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砍一棵树 照样能致富(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不砍一棵树 照样能致富(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成片的松树林将海棠洼紧紧地包裹其中,红色的屋顶掩映在树林里,像是一朵朵绽放的红海棠……这样的美景,要归功于三十多年来海棠洼一直坚持植树造林。在这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深吸一口气,满满的氧气,令人神清气爽。

如今,“果松林海”“生态氧吧”“山中闺秀”等美誉都是形容海棠洼的。因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隆阳区水寨乡海棠洼社区还获得了由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组织颁发的“全国生态文化村”荣誉称号。

海棠洼社区林地面积168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而90%以上的森林都是人造林。三十多年来,自杨善洲老书记到这里召开植树造林现场会,发动并带领群众植树造林后,这里的群众一直坚持“见缝插绿、见绿护绿”。

“土地刚下户那时,海棠洼可没那么多森林,特别在土地刚下户后的那一两年里,家里不够吃,大家就上山砍树,并开荒种苦荞,但生活也还是穷。”今年80岁的杨有济老人见证了海棠洼从荒到绿的全过程。他说,1984年那个时候,是全村伐木的最高峰,多亏了杨善洲老书记来到了这里带着大家种树,才有了今天的海棠洼。

三十多年过去了,植树造林成了海棠洼人的“习惯”,一代一代人从来没有间断地造林。如今的海棠洼人,只种树不砍树。大家都说“森林才是我们的大铁锅”。

正是这口“森林大铁锅”,使海棠洼尝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甜头。“绿色温床”天然自生的餐桌珍馐——松茸、松露,以及在林地中生长的滇重楼、白芨、紫丹参、灵芝、麦冬等多种名贵中草药,便是多年来植树造林给海棠洼群众的“馈赠”。

村民杨淑香倒卖松茸、松露已有18年。她说:“从过去背着背篓挨家挨户收,卖给中间商,到现在跟群众收购后直接送往昆明的出口公司,每年平均收入都不会低于十多万元,而村里自家林地里出松茸、松露的村民,每年的收入就更可观。”

“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海棠洼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春永介绍,海棠洼每年松茸能产5吨左右,产值可达150余万元,松露可产15吨左右,产值可达400多万元。全村除了松茸、松露,树上还有松子,树下有野生名贵中药材等,一片林地就能给群众带来几份收入,并且还是“一劳永逸”的。

得益于优良的生态环境,海棠洼走出生态创收的路子,发展各类生态种植产业,核桃、花椒不断给群众“增绿添红”,小小的土豆,也带来了不菲的收入。7月14日至16日,水寨乡第二届松茸土豆美食文化节刚刚成功举办,吸引了不少各地游客前来品尝松茸土豆的美味。“我们要以生态为主,把旅游发展起来,让海棠洼与霁虹桥、茶马古道、天仙堂大出水等景点连成一条旅游环线,让更多的人走进这个美丽的村庄。”水寨乡党委书记沈国兵表示。

为保护好发展好这片“林海”,使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水寨乡还向林业部门申请了中幼林抚育及低效林改造项目。同时,每年确保林地增长,2016年补植补造1万多亩,去年5000多亩,今年3000多亩。“只要能种的地方基本上都要种上树,不让一块地荒着。”沈国兵说。

栽种一棵树,汇成一片林,绿了一整村,富了“一家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海棠洼得到了充分实践。张玉祥

●短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隆阳区水寨乡海棠洼社区村民30多年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老老少少自觉呵护绿水青山,见缝植绿,告别了原始粗放的“吃山”办法,将生产生活方式转换到了绿色发展的轨道上来,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群众增收的多赢,很好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云南时提出的“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要求,探索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其宝贵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