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催債視頻流出,借5千元還100萬,家門口寫紅字

近日,一段"校園貸"放款人自己錄製的上門催收債款的視頻在網上曝光,視頻中,有兩名男子暴力催債,其中一位手持長條狀的類似鋼管器械,另一名男子則飛奔踹門。

暴力催債視頻流出,借5千元還100萬,家門口寫紅字

借款人為深圳某高職院校一學生,當初由於一時昏了頭借了5000塊,現在滾雪球似的校園貸已經讓他數不清自己欠下多少債務,放貸人威脅小陳把所有的賬全部還清,有三四個像黑社會類型的人,他沒有辦法反抗。

為此,他不敢回學校,不得不找一個地方躲起來,每天膽戰心驚的過日子。

暴力催債視頻流出,借5千元還100萬,家門口寫紅字

校園貸的對象往往是高校大學生,為什麼接受高等教育的他們仍舊做出如此不明智的行為?

1、 日漸膨脹的消費慾望

雖然大部分大學生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對其行為承擔責任的能力,但是客觀上卻不得不承認,這部分群體的消費理念是不夠理性的,尤其是大學生表現出來的對新興數碼電子產品的追求以及對潮流的熱衷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能消費的範圍,因此,分期消費的出現必然會使其消費慾望不斷膨脹,最後導致無法還款的後果。

2、 借錢不還的僥倖心理

400多名在校大學生為了購買高檔手機去借"校園貸",卻在該還錢的時候聲稱"校園貸"違法而拒絕還錢。

這些大學生來自廣西、江西、貴州、湖南、湖北、四川、河南等全國多個省市地區的不同高校,最後法官甚至跨省主動上門去了解情況、主持調解,僅有三名大學生願意還款。

有不少學生在收到法院傳票後在網上發帖質疑傳票的真實性。另外,還有學生專門成立了QQ群討論"應對措施"。不少欠款的學生還存在故意不還錢的情況,並認為,國家在打擊高利貸、非法放貸,而這個"校園貸"就是非法放貸,所以,他們借的錢根本不用還。但是如果年利率在24%這個合法的範圍內,借貸行為本身並不違法。刨去利息而言,無論任何借貸,本金還是需要還的。

3、 放貸人神不見底的套路

其實除了當前與大學生日益膨脹的消費慾望有關以外,放貸人的套路也讓不經世事的大學生一步步走向魔爪,他們往往是在與大學生簽訂好合同後才告知其他具體細節,雖然是10萬的貸款,真正用到學生手裡的只有2萬而已。

暴力催債視頻流出,借5千元還100萬,家門口寫紅字

貸款進入校園,本來可以解決一些無力承擔某些費用的家庭的燃眉之急,緩解他們的經濟壓力,也可以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導向。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學生網貸平臺的增多,某些高利貸披著"校園貸"的外衣將魔爪伸向學生,利滾利產生巨大數額,讓很多學生最終無力償還,"校園貸"也逐漸演變成"校園高利貸"。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千萬別拿父母的血汗錢過度揮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