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举牌海立能否效仿当年宝能举牌万科?

提起格力举牌海立,相信许多经历过“宝万之争”的吃瓜群众第一想到的就是当年宝能野蛮入侵 万科(000002)。举牌方同为资本市场鼎鼎有名的大佬,反观宝能举牌后万科的股价从16元左右一路涨到最高42元,即使宝能有一定的融资成本也可谓赚的盆满钵满。而如今格力同样大手笔举牌海立也不禁令投资者浮想联翩...

鉴于此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海立能不能效仿当年万科的走势,当然这里所有的分析都还只是猜测,虽然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有相似的地方,我们这里且来分析一下:

格力举牌海立能否效仿当年宝能举牌万科?

举牌的目的:当年宝能举牌万科的目的是什么,现在仍然没有人能说的清楚,宝能给的解释是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肯定,这种话就像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一样。基本没有意义。其实当年很多人猜测宝能系入侵万科其目的就是为了争夺其控股权,不然为何会耗费几百亿去入股一家与自身业务毫无关联的房地产公司,而且派董事入驻万科管理层?不过令姚员外没想到的是随着王石的出走、董明珠痛批“野蛮人”,社会舆论一边倒的倾向万科管理层,认为宝能的资本举牌是破坏企业文化,破坏实业企业。随后深圳地铁出手,接手恒大手中万科股份,正式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宝万之争才正式告一段落。值得一提的是恒大转让手中万科股份时浮亏逾70亿元。

至于为什么把如今格力举牌海立与当年宝万之争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如今身份转换,董小姐变成了当年自己口中的“野蛮人”

不过与姚员外不同的是,董明珠举牌的海立股份是与格力电器有业务关联的企业,两者利益相关,因此格力的举牌被很多人看做是利好,反倒是态度反复的海立大股东上海电气受到大多数人的指责。本来是要转让控股权的,在格力举牌之后不仅收回决议,还推出独家定增的方案扩大股权,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其实我相信格力也好,上海电气也好,目前对海立股权的争夺很有可能是对空调压缩机的争夺,格力自身的空调压缩机产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需要向海立采购几百万台压缩机。这每年几百万台的稳定供应对格力来说很重要。在大股东上海电气推出股权转让方案之后,假设格力不是受让方而是同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那么必然会加重格力的危机感,那么举牌加重话语权也就成为了格力的无奈之举。反观上海电气的想法,上海电气最初意向的受让方并不是格力,如今遭遇格力举牌,那么上海电气无论是基于对海立的控股还是对受让方的交代都不能无动于衷 。而且格力在举牌之后的声明也表示不排除进一步增持的可能,因此海立针对上海电气的10亿定增方案也就不期而出。

格力举牌海立能否效仿当年宝能举牌万科?

其实大家普遍都在关注格力和上海电气,其实都忽略了重要的一方,就是上海电气最初股权的受让方,猜测是海尔。那么围绕海立的争夺就是格力和海尔围绕空调压缩机供应的争夺。那么8月4日的定增议案就是关键,假设格力投了反对票,那么就是真真实实的想不惜控股海立以保证压缩机的供应,假设投了赞成票,其实也不用意外,两者都是国企,有可能是私下已经达成协议,即格力不用控股权也能得到压缩机的供应,每年几百万台压缩机就是几百万台空调,利润不小,不给格力相关的保证恐怕是不行的。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也是最有可能的结果,毕竟大家都懂得,国企向来都是很“默契”的。

对于我们散户来讲,持有海立股票的我觉得大家不妨持股观望,毕竟这股有故事,在弱市里最看重的就是故事,外面地雷多,海立上市28年有稳定业务,如今格力入股,犹如定海神针。现在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格力和上海电气接下来的态度,我们可以持续关注

当然,以上纯粹都是个人看法,给大家看看,没有任何指导大家买入还是卖出的意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大家都能股市长虹,天天赚钱,家庭美满

格力举牌海立能否效仿当年宝能举牌万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