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事故不断的地产神话

碧桂园:事故不断的地产神话

碧桂园,成立于1992年,2007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一家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涵盖建筑、装修、物业管理、酒店开发及管理、教育等行业的国内著名综合性企业集团。

2018年7月19日,碧桂园再次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并以335.7亿美元(人民币2269亿元)营收排第353位,较上年跃升114位。

但站上新高度的另一边,它也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新挑战。

碧桂园:事故不断的地产神话

一、事故频发

2018年1月,郑州碧桂园的业主发现,所定房子主体沉降,室内墙面大面积开裂,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拉出横幅维权。

2018年3月,有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数十名业主向马来西亚政府房屋仲裁庭投诉,“实际情况与碧桂园的广告不符,房屋本身存在质量问题,消防等配套设备也不齐全。”

2018年6月24日,碧桂园上海奉贤项目售楼处模架坍塌,造成1人死亡,9人受伤。

碧桂园:事故不断的地产神话

2018年7月12日,碧桂园杭州萧山项目地基裂痕,路面塌方,让紧邻项目的一栋三层小楼成了危房。

人血“流淌,地塌楼危之外,碧桂园还因一则”鸡血新闻被推到舆论风口。

2018年7月16日,网上流传碧桂园漳州御江府项目集体“喝鸡血”召开誓师大会。现场流出的图片上醒目地写着一行大字:“15天冲刺4000万,全力以赴,使命必达”。

虽然碧桂园漳州项目工作人员随即回应称,没有真的喝鸡血,只是形式而已,“喝鸡血的话,太不人性化了,而且有寄生虫,不可能喝的。”集团也火速发布了关于区域项目加强内部管控的提示,自我批评此举给企业品牌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但这紧急提示显然没能改变碧桂园的“厄运”,提示才不过10天,就又有了更严重的六安事故,以及6个生命的逝去……

2018年7月26日晚,安徽六安,碧桂园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导致6人死亡。

二、碧桂园领路人杨国强

杨国强一直视产品为生命,视服务为生命,视人才为生命,怎能不蒙圈?

想当初,他对产品的投入无上限。杨国强一方面学习麦当劳搞标准,“能统一,全部统一”,另一方面学习沃尔玛搞薄利多销,“只要每平米能赚100元,就愿意做。”

为保证质量,碧桂园所有的图纸设计、土建施工、水暖安装、风景园林全是自己搞定。除此以外,杨国强还有自己的沙场、水泥厂,就连砖头都是自己生产的,“外包无法保证质量。”

所以碧桂园的房子性价比相当高,2001年,广州碧桂园凤凰城开盘当日就创造了600套的销售神话,相当于1分钟卖1套别墅。

想当初,他对服务投入无上限。1997年,杨国强在顺德碧桂园设计了一个人工湖,可以钓鱼。刚开始一人收10块钱,后来业主投诉,“好不容易有个地方玩还收钱,”于是, 取消收费。

免费了,老大爷天天去钓,鱼越来越少,“让人钓鱼怎么不让人尽兴?”“那就去买两车鱼来,让他们钓。 ”谁知老人又投诉,“你们为什么要喂鱼,鱼都不上钩啦。”于是,杨国强第三次打电话给物管部门,“不准喂鱼”。

2003年,广州凤凰城别墅区,一张200万的发票被业主无意间丢进垃圾桶。 杨国强抽调了10名工作人员,调取社区沿线的监控视频,冒着倾盆大雨,沿路追踪到15公里外的垃圾处理厂。最终,200万发票失而复得。

想当初,他对人才的投入无上限。2013年春天,杨国强遇到了平安集团的马明哲,“你管理着平安万亿资产,有什么秘方?”,“没有什么秘方,我只是用了优秀的人,很多年薪千万的人。” 于是乎,他立马给原中建五局总经理,时任总裁莫斌涨薪水,并一口气涨到605万。此后,江湖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杨国强给人力资源总经理下了死命令,“给你30个亿,你把给我找300个人来。” 就这样,中海集团原董事朱荣斌来了,担任执行董事及联席总裁,年薪553.6万。 中建的原高管吴建斌来了,担任首席财务官,年薪619.5万。就这样,碧桂园正式拉开了“三斌”的辉煌时代。一同到来的还有1400多名职业经理人、300位博士。比如碧桂园澳洲区域总裁胡国韬,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博士,比如首席战略官于润泽博士,此前曾在世界银行工作。

2017年,杨国强更是启动海外博士招聘计划,“200位博士海外招聘,海外启用。”人才的背后是激励制度,是架构重建,是管理思维的日新月异。杨国强最得意的要算“成就共享”的激励计划,“将税后利润的20%拿出来分享。”2014年,碧桂园年终总结会,他一次性拿出2亿元发给37个区域总裁和项目总经理,平均每人500万。 同年,杨国强发动了碧桂园历史上的“十月革命”,实行“同心共享”激励机制,“员工入股项目,跟投获益,通过超额利润分红,有钱一起赚。” 自然所有人都拼了命。结果,当年碧桂园销售额暴涨至1060亿,比上年翻了两倍多。

碧桂园:事故不断的地产神话

刘森峰是江苏区域总裁,他一个项目就跟投了500万,“自己的身家全部投在里面,连房子都全部抵押了。”你说,那能不打了鸡血一样。 “我这两年在碧桂园老了很多,头发也少了很多。” “我一年瘦了15斤。”

“高管月度会议,都是按业绩排座位,要想坐前排,就得玩命干!”每晚9点多,碧桂园总部办公室灯火通明,天天如此!当然年底分红也是哗哗的,光超过2000万的就有几十个。 正因为如此,从1992年在顺德第一个项目起家开始,杨国强一路跨越,一路飞奔,短短几年就将“华南五虎”的雅居乐、合生创展和富力地产远远甩在身后。也正是得益于产品、服务、人才的支撑,杨国强通过项目高周转把速度发挥到极致,“4个月卖楼,5个月回款,6个月现金流为正。”速度一直是杨国强最引以为傲的事情。的确,那样的速度别人做不到,那样的把控别人做不到,只有他能做到。

短短3年,碧桂园的项目遍布全国100多个城市,涵括住宅、商用、旅游、度假、特色小镇等各种类型。

那么,为什么短短1年之后,碧桂园就出现180度的转弯,导致杨老板坐在火山口煎熬呢?

是萝卜快了也带泥?错!杨国强不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事情。

2014年那年冬天,首席财务官辞职,带走整个财务团队,很多项目连成本价都核算不出来,碧桂园的股价也喋喋不休,投资者关系办公室的人天天挨骂。

杨国强就是杨国强,他迅速启用全民营销,“与全国2800多家中介签订代理协议,佣金丰厚。”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短短1个月内就动员了超过20万人给碧桂园卖房子。

结果在距离年末还有2天的时候,碧桂园终于完成了年初1280亿元销售额的承诺,其中将近一半的销售是通过老业主带来的新业主。

是房地产见顶?错!代表中央意志的央企、国企还是纷纷在各地高价拿地。

没错,北上广深的房地产增速下来了,但是不少二三线城市的价格又上去了,很多地市政府不得不采取“限购、限贷、限价、限土拍、限商住改”六限的措施。

所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于在全国都有布局,尤其是二三线城市部下重兵的碧桂园来说,根本不愁房子卖不出去。

所以,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资产负债率上升带来的压力。

数据显示,碧桂园2017年度总负债9000亿,比2016年增长了一倍多,负债率高达89%,高出行业负债率近25个点。要知道,2017年碧桂园拥有的1000多个项目中,超过一半是通过并购得来的。

但是,海外发债被严控,200亿的公司债也最后夭折。

偏偏又赶上了最近10年最严厉的宏观调控。从2017年开始,我国去杠杆的序幕拉开,房地产公司的融资规模、渠道、方式收窄,杨国强蓦然感受到了压力。

不得已,杨国强只能鞭打快牛,进一步提高销售周转率,“任何部门都要围绕高周转,为高周转让路。”

2018年3月的内部会议上,他要求员工通宵完成图纸,第二天去报建,摘牌后一天内出规划图,摘牌即开工。

当然,惩罚措施也是异常严厉,“如果摘牌即开工,项目领导奖励20万元,推迟一天奖励递减1万,并相应罚款,超过40天即撤职。如果3个月内开盘,项目领导奖励20万元,超过7个月即撤职。”

企业家有雄心壮志是好的,但雄心壮志和贪得无厌往往一墙之隔;严格的纪律和制度管理也是必要的,但它和把人当作机器也是一墙之隔。

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转型,这个矛盾的解决,碧桂园这样的龙头大企业应该更好地承担起主体责任。

如何承担?简单一点说,是要从过去的快和大转变到好与强,从过去更单一地强调物质的繁荣,转到也能兼顾人文和精神的综合丰盈。

掌握着组织乃至社会运转秩序的人,都应该检讨检讨那一墙内外的自己了,也检讨检讨把他人,甚至还把自己都当作功利机器的模式是否可持续。

打鸡血,流人血,即便可以成就大企业,也总大得有些不是滋味。

何况,它其实很难一直这样大下去。

期待碧桂园的彻底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能够从根本上多一些检讨和修正,让悲剧不再发生,也为如何建设更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好企业贡献新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