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四年創業年入數百萬,成功祕籍竟是不斷對抗城管……

去年底,休假。我抽出時間,開車十幾公里,拜訪了一個老朋友。

他大學比我低一個年級,但2014年大學畢業時已經在某二線城市開了人生的第二個公司(第一個公司由於經驗不足,低價賣給了合夥人)。

他的公司目前有11個員工,發展還不錯,利用各種媒體包裝宣傳,在所在市場有一定的影響力。後來,把自己也弄上了電視,經常參加各種創業活動,成為一種成功的範本。

大學畢業四年創業年入數百萬,成功秘籍竟是不斷對抗城管……

我一進他公司,他就徑直把我領到公司的小型會議室,一張橢圓形的會議桌,不大,但足夠把自已的思想傳達到每個公司員工身上。會議室牆壁上掛著一投影儀,旁邊還放在一張小黑板,黑板上一角留有兩三個字符,下面擱著一支打開的彩筆。

我拉出一張椅子隨身坐了下來,老朋友隔著桌角坐在我斜對面,面對著面,他戴著一副眼鏡,裡面穿著襯衣,外面套了件小西裝,看上去無不有一種領導範。

我環顧了會議室四周,透過窗戶眺望了遠方,幢幢高樓,鱗次櫛比,縱能掠盡三峽廣場商圈的繁華。對於此次拜訪,我無空手而來,為了取經,也是為了提高自身。

我坐下來就和他討論創業的事,開場就拋出了一個敏感的問題,問他公司有多少個股東?他沒有思索,回答很乾脆,6個。我沒歇氣,接著問,每個股東出資多少?每人30萬。你佔了多少股?你對公司有絕對控制權麼?他沒有直接回答在公司的佔股比例,只擔承自己是最大的股東。

我說,你的股東對你的經營方式和策略有影響麼?他聽後疑問地望著我,我換了方式問他,股東對你的干涉大麼,畢竟他們都出了錢?干涉肯定是有的,但我會按照我的想法去做。

大學畢業四年創業年入數百萬,成功秘籍竟是不斷對抗城管……

我說不錯,他問我,你的網站還在做麼?我回答說沒有了,精力不允許。老朋友提出了他的想法,還說要打造一個他們公司的APP,可以整合旅遊、美食……我說你是外包出去?還是自己打造?他說他要招聘軟件架構師,美工等等,如果優秀,甚至可以開出8000元的月薪。

老朋友說話時語氣很肯定,可以看出他對自己規劃的商業版圖志在必得,很有信心。說完,老朋友扶了扶眼鏡,又望著我,對我嘆道,當初邀請你和我一起幹,你又不願意。我呵呵道,我記得2013年臨近夏天的時候,你在學校外的公交車站上,拍著我的肩膀叫我和你一起去浙江考察項目。

他質問我,難道你覺得我當時在開玩笑,不相信我會去浙江?我說沒有,我當時就覺得你肯定會在這方面成功的,結果事實顯而易見。

稍後,他說到他如今公司年收入數百萬,短短四年創業成功的法寶,就是不斷地和城管和警察打交道,不下二、三十次。

我愕然,問他,你經常與別人發生糾紛?他說不是,由於公司需要,有時會在街邊擺一些展臺,也經常會遭到城管的追趕,叫我們把展臺撤了,我們旁邊的那些擺攤的,經常被追的無處可藏。

我問,那你們遇到城管了也走麼?他突然揚高了音調,說了一個“不”字,異常刺耳。

我們每次遇到城管,我們都不走,我們會理直氣壯地告訴那些執法人員,我們是創業,我們是一群有理想的年輕人在創業。

如果城管要強制執法,我們一群人就拿出手機,錄像,拍照,然後大聲告訴對方,我們要把這一切發到網上,通過微博,微信把這事捅出去,另外還會打電話報警。警/察來了後,一撮合,這種事就不了了之了,我們的展臺就繼續存活在那裡。

旁邊的商販們看到我們不撤,他們也就不撤。說完,老朋友長吁一口氣,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顯得些許得意,似乎這一切反覆上演多次,且每次都這樣成功化解。

我聽後,反倒有些憤慨,抑在胸中。內心深問,為何影響市容市貌,亂擺攤設點的理虧方能如此理直氣壯?

從大的方面講,這豈不是藐視法律法規,哪怕逾越和踐踏的僅僅是一種規章,或一種制度,也同樣致使一些規定形同虛設。

大學畢業四年創業年入數百萬,成功秘籍竟是不斷對抗城管……

同樣,作為具有大學教育素養的人,明知錯誤,卻毅然帶頭違反。可想按規辦事的理想狀態,依然遙不可及。

此外,隨意撥打報警電話,對警用資源也是種大大浪費,也是一種對警務工作者的褻瀆。我聯想到,近段時間,國家加強了執法部門的執法規範,但根源並未有效解決,一個理論上具有高素質的人都可以理直氣壯地違反各種規章制度,何況其他。

當然,飯是一口一口吃,路是一步一步走,一段歷史,不是靠那麼一年,兩年就能劇終,也不是靠一代,兩代人就能演完。

說到底,國家發展的根基是國民素質的提高,而這一切,都顯得如此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