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和皇帝离婚的女人,结局令人唏嘘

历史上第一个和皇帝离婚的女人,结局令人唏嘘

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12月20日-1953年9月17日),字蕙心,自号爱莲,蒙古族,鄂尔德特氏,满洲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锡珍府邸。父去世后,母蒋氏携三女析居花市,过平民生活。8岁时,就读于花市私立敦本小学,聪颖好学,颇谙事理

文绣出生于满洲上三旗中的镶黄旗的贵族家庭,可惜在她的父亲端恭病逝不多时日,大清朝灭亡,满族地位也丧失,端恭家族自此落败。

1921年春,末代皇帝溥仪选后,文绣被五叔华堪哄去照相参加皇上选秀。溥仪在呈上来的几张照片里,圈了文绣。其实文绣并不好看,远不及同时参加选秀的婉容,但溥仪不知为什么看她特别顺眼。结果,他也是做不了主的,端康太妃为他拟定了姿容美丽、家世较好的婉容,而文绣最终被定为淑妃。只是皇后与皇妃之差,但文绣在入宫后即开始了她不幸的生活。

历史上第一个和皇帝离婚的女人,结局令人唏嘘

进宫后,婉容因与文绣争风吃醋,平日对她很排挤。文绣也从未曾得到溥仪宠幸,加之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心内郁闷无法排解。好在,她自幼喜读诗书,于是独居长春宫内,与书为伴。溥仪虽不曾宠幸她,还是为她请来英文老师以及名儒传授英语、四书五经、诗词格律。可以说,在深宫的几年,文绣从书本上受益很多。可惜这样的日子也没有维持多久,冯玉祥“逼宫事件”发生,溥仪与宫中人被逐出皇宫,暂居北京醇亲王府。

他们在天津住了七年,文绣渐成局外人。什么好事都没她的份儿。婉容过生日,收到贡品无数,连文绣也送了宴席一桌、烧鸭一对、饼干两匣。文绣的生日却无人记得,孤灯独坐。

长年与书为伴,文绣眼睛深度近视,还患了失眠症,无人疼无人爱,心内愁肠百结,每到夜深人静孤独感便深深袭来。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和皇帝离婚的女人,结局令人唏嘘

文绣想到离婚。原因不外乎下面几点:看不惯溥仪投靠日本人;溥仪对她的冷淡辱骂让她对他失去最后的幻想;她想自由。

在文绣找到律师向溥仪提出离婚时,溥仪还是很吃惊的,这在史上是从未出现过的荒唐事。

舆论界的声势已远远超过案件本身。天津的《大公报》、《益世报》、《华北新闻》等报刊上,都赫然醒目地刊登此事。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纸也纷纷转载或发表关于此事的文章。转瞬间,举国皆惊。

封建卫道士们因此事的激发,突然间都从地下钻了出来,对文绣出走大加鞭挞。这些人熟谙攻击手段,并善于戴上虚伪的面具。文绮更是借“族兄”这一冠冕堂皇的帽子,对文绣指手画脚。他在文绣出走后的第三天,便以公开信的方式规劝“族妹”赶紧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历史上第一个和皇帝离婚的女人,结局令人唏嘘

文绮此信一出,马上得到同道们一片赞誉声。紧跟着,攻击文绣的文章纷涌而出,直欲置文绣于死地。

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文绣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但她并不屈服。当双方律师再一次见面谈判时,文绣也到了现场。溥仪的律师林廷琛尽量想以委婉的口气劝说文绣,文绣则掩面啜泣道:“我到现在还是一个老处女,素常受尽虐待,现在唯有请张律师等依法保障我应享的人权罢了。 ”态度坚决,但流露出无限的伤痛。

文绣姐妹俩拿起民国的法律做武器,便不惧封建卫道士的舆论压力!何况,以溥仪为首的那股势力自有他们自身致命的弱点。

历史上第一个和皇帝离婚的女人,结局令人唏嘘

抗战胜利那年文绣三十六岁,已是人到中年,毛遂自荐的,替人说亲的,还是络绎于途。但文绣不愿降格屈就,为了躲避纠缠,她又想搬到别处去住。可是,她能搬到哪儿去呢?

文绣硬着头皮去找在北海公园当工人的黑大姐,倘能找个园艺工的差使,也肯做。作为看大门的女工,黑大姐只能另给文绣指一条路:让她找找娘家表哥刘山。

刘山安家时全仗文绣之母蒋氏接济,后来当了瓦工,技术不错,人又憨厚耿直,眼下一家五口在北京西城石驸马大街后闸租住三间平房。这会儿听文绣述明来意,二话没说就找车帮文绣把家搬了过来。

文绣的丈夫刘振东想让文绣掏珠花补贴家用,文绣则苦在心里,说也说不出口,试想:在人家住着,天天要张嘴吃饭,挑灰递砖的活儿又干不了,再嫌摆小摊丢丑怎么行啊!倘又被误解不愿掏珠花,简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文绣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就在热热闹闹的石驸马大街上叫卖开了。

“烟卷!‘哈达门’、‘炮台’,包金纸的,请来一支吧!”

一位真正的皇妃在大街上叫卖烟卷,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千真万确的事实。

历史上第一个和皇帝离婚的女人,结局令人唏嘘

文绣心肌梗塞去世,死时43岁。安葬很简单,四块木板打成的一口棺材,连墓碑也没立,曾经的末代皇妃就这样被掩埋了。

文绣一生悲凉,幸福的日子有限得可数。这个落魄的贵族女,这个遭冷落的末代皇妃,就是做一个平民也如此不易。她一生向往自由的生活,又何时拥有过自由?自由对她而言,也许在进宫那日起,就永不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