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相聲(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百藝之首(終章)

相聲界常說兩句話:演員的肚是雜貨鋪;無不知百行通。這兩句話對於今天的相聲演員來說,並不太適用了。由於各種原因,現在的相聲演員路兒太窄,不用說百行了,能會幾行的都不多了。單拿使哪塊活來說,老一輩演員因為會的多,臺下都不用對詞,拿來就能使,逗活的量活的都一樣。

相聲的四門功課,學是一個很特殊的。學的內容也包羅萬象,口技、戲曲、歌曲、曲藝甚至到武術架子等。學唱類術語叫作“柳活”,學唱加表演叫“腿子活”,相聲在創作中對其它文藝形式的應用也使相聲普及面擴大,老少咸宜。

我眼中的相聲(第十二章)

郭德綱、于謙

相聲中的其它文藝形式,有很多是以它們的錯誤來引出笑料的。

戲曲是相聲反映最廣的一種藝術形式,其中,將不同朝代的兩個戲曲人物拉在一起的笑話以《關公戰秦瓊》為代表,知名度也最高,與其相似的段子很多,《羅成戲貂蟬》、《王金龍與祝英臺》、《劉巧兒與竇爾墩》等。

借一個劇目笑談梨園趣話、名人軼聞的作品,如《文昭關》、《空城計》、《武松打虎》等。《武松打虎》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版本,侯寶林版《武松打虎》以虎型演員醉酒鬧笑話來主要包袱,而李金斗版《武松打虎》則借用戲曲形式針砭時弊。

我眼中的相聲(第十二章)

馬三立與馬志明

通過學唱或歪唱某劇目來尋找笑料的段子也很多,學京劇《鍘美案》、《全德報》(又名《竇公訓女》)、《陽平關》、《捉放曹》、《黃鶴樓》、《滑油山》、《洪羊洞》、《烏龍院》、《赤桑鎮》等;河北梆子風行京津時,學河北梆子的《汾河灣》也很紅火;學評劇《人面桃花》、《劉巧兒》、《珍珠衫》。其它有學越劇等。相聲中對於《鍘美案》這個題材反映很多,其中很多段子提到陳世美與《鍘美案》,如常寶霆白全福的《道德法庭》、劉洪沂李建華的《包公傳奇》等。《包公傳奇》是一個比較難的段子,劉洪沂在表演中學唱了京劇、曲劇、唐山皮影調等多種戲曲,體現了較高的學唱功夫與技巧。

介紹戲曲知識的有《戲劇雜談》、《評劇雜談》、《戲劇與方言》、《雜談地方戲》,學某個劇種的有《學評戲》、《學梆子》、《學越劇》、《山東二黃》等。其它的還有表現愛戲成癮的《戲迷》、《大戲魔》等,群口的有《賣馬》等。

我眼中的相聲(第十二章)

侯寶林、劉寶瑞之女、郭啟儒、劉寶瑞

相聲中的學唱有正唱與歪唱兩種,學唱的基本上以名家、大家為主:老一輩的吉評三、華子元、陳子貞、張傑堯、楊少奎、孫少林、王樹田、侯寶林、張永熙、常寶霆以及劉文亨、魏文亮、師勝傑、劉洪沂、王謙祥、郭德綱等。

相聲中有一名段,不僅學唱了多種戲曲還學唱了多種曲藝,那就是《改行》。

《改行》源於《八大改行》, 傳統相聲《八大改行》由鍾子良(陳湧泉先生外祖父)編寫。經過相聲演員們不斷加工,作品中戲曲、曲藝藝人被迫改行和從事的行業很多。京劇花臉前輩金少山、何桂山、劉鴻聲、孫菊仙、李吉瑞、瑞德寶、陳德霖、龔雲甫、蓮花落老藝人抓髻趙;河北梆子前輩演員小香水(女)、評劇前輩白玉霜(女)、京韻大鼓藝術家劉寶全、後入加入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李多奎、金少山、侯喜瑞等先生。

表演《八大改行》的名家有郭榮起李壽增等。而侯寶林把《八大改行》重新整理,刪除了一些脫離生活實際,單純逗笑、趣味不高的內容,突出揭示了封建統治者殘酷壓迫藝人這一主題,提高了曲目的思想性,《改行》成為侯寶林、郭啟儒合說的代表性曲目。

相聲門中有很多曲藝門類的大家,甚至是創派人,這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提到過。單說快板書,李潤傑、王鳳山、高鳳山三大派的創派人都在相聲門中學過藝。學曲藝形式的相聲段子有很多,像《數來寶》、《歪唱太平歌詞》、《學大鼓》、《武墜子》等。曲藝形式中以鼓曲在相聲中表現最多,學鼓曲好的大家有侯寶林、劉文亨、郭德綱等。而少馬爺馬志明,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在曲藝匯演中演唱全段鼓曲。

我眼中的相聲(第十二章)

李潤傑弟子張志寬與兒子“元芳”

中國相聲的歷史是一部大百科全書,相聲也將眾多的傳統藝術串聯起來,有些瀕臨失傳的曲目由於相聲而得到了傳統,無論從哪方面看,我個人認為,相聲做為百藝之首,當之無愧!

全文完。初稿於2007年10月,次稿於2008年9月。後面逐漸有微小改動,感謝朋友們的關注支持。

附前文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