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正在把你的孩子培養成「白眼狼」? 家長值得一看

幾年前,有過這麼一個報道:一位在日本的留學生汪佳晶,在機場因為母親無法再拿出錢供他讀書,他就在機場捅了前來接機的母親9刀,令人心寒。24歲的大學生,留日五年,從未打工,學費和生活費全部都要靠著自己母親每個月7000元的人民幣來支持,母親四處舉債,最後幾乎身無分文。他卻從未想過自食其力,或靠著自己解決部分問題。對母親這麼多年的含辛茹苦從未有體諒和心疼。這樣的孩子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也讓我們警醒,教導孩子學會負責,懂得感恩多麼重要。文章為桃夭冉染原創,請勿隨意轉載。

你是不是正在把你的孩子培養成“白眼狼”? 家長值得一看

又有多少報道,手機店裡因為父母不同意給自己買最新款的某牌子手機,大庭廣眾之下掌摑自己的親生母親;為了追求流行的手機和同學炫耀,用跳樓自殘要挾父母;每天的一切開銷都是父母在操持,對父母講話卻毫無敬意,出口傷人。這樣的孩子太多,這樣的新聞也看的太多。孩子活的無憂無慮,視金錢如糞土,隨意揮霍;父母卻揮汗如雨,低聲下氣,錙銖必較。文章為桃夭冉染原創,請勿隨意轉載

我的女兒一歲多一點,只要是和她的相處,我都會去用心教導她,這裡的教導並不是指讓她學會多少知識,背會多少詩篇。而是讓她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則,陽光,快樂,感恩的生活。她渴了需要喝水,從來不會大哭大鬧,不會說話的時候會指著杯子,拉著我的手讓我幫她拿。現在會說話了,會看著我叫“媽媽,水。”她的詞彙量很少,能做到這樣我很開心。給她的水杯我從來不會幫她把杯蓋扭開,哪怕她的爺爺奶奶幫忙扭開,我也會順手扭住,讓她自己動手。或者讓她說謝謝。因為你應該讓孩子知道,這是她應該自己去做的事情。從小事做起。當她把玩具扔得滿地都是,我會讓她玩夠了,坐在一邊,看著我一點一點把玩具收拾規整好,她這麼小還不會走路,我沒辦法讓她收拾,但是得讓她看著媽媽如何收拾,以後要自己收拾。

你是不是正在把你的孩子培養成“白眼狼”? 家長值得一看

網絡上一直有探討一個問題:孩子應該窮樣還是富養。更有一句俗話,女兒要富養,男孩要窮養。可何為窮養?何為富養?

和我同年的差不多父母都是從事體力勞動的,當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揮汗如雨的時候,當父母在格子間裡腰痠背痛的從事高腦力勞動的時候,當父母在位家裡的生意四處應酬的時候。孩子一頓飯就花掉父母一天的薪酬真的就是“富養”?

當孩子提出來想要學習游泳,考取駕照,父母卻覺得對以後沒用,拒絕你的孩子去嘗試,只讓他好好學習,複習功課,卻願意在輔導班上花費大量的金錢,這就是所謂的“富養”?

現在社會上的普遍認知就是,孩子應該好好學習才能出人頭地,學校只有升學率達到同行業高水平才是一個好學校。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思想交流,課外拓展,卻沒有多少人看重,或者知道卻認為影響學業。現在的孩子有多少是從小就有很大的學習壓力的,有多少是初高中就厭惡學習的,有多少是7 8歲就十分物質化,追求利益了。當一切都變成了交換,只有學習好,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遊戲機,只有學習進步了,才能去遊樂場;只有某個學科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誇獎了,才能外出遊玩。當生活中的一切都變成了“交易”,你的孩子就會越來越物質化,追名逐利,是家長在不知不覺的強加給孩子的。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就會認為,你對我的要求就是學習,我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己拿成績“賺”來的,而不是你作為父母給我的。沒有感恩之心的根源是不是在這裡、父母自己看一看。

你是不是正在把你的孩子培養成“白眼狼”? 家長值得一看

要知道,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是我們作為父母希望孩子去做的事情。但是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他的人生最不僅僅只有學習,讓他參與到和你的生活中來,才能增加親子交流和互動的機會。和你一起掃地,孩子就不會覺得掃地而已,有什麼辛苦的,當他動手之後就會知道,掃地確實是需要體力的,從而不亂丟垃圾和衣服;你做飯,孩子折菜洗菜,你們就會有說話的時間和氛圍,親情就是這麼一點一點積累來的。不通庶務的孩子,會越來越驕傲,越來越清高,看不到自己父母的付出,不理解底層社會勞動人員的艱辛。當孩子的知識水平和學歷超出父母的高度,他甚至會嫌棄自己的父母。

想讓孩子站的更高,走的更順利,就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吧,讓他先學做人做事,心存感恩,才能走的更穩。

喜歡我就關注我吧,後期會持續為大家推出相關育兒知識。文章為桃夭冉染原創,請勿隨意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