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不社交,但成績超好的學霸,現在怎麼樣了?

睡不醒的困困


畢業多年後,我發現一個現象“

如果除去拼爹,拼媽,拼家的因素,成績超好的學霸,混的即使差點也比一般人強很多。”

例一:讀書時,宿舍有一個女生,剛上大學就把目標定位一定要去名校讀個研究生,她每天的任務除了上課就是自習,很少和外人打交道,而且到畢業時,連班裡都有沒有和她說過一句話的男生存在,就這樣努力奮鬥的一名非女生,四六級高分通過,商務英語高分通過,畢業時考取了南京的一所名校,研究生畢業時順利進入某國有銀行國際業務部,前兩年結婚了,對象是另一國有銀行員工,現在倆人生活美滿幸福。


例二:我認識的一名男生,學習成績不算超好,因為一直是年級第二的水平,學的理工科,每天都泡在實驗室裡,畢業的時候,突然做過夢似的要挑戰自己,應聘了某世界500強的銷售經理。可想而知,一個從來不跟別人交往的人做銷售是多麼地困難,最後發現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果斷考取了某地公務員,雖然還是不社交,但是至少公務員的工資水平在當地屬於中上水平,依然過得不錯。


看到這個現象後,你還覺得“讀書無用論”,還會覺得“學習好也沒什麼用嗎?”

對這種現象我進行過研究:

學習成績超級好的因素有兩點:一、智商高;二、勤奮。

然而有研究表明“智商高的人情商不會低,只是在後天時有沒有去培養有很大關係。”

所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群人至少都會有個中等工作,如果再打開“情商”的任督二脈,恐怕會有更大的成就。


在“讀書無用論”當道的這些年,我一直堅持告訴身邊的人,多讀點書,可能一輩子也用不到那張文憑,但萬一用到了,咱們有比啥都強!


幸福媽媽的秘密


大學裡面的確有不少同學是隻關注自己的學習,而不住於參加學校裡面那些活動的。

1.有個來自於山東的女學霸,她學習成績特別的好,基本上他的成績績點可以達到全年級,第一名的程度,基本上她的課餘時間都是在圖書館或者自習室上自習的。至於學校裡的社團、學生會,只組織他基本上是不參與的,唯一參與的是班上的一個不是很顯眼的班幹部職位。我要這個人到了大四的時候,大學整個四年的成績績點也還是在全年級排名第一位的,最終她們保研進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三年畢業以後進入了一家很知名的互聯網公司。


2.有個來自於雲南的同學,她在班上的成績也是特別好的,基本上每個學期末都能拿到獎學金,但是她也是基本上不參加學校,是學院裡面的一些活動的,甚至連班上的班幹部都不是。後來到了大四的時候,她因為成績比較好報送,本學院的研究生,也就是畢業以後,她應聘進入了雲南電信公司。

3.如果來自於廣西桂林的同學,她當時在班上的成績也是特別的好的,人也很文靜,基本上也是每一個期末可以拿到獎學金,但是她除了去圖書館以外,沒有參加什麼學校的活動,當時的時候也是保研,恩施學院的研究生畢業以後她成功應聘進入了廣西的一所高校當講師。




饕餮視聽


大學和大學不一樣,大學生和大學生不一樣,偏文專業必須搞社交,理工科必須注重專業學習。

把所有的大學,所有的大學生混為一談,如何得出準確答案?

首先是大學,越優秀的大學,社交帶來的好處越多,反之,越差的大學,社交的用處越少。

其次是專業,偏文科專業一定要學會社交,但理工科,尤其純粹理工科,社交能力是次要的,專業能力才是關鍵。

第一,人的精力有限,你不可能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

有人說,我可以一邊當學霸,一邊成為社交達人,兩不耽誤。

我認為那是自欺欺人,你把時間精力用於拓展社交圈,相對應的,你的專業能力就會差一點,不可能成為頂尖人物。

第二,大學裡的學霸,絕不是單純會考試的學生。

如果你認為,一個學生會考試拿高分,就能在大學裡當學霸,我說你錯的離譜。

大學不是中學,分數雖然有用,但能被稱為學霸的學生,必須同時具備多方面的綜合素質,比如動手能力,理論聯繫實際能力,做課題的能力,精通的語言交流能力,等等。

如果你只能在試卷上拿高分,你憑什麼在大學裡當學霸?

第三,大學裡不社交,但成績超好的學霸,肯定混得不差。

成績超好的學霸,幾乎肯定不會在本科後立刻工作,要麼讀研,要麼出國深造。

無論讀研還是深造,等於相比其他同學,已經站在更高的舞臺上,他怎麼可能混得差呢?

舉個例子。

我朋友的孩子,是個男生,高考時進了蘇大,學材料專業。蘇大是211屬於‘不上不下’的大學,距離國內一流有很大差距。

本科四年,這個學生幾乎沒有參加任何社團活動,更沒參加學生會。

不是他不能參加,實際上因為他是蘇州本地人,哪怕他想在學生會里當個職務,也不會太難。

但他沒有,悶頭學了四年,據說有很漂亮的女同學拼命追他,他也沒談戀愛。

四年裡,他的英語口語達到‘’母語‘’程度,大學裡的競賽拿了獎,參加了國外夏令營,甚至在某個準學術交流上,登臺演講。

本科畢業後,他順利出國留學,讀研讀博,他的現在,是當初他的一班同學們,無法想象。

這就是大學裡不社交,但成績超好的學霸!

大學裡的社交,有利有弊,但對於理工科學生而言,所謂的社交,真的沒有想象中重要。


99隨便


大學班上一個來自於安徽省的學霸,後來考入香港的一所好像讀研,再然後去了北京的一家公司上班.

這個同學平常上課的時候特別認真的聽課,是不是的還做下筆記,甚至有時候還問一下老師問題.沒課的時候據說也是去圖書館、教室去看書學習,然後是中午、晚上的休息時間才回宿舍.知道的這麼詳細,是因為有段時間我是班上的班幹部,要去各個宿舍,也就知道.



那時候大學宿舍的大學生生活很是墮落,基本沒課的時候都是在宿舍玩的,基本上沒有出去學習的.所以,感覺這個同學經常不在宿舍,他和宿舍的人之間有隔閡.


不過我不得不佩服這個同學的學習能力的.他當時基本上年年能拿獎學金,大四本來可以保研他放棄了,而是自己考的本校商學院研究生;計算機二級三級都考過了,英語六級也考過了;平常他還考託福雅思,並且經常再考為了刷高分數;更神的是他還修了第二專業,並且是班上很少的幾個選修第二專業並且能堅持到最後拿到學位證書的.他在本校商學院經濟學讀研究生期間,申請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研究生成功,然後就去去那邊讀書,再然後就是聽說其去了北京的一家公司.


1927年的古董先生



哈哈,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事實證明,大學時候,我是我們班學霸!哈哈😄😄


不過,並不是說學霸就會不同,反而相反,大學的學霸總是會一直處於高強度的緊張氛圍裡!

為什麼?

一,大學的學霸與高中學霸有很大差異。

上過大學的應該知道,在大學,如果你真正想學,有高中一半的勤快認真,你就成了學霸。而其它人?記得大學班上有一個人成績平平,但是大學就憑藉各方面能力,當上了店長。而,我們繼續上學!

二,有家庭背景的,大學基本上不當學霸!

反之,大學學霸絕大多數是為了掙獎學金貼補家用的,真正有點那啥的,都幹大事去了!


三,還有一類人,就是後起之秀。

大一大二不咋的,大三突然發飆,一下考研去了北大清華,中科院。這種人才厲害,突然明確人生目標,厚積薄發!


所以,不管怎麼說,大學長期的學霸,不管在哪,都一直在進步,因為生活只有自己努力才能爭取!

我是肖榮泉 LAOXIAOCC


肖榮泉


成績超好的學霸,如果不社交,要麼是專業技術型人才,要麼就是活在自己世界裡的考試型能手。

我們都知道,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社交都是需要的,社交意味著與人溝通,與人合作。

只是不同職業對社交的要求不一樣而已,有的職業隊社交要求很高,如銷售、市場、行政等等,有的職業對社交要求不高,如研發、技術、設計、生產等等。

但,所有職業都需要與人打交道,我們所有職業服務的對象還是人類,人是社會化動物,需要相互溝通和交流,於是社交是必須的職業行為,也是生活行為。

社交會給職業錦上添花。

有的學霸不僅成績號,而且對專業有較好的掌握,甚至通透。這樣的學霸,就算社交能力弱一點,職場發展都不會受太大影響。因為這樣的人可能“一個人就活出一個團隊”。

我認識的一個學霸,叫“小蝸牛”,就是這種類型的人才。“小蝸牛”在讀書時,性格偏內向,說話不多,喜歡獨來獨往,專注學習和專業。大學裡做過挑戰杯項目,獲得省級的獎項。到畢業時班裡大多人對他沒什麼印象。

畢業時,他去了一家企業做專業相關的技術工作,大學的專業項目和創新經歷使他很快融入了工作環境。不久就在工作上展露頭腳,開發出新產品,受到市場歡迎。於是成了公司紅人,各種待遇和獎勵隨之而來。

後來,有其它公司找他合作,也有人想拉他一起創業。開始上電視,做專訪。很多年不聯繫的同學和朋友也開始“攻擊”他的微信,拉他進群。自己生活上有了問題需要幫助,總會有人主動相助。如老婆生孩子,很多人都幫忙介紹最好的醫院和醫生。

“小蝸牛”並不喜歡熱鬧的生活,但他開始明白,那麼多人願意找我和幫我,並不是因為我多麼友善,而是我有價值——專業技術能力。

有的學霸,可能就會考試,專業創新和應用能力並不強,社交也不主動,溝通能力一般,這樣的人屬於考試型人才。這樣的學霸,並不能在職場順利發展。

我認識的一個學生叫“小紫荊”,他就屬於逢考必過,逢考分高的那種學生,考試能力很好。但平時也沒怎麼參加科技創新,也沒有獲得過什麼專業競賽獎項,專業技能不算突出。

畢業時找了一份與專業相關的技術工作,但發展並不順利,沒有得到上級的認可,與同時的相處並不融洽,就更不用說對外交流啦。

小紫荊原本以為的專業優勢並沒有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因為他錯把分數當技能,錯把學霸當高手。

我們社交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讓自己被更多的認可。社交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是職場中的甜品。它會為我們各項工作錦上添花。

我們要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可,除了有真實力外,還得學點社交技能。


《讓畢業後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噹噹網首發。上線十天就進入噹噹新書熱賣榜前10。

上了大學如何才能拜託平庸?如何才能讓自己變得優秀?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讓畢業後的你,感謝現在的自己》結合了大學生典型的問題和疑惑,為任何專業的大學生指明瞭讀大學的方向——打好基礎,挖掘天賦。為什麼要讀大學?從大學裡帶走什麼?如何帶走?書中一一為你揭曉。


鮑金勇


我以過來人的角度看,任何情況下,學習成績超級好,總是不會錯的。學習能力在各個崗位上都是不可或缺。所以學霸君們高薪拿著唄。關於社交和成績大學裡的有前途的下面幾種,哈哈。可以自己掂量下可以。

1,就是社交厲害,成績也是厲害的。我們班長就是屬於這種類型的。各種獎各種證書拿到手軟,各個組織的領導者。主要人家的成績也能特別好,所以說,我們很懷疑他一天的時間是不是比別人多很多。開玩笑,其實人家真的很努力呀,這樣的話以後是不會愁前途。

2.社交厲害成績不咋樣的,但遊走於社團和各個組織之間。彷彿各種關係和幹部。沒有他不認識的。還有和老師教授混的很熟。活動,比賽參加的學分拿到不少,以後可能有很廣闊的人脈。但是成績也就一般,混個及格。以後的日子,大部分這樣的過得是還可以的,因為他社交能力確實不錯,而且人脈廣。畢竟,學習成績好最後也是要在社會混的。

3.就是你說的不社交。但是成績超級好的。彷彿是遺世獨立的這種。不認識很多人,只專心學習。這種人有足夠的耐力和耐心。雖然可能不會有廣闊的人脈,但是特別適合科研,所以考研考博出國留學,所以的話前途也很好。

在大學裡面,你專注於一樣長處,同時不要落下另外一種。畢竟肯努力肯學習的人,是任何崗位的需要。


愛攝影的女神經


大學期間,搞社交、積累所謂的人脈,而忽視了自我的學業,無異於捨本逐末。而那些不善於社交、成績超好的學霸,則是把握住了大學的根本。



學業和社交是一個人不同的能力體現,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一種資本,但它們的適用面是有區別的。

社交能力屬於軟實力,只有在同平臺競爭的時候才有用。也就是說,當能力都差不多的時候,社交能力更強的人更有優勢。學業能力則不同,屬於硬實力,不僅僅能幫助你在同平臺競爭中獲得成功,而是在關鍵的時候,還能幫助你提升自己的平臺,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平臺。



比如,中北大學有個學科帶頭人,叫藥恩情,原本只是學校的一名保安。如果他把心力都放在社交上,和領導搞好關係,也許他能成為中北大學安保處的頭兒;但他沒有,他謝絕了大部分無關社交,去唸函授大學,去考研究生,最終一步步成為了中北大學的教授,學科帶頭人。這就是典型的通過學習改善了自己的發展平臺。用一個時髦的詞,這就叫“換道超車”!

當社交能力很強的人,在一樓混戰的時候。學霸們悄悄的從人群中走出,沿著樓梯,走上了二樓,那裡能看到更遠的風景。



大學班裡的那些學霸,畢業之後,出國的出國,保研的保研,雖然不能說以後都大富大貴,但他們的生活,總的來說,還是挺好的。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大學不社交,不代表人家不會社交,而是精力真的沒往這方面投入。

我的大學同學,早上七點多,就不見蹤影了,晚上十點才回寢室,和同學交流不多。但你知道人家在幹嘛嗎?在蹭課,蹭到遙感專業去了,大四就跟遙感的老師去做實驗了。要知道,這不是雙學位,是硬蹭過去的。之後讀研,讀博,留校武大。

還有一個大學同學,讀書話少,畢業跨專業考研,去了廈門大學學金融,現在幫公司搞上市,十年聚會,話多得不得了,沒話都找出話來。

不是學霸不會社交,是人家真沒功夫和你打牌、唱歌玩魔獸。


鼎鼎老師


大學不社交不代表他們不參加活動,只是他們的心思更加青睞於學業上而已。

比如那些專業性的人才,平常實驗和課題積累了一大堆,你讓他出去社交都沒有時間,因為他們有一大堆事情要做社交反而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的大學生活不豐富,反而因為專精某一件事情而終會獲得不錯的成果,比如順利保研甚至是直播,剛畢業就簽到了一個很不錯的單位,這對於他們都是很不錯的結果。

但是並不倡導大家都這樣做,學習社交兩頭抓才是重要的,學習固然重要,也要積極融入集體,去體驗一下多彩的大學生活,畢竟上一次大學光學習豈不是太浪費了呢。

因為我們畢業就面臨著職場,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社交都是需要的,他會給我們的事業錦上添花,也會讓我們開闊視野,幫助我們向對方學習,獲得更多的進步,所以如果你問我社交必要嗎?非常重要!如果你大學選擇好好學習沒有去社交,沒關係,當你進到職場時可千萬不要這樣,畢竟在未來人脈也是一筆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