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又出事了!高周转是房企“夺命符”,下半年能指望房价降?

摘要:高周转坑惨的还是购房者

碧桂园又出事了!高周转是房企“夺命符”,下半年能指望房价降?

碧桂园又出事儿了。

当蜜姐看到群里的消息,还以为有人在发上个月的旧闻。细看,果真是又又又出事儿了。

要知道6月24日碧桂园上海的工地才出了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还不到一个月,碧桂园安阳市中华路的一处在建工地又发生了火灾。所幸,暂无人员伤亡的报道。

碧桂园又出事了!高周转是房企“夺命符”,下半年能指望房价降?

而今年1月央视报道,碧桂园可是去年勇夺22家知名大房企年度销售业绩榜首的大佬。这样一家大房企的工地却接连出事故,让动不动就得拿出6个钱包,掏空一家人买房的刚需族们如何能淡定。

而不断出来爆料的业内人士的说法,更是让人震惊。

01

高周转,房企的夺命符?

据房地产业内人士爆料,房企一拿到地,设计院就要马上干活,两天就要出图。而上个月碧桂园出事儿后,一位自称土木工程专业的房地产企业从业者晒出了截图,更正,拿地后是要求一天(通宵)出图。

这位爆料者称,一天半一层楼,甚至“主体结构一边摇晃一边浇筑上一层”……并且发了碧桂园某处工地一个月“建好”的变化图。这些消息并未在房企一方获得证实。

但碧桂园5个月开盘还嫌慢却是公开的事实。

碧桂园又出事了!高周转是房企“夺命符”,下半年能指望房价降?

上述现象,都不过是现今房企高周转的一个缩影。

不只是碧桂园,这两天绿城也被报道,要求员工坚决贯彻执行“早销,多销、快销”的策略,还要力争把不受目前限价政策影响的项目,原计划2019年供应的房源提前到今年来开盘销售。

与此同时,泰禾、旭辉等房企高周转的种种做法还在不断被报道。

房企疯狂要求高周转,从业人员也难以承压,网友戏称:“生不进恒大,死不进万科,生死不进碧桂园”。

一切疯狂的背后都有是利益的追逐。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50大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高达17985.4亿元,同比2017年同期的12874.9亿元上涨39.6%,多卖了5110亿元。

其中,杭州、重庆、苏州、北京、郑州、济南、佛山、宁波、广州、天津、武汉、成都在内的12个城市卖地超过500亿。最高的杭州卖地1485.3亿元,同比上涨99%;重庆卖地920亿元,上涨24%;苏州卖地765.9亿元,上涨20%。

一方面是房企拿地大增,而另一方面,房企想从银行拿钱却不是那么容易。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10201亿元,下降2.8%;利用外资21亿元,下降76.2%;个人按揭贷款9250亿元,下降3.6%。

通过上面两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房企在大量买地,可贷款却在大幅下降。

但龙头房企,依然在狂飙猛进。

碧桂园又出事了!高周转是房企“夺命符”,下半年能指望房价降?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138家房地产企业销售额超过50亿元,较去年增加12家;平均销售额361亿元,同比增长25.6%。1000亿以上超级阵营共7家,销售额增速为32.5%。

截止今年上半年500亿以上房企数量已达25家,400亿以上房企数量也有33家,预计全年千亿房企数量将在30家以上。

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房企的日子并不好过,而彼此的竞争、吞并,谁都想成为巨无霸,以便能获得更多利益和“大而不倒”。但生存不易,这两年别逼死的房企并不少见。高杠杆,也必然只有高周转才能继续大象走钢丝的游戏。

有专家最近出来分析,认为房企日子难过,下半年房价有望下降。对此,蜜姐可没这位专家乐观。

碧桂园又出事了!高周转是房企“夺命符”,下半年能指望房价降?

02

房企缺钱,房价会降吗?

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房企的资金紧张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去杠杆的大背景,银行的钱不好拿了,房企自己发债也不容易通过。

5月,碧桂园拟发行的一笔200亿额度的小公募债,但并未成功发债。此外,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今年拟发行一笔31亿额度的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也遭到了“中止”,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的公司债券也被“中止”……

而据Wind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到6月初,已有356只债券取消或推迟发行,计划发行规模合计2270.36亿元。

对房企来说,“坏消息”可不止这些。近期,三四线城市棚改新政策,收紧货币化安置,导致三四线城市的需求和房价双双预计降低,也难怪碧桂园等房企提出要资源要集中支持一线城市的项目。

但房企可是市场的大玩家,“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玩法可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上半年,我们已经看过不少全款优先、首付给的多的买家优先的新闻。五千万买房的只能墙角蹲等着,一千万买房的还得淋雨排队。

碧桂园又出事了!高周转是房企“夺命符”,下半年能指望房价降?

要限价,房价低了,那就收收茶水费。打击乱收费,那就拿资信证明来看房,全款来买房。一次开盘只销售两三栋,几百套房子,几千、几万人等着买,想买的人自己就会想办法给开发商送钱去。

另外一个手段,就是建大房子。某些二线城市新开盘的商品房,小户型难寻,没上一百平,都难找到几套没售出的房。

也难怪“100万人民币,10年后会贬值多少?”会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现在三四线的买房青年,可都是身家上百万的,虽然是负债上百万。

加之现在的中美问题,楼市还得为国坚挺一会儿。下半年指望房价大降,基本没戏。当然,如深圳一般,21个月房价下跌,平均降了18元,还是有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