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以“亩均”论英雄 革掉落后产业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看点|以“亩均”论英雄 革掉落后产业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企业的发展要讲质量,地方经济的发展更要讲质量,这是我们赢得未来、实现赶超的关键所在。今年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我省“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亩均增加值分别要达到27万/亩、27万/人、120万/亩,并全面实现税收1万元以下的低效企业出清。

日前,我县召开会议全面动员部署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暨亩均税收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整治专项行动,出台了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释放出坚决打破拖累转型升级“坛坛罐罐”的强烈信号,以岗头工业区为整治先行区、开发区率先试点,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促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看点|以“亩均”论英雄 革掉落后产业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县召开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动员会 邱瑜 摄

看点|以“亩均”论英雄 革掉落后产业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亩均论英雄”改革

目标是什么?

在对用地3亩以上工业企业实施“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到2020年,全县所有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不含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和房地产开发),以及产业集聚区全面实施“亩均效益”综合评价;

全面完善与“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制度相匹配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产业创新升级机制;

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区域“亩均效益”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劳动生产率增速均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年均分别提高4%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提高到1.5%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区域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加快形成质量高、效率优、创新强、体制活、协调性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亩均论英雄”改革坚持改革创新和依法依规相结合、动力转换和降本减负相结合、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的原则,以“亩均效益”为核心,以市场化配置为导向,以差别化措施为手段,完善激励倒逼机制,优化产业政策,促进优胜劣汰,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亩均论英雄”改革

重点抓什么?

要实现年内全面完成亩均税收万元以下企业整治,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15万元/亩,明年达到22万元/亩;到2020年,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省定27万元/亩;五年内,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到省定的30万元/亩,小微企业全部入园,基本实现“园区之外无企业”的目标,重点是要发挥好三个机制作用。

“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

(一)全面开展企业综合评价。完善导向清晰、指标规范、权重合理、分类分档、结果公开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以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能耗增加值、单位排放增加值、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6项指标为主,评价结果分为4档。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以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等指标为主,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以亩均税收等指标为主。

8月底前要完成2018年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用地3亩以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确定分档企业名单。全面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差别化“征前减免”,进一步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

(二)建设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加快推进“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制定涉企数据多部门共享机制和数据导入规范要求。加强数据获得的合规性,按照国家对数据开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按主题、部门、地区进行分类分级共享,分档建立企业体检档案。

各有关部门要对照规范要求在10月底前完成规模企业基本模块库数据采集工作,保证基础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更新和共享。

要素优化配置机制

(一)完善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在切实推进降本减负的基础上,依据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扩大差别化价格实施行业范围,加大首档企业激励力度,倒逼末档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对“小升规”工业企业、新设立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期内企业等可视情暂缓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加强对利用差别化价格政策征收费用的专项管理与审计,确保用于支持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二)规范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易。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和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土地、用能、排污权等资源要素更大范围的市场化交易。积极发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作用,坚持有保有压、扶优汰劣的原则,推动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与规范企业间要素交易行为相结合,进一步降低企业关闭、停产、退出、要素交易、并购重组等过程中的交易环节费用,加快推动土地、用能、排污权等资源要素向综合评价高的优质企业集聚。

有关部门要在8月底前完成进入省交易平台工作。

促进产业创新升级机制

(一)设立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行业规范。加快推广“标准地”制度,在用地出让前,要将投资、亩产、能耗、环境、建设等标准纳入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条件。加快建立健全“建设期+投产期+剩余年限使用期”的土地分阶段权证管理制度。严格项目竣工综合复核验收,对未达到“标准”的,严格落实相应措施。

6月底前完成武义县制造业行业新增项目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规范指南制订。2018年新批工业用地争取100%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并将投资、亩产、能耗、环境、建设等标准纳入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条件。

(二)实施创新引领“亩均效益”行动。实施“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计划,发布重点指标领跑者名单,树立先进典型,引导企业对标先进、补齐短板,加强技术、管理、制造方式、商业模式等创新,加快“亩均效益”提档升级。

质监部门负责将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情况纳入县政府质量奖申报条件,9月底前完成。

(三)加强企业分类精准指导。加大A类企业正向激励力度。对“亩均效益”综合评价首档企业,重点保障资源要素需求,支持其股改上市、并购重组,在政府性评奖评优、试点示范项目申报、重点科技项目攻关、重大创新载体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给予倾斜,重点支持首档规模以下企业进入小微企业园区发展。各金融机构要积极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对首档企业在信用评级、贷款准入、贷款授信、担保方式创新、还款方式创新和利率优惠等金融服务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依法依规加大D类企业反向倒逼力度。对末档企业严格运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节约、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依法依规实施整治倒逼,停止各类财政补贴,加大整治“低小散”“脏乱差”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年内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家以上,整治“脏乱差”小作坊小企业150家以上。

看点|以“亩均”论英雄 革掉落后产业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推动产业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低产田”改造提升。合理制定针对性强的产业支持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集中资源大力发展“亩均效益”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标国内外先进区域,加快“低产田”改造提升,推进传统制造业和开发区、工业功能区的改造升级,支持开发区、乡镇采取协商收回、鼓励流转、协议置换、“退二优二”、“退二进三”、收购储备等方式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记者|徐策 钟余丹

看点|以“亩均”论英雄 革掉落后产业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