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苔》,不仅是梁俊老师写给大山里孩子们的歌,也是写给生活中的你和我,写给每一个平凡而尊贵的生命!与其说是支教老师梁俊选择了《苔》,不如说是袁枚的《苔》选择了梁俊!

《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苔》:一首唱哭千万人的歌!

贫穷、苦难、渺小都不算什么,只要勇敢,梦想就能如花绽放。这就是艺术教育的意义,也是诗歌传承的意义。“周秦汉唐泱泱中华情常忆,曲赋诗文历历经典语更新”!亿点星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关注儿童公益事业,关注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的美育教育,通过节目输出,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在原创儿童歌曲中感受到阳光、正能量,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让孩子们的童年真实而温暖,快乐而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