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下手这么重,居然还是亲爷爷,隔代养育中如何避免孩子受伤

01

前两天看到一新闻视频,一位爷爷在超市扇孙女耳光致其流鼻血,这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被打得哇哇大哭,鼻血流了满地,超市一位工作人员帮她擦鼻血,这个爷爷再次走上前去狠狠给了她一耳光,女孩哭得更厉害了…为什么开打?只因为这个爷爷想快点离开超市,孙女不想离开,哭闹。这个视频发到网上以后,很多人都怒了。即便是陌生人都很难对孩子下这么重的手,居然还是亲爷爷?

对孩子下手这么重,居然还是亲爷爷,隔代养育中如何避免孩子受伤

2018年3月28日,网上疯传数段一名50多岁女子超市内殴打女童的视频。网友称,事发地点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站前路某超市,事发原因为上幼儿园途中女童要求奶奶买3个戒指糖,但奶奶只肯买两个,女童由此闹情绪不肯上学,于是便有了视频中的一幕。打人视频上网后,这个奶奶被人肉搜索,导致压力很大,两天没有吃饭。

有次去南京出差,在马路对面看到一对爷爷奶奶接孙子孙女放学,他们手上还拿着好多东西,他们停下来整理物品,小男孩跑到马路上又立马跑回大人身边,这时那个爷爷抓起小男孩就打,我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那边就打开来了,我还以为打个一两下他就会停手,没想到打了好一会,感觉到孩子再求饶,还没停手,旁边的奶奶面无表情的看着,小女孩站在旁边一动不动,终于打完了,孩子默默地跟着他们走了。为什么打孩子?是怕他跑到马路上被车撞而发生事故吧。

这样的爷爷奶奶在家里是否也这样“管教”孩子,一旦不听话就狠狠地打?我想会的,而且在家,更私密,没人看没人管。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老人带孩子对孩子还是爱护有加,

前面那个事例中的爷爷打孙女的事件遭遇到媒体的放大,公安局的管制,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他会有所忌惮,会知道暴力对待孩子是不对的,虽然没办法保证他下次就不再对孩子暴力了,后面事例中的爷爷则完全看不到自己暴力行为对孩子的伤害,反而会认为,“你看,为了教育孩子,我花费了多大的力气,而且家人也是认可我的教育方式的,“这样的暴力会一直进行下去。

02

是教育还是发泄?

当我们都在谴责那些暴力长辈的时候,其实现实中还存在着一大批孩子,在受着不亚于此的虐待,但却没人替他们说话,没人保护他们,像我上次去南京看到的情形,那个爷爷怕孙子跑到马路上被车撞而发生事故,这种虐待行为都打着一个很好听的口号“教育”,“都是为你好”。当孩子被打,就只能哭,求助,而没办法躲过暴力行为。哪怕是十几岁的大孩子,都有可能被打死,何况是幼儿。周围的人,一般都会避嫌,觉得那是家长在教育孩子,不应该插手。自家的孩子,总不至于下手太重。

上面例子中起因都只因一点小事,就导致老人对孩子大打出手,

打孩子只能说明:

1、无能,没有别的更好的教育方法,也不愿意花心思去学习。

2、像一个孩子一样,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3、因为自己生活得不顺心,用孩子发泄,还给自己洗脑说自己在“教育”。

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自己懒得学,又不愿意动脑子,只想着打一顿让他害怕下次就不敢了,自己也解气,更何况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的老人,而很多老人的情绪管理不佳,又有打骂的成长经验,人在紧急情况下,往往会用“熟悉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正确的”方法。

当孩子不听话哭闹的时候,老人的“痛苦记忆”被这个“似曾相识”的场景激活了,一旦进到这样的场景里,潜意识调动的不止是情绪,还有行为,甚至生理反应——血压可能升高、心跳加速,肌肉紧绷……

对孩子下手这么重,居然还是亲爷爷,隔代养育中如何避免孩子受伤

03

当我们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养育时,如何防范隔代养育中孩子被伤害?

根据老人的品性做选择

《城南旧事》中的宋妈,将自己的一对儿女托付给自己的赌徒丈夫自己出来赚钱养孩子,结果4年不到的时间,儿子死,女儿被卖,如果不是好心的侄子透漏,她会被一直蒙在鼓里。

当我们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照顾,不能只被血缘蒙蔽了双眼,老人的品性很重要,不然,能可辛苦一点自己带或花钱请人带。

关心老人的情绪,关注老人的需求

老人的情绪好,对待孩子也会更有耐心,说几句关心的话,他们就能感受到温暖

尽量不要溺爱孩子

平时有多溺爱,管教起来难度就有多大,管教起来难度大,老人通过打来处理的可能性也就增加。

不要让老人照顾好多个孩子

我之前做特教时,有一个发育落后学生的妈妈告诉我,孩子平时是老人带,老人要种地,还要照顾3个孩子,我爸妈照顾我弟弟的女儿,都会感觉忙不过来,还好有我姐帮忙要好很多。老人照顾那么多孩子,孩子不听话,老人没精力也没能力去照顾孩子的感受,打是最简单有效的便捷方法。

不要让老人承受太大的压力

养育孩子这件事是种甜蜜的负担,虽然甜蜜,但改变不了负担的本质。老人精力和体力都没办法跟上孩子的节奏,再加上需要时刻确保孩子的安全,老人的压力非常大。有些老人对孩子过度照顾,不仅仅是娇惯,也是担心如果孩子磕到碰到,孩子父母会责怪,或者老人自己会内疚。之前我大姐很想把孩子托付给我爸妈,我爸妈怕孩子出意外无法对姐姐姐夫交代,我二姐的儿子有次在我爸妈那里玩差点溺水,还好二姐夫救得及时。我们家孩子我在家,公公婆婆照顾孩子的压力就小很多,不用时刻担心万一孩子出事不好和儿子媳妇交代。

教育孩子的事父母自己担

我们家孩子主要是公婆照顾,不过我陪伴孩子的时间也不少,会带他一起出去玩,会和他一起看书,英语启蒙学英文儿歌,孩子的情绪问题也多是我在处理,老人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比如我们孩子哭闹时老人容易发脾气,而发脾气也解决不了问题,而我会去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情绪平和,对症下药,孩子的情绪很快被我安抚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