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有血有肉的“常人”


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但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事业上,他穷尽毕生追求真理。爱情里,他认定所爱携手一生。

17岁时,他立下“为人类而工作”的志向。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不论前路多崎岖、多艰险,他皓首穷经、矢志不渝。他致力于革命活动,遭到反动当局驱逐。他自愿放弃国籍,变成“世界的公民”。

他一生颠沛流离,爱人却相守相依。写 《资本论》时,他的人生最为艰难。生活上极度贫困,三个孩子相继夭折。小女儿去世时,他甚至没有买小棺材的钱。

为了创作《资本论》,马克思白天在博物馆刻苦研究,晚上回家后还常常通宵达旦地写作。他经常每天工作16个小时,身体每况愈下,时常疼痛难忍,甚至写作几个钟头后,就得躺好几天。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为了《资本论》的写作,“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即使在多病的晚年,马克思仍然不断迈向新的科学领域和目标,写下数量庞大的历史学、人类学、数学等学科笔记。


《资本论》正式出版时,他已将近50岁,研究政治经济学已20多年。遭受再多苦难,马克思也从未言弃。女儿们曾多次问他:您的特点是什么?马克思回答:“目标始终如一。”

每一个卓越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人。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之路  走得并不顺利,在一段感情中你能想到的障碍,比如年龄的差距、异地相处 门不当户不对、经济基础不牢靠,全都被他们撞上了。但执着的“金牛男” 认定了燕妮,就是一辈子。“燕妮,任它物换星移天旋地转,你永远是我心中的蓝天和太阳,任世人怀着敌意对我诽谤中伤。只要你属于我,我终将使他们成为败将。”

燕妮是马克思的爱人,也是他最忠诚的战友。被迫辗转那些年,为了支持马克思的事业,燕妮连陪嫁品都当掉了。创作《资本论》时的马克思,身体每况愈下,有时只能卧床向燕妮口述文章。马克思写作时字迹很潦草,燕妮也常替他誊写手稿,她说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燕妮患上肝病,卧床不起,马克思寸步不离地照料她,结果自己也病倒了。这就是“患难见真情”的最佳写照。  


马克思一生贫困潦倒,颠沛流离。他的物质生活极端匮乏,他曾经向恩格斯写信倾诉困境:“我的妻子和小女儿都病了,因为没钱,无法请医生也无法买药,这十天以来,只能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而今天是否能够弄到这些,还是个问题。”由于生活贫困,他有三个孩子早夭,妻子也常年患病,整个家庭靠他微薄的稿费收入及好友恩格斯的接济来支撑。虽然物质上捉襟见肘,但马克思却有着丰富的精神食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