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說起三國風雲,魏蜀吳三國中尤以“曹操”勢力最大,但也處境最危險;“曹操”為人不拘小節,儘管世人多稱之為“漢賊”,但他仍舊慨然征戰四方。危險從沒離開過“曹操”左右,因此他也是最需要“保鏢”的君主;應運而生的“典韋”勇猛過人,但與張繡一戰中還是難逃戰死沙場的命運,為曹操當“保鏢”這個重擔就落在了另一個人的肩上——許褚。

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許褚”之勇不亞於當年的典韋,早年還曾與呂布、典韋、馬超等當世名將對陣,未曾一敗;但唯獨遇到了“張飛”,許褚卻落了個兩次慘敗。第一次還要追溯到“赤壁之戰”,當時曹操大敗,落荒而逃之際是“許褚”騎著無鞍之馬與張飛交手,再加上張遼、徐晃三人同戰張飛,這才保住“曹操”一條性命;這次“許褚”雖敗於張飛,但並不能說“許褚”武力不如張飛,一則事態緊急,二者本意不在徵殺。

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但“許褚”第二次碰到張飛,敗的就有點窩囊了,事情發生在“漢中之戰”。劉備意在“漢中”已是禿子頭上的蝨子,因此曹操也幾乎派出了自己所有的骨幹力量,“許褚”就是其中之一;蜀漢劫糧的消息其實曹操早已知曉,派誰去抵擋就成了最大的問題。“糧草”乃是軍中命脈,非勇將不可為;此時“許褚”主動請纓,曹操知其勇力,慨然應允。此時的“許褚”早已躋身三國名將之列,威名赫赫,世人敬仰,志得意滿之下難免目中無人;外加押糧官的一番吹捧,“許褚”便開懷暢飲,喝了個酩酊大醉。

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不巧的是,來劫糧的也是一員猛將——蜀漢張飛;若論威名,兩人旗鼓相當,若論真實實力,此時的“許褚”明顯吃虧,醉眼朦朧之下又怎能抵擋素以“威猛”著稱的張三爺?結果落了個“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的下場,好在眾人保護,許褚這才撿了條命。再等“許褚”面見曹操請罪,曹操非但沒有問罪,反令醫者給許褚治傷;這裡雖反映出曹操對“許褚”的重視,但也基本結束了“許褚”的沙場生涯。

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從此之後,一代猛將“許褚”幾乎沒有出現在沙場中。之後再出場則是“擒拿曹植”,還有一次曹丕征討東吳,“許褚”隨軍,但並沒有出現在戰場上。那麼問題就來了,就因為“許褚”被張飛打敗,曹操便將他拋棄了嗎?依照“許褚”的火爆脾氣,兩次敗於張飛,怎麼不再來第三次報仇呢?還是“許褚”想報仇,曹操再也不給他戴罪立功的機會?

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許褚”不找張飛報仇,還真的是“曹操”不許,但絕不是拋棄。第一點,“曹操”一生征戰,時時面臨生命危險,尤其當年與張繡一戰,曹操雖逃得性命卻狼狽不堪,況且還損失了愛將“典韋”和長子“曹昂”;曹操從此留下了心理陰影是肯定的,同時也讓他意識到身邊有一個像“典韋”一樣的勇士保護是多麼的重要。

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因此在魏黃初五年秋八月,曹操很詳細的安排了帳下將領的任務,而“許褚”負責的就是中軍護衛,同時兼任“宿衛軍”統領;這一職務說白了就是專門保護“曹操”的,而且“宿衛軍”是離曹操最近的“親兵”部隊,許褚成了曹操的“私人保鏢”。曹操其實很不願意“許褚”上戰場,曾多次當眾贊其為“吾之樊噲!”也由此可證,曹操已經對“許褚”產生了依賴感,換言之,沒有“許褚”在身邊,曹操就會覺得沒有安全感。

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其二,“漢中之戰”後三國局勢大變,世人的目光也轉移到了關羽身上;關羽率先舉起北伐大旗,發動了“襄樊之戰”。這一戰初期,關羽勢如破竹,逼得曹操連“遷都”的想法都有了;只可惜關羽最終失敗,被東吳擒殺。此戰“曹操”主要以“守”為主,自己則坐鎮指揮;既然曹操沒有出征,那麼作為隨身侍衛的“許褚”自然也沒出現在戰場上。

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就在“關羽”死後不久,曹操也隨之而去。俱《三國志》記載,曹操的死對“許褚”打擊很大,甚至哭的吐血;世人皆知,吐血則意味著元氣大傷,元氣已傷的“許褚”想要再沙場征戰,恐怕一朝半日難以實現。這還只是一方面,蜀漢為給關羽報仇,劉備聯合“張飛”率傾國之兵討伐東吳,可“張飛”卻落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張飛”一死,許褚即便想報仇也再無機會。

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最重要的一點,此時三國猛將相繼凋零,“許褚”也不再是當年馳騁沙場的精壯,而是已經變成了白髮老將;在三國中後期,魏蜀吳三國未亡的老將已是為數不多,這些人都稱得上是本國往日輝煌的象徵,“許褚”自然也成了曹魏軍中的一面“象徵性”的大旗。年老的“許褚”如果再上沙場,一旦有閃失肯定會影響全軍;這點新繼位的“曹丕”心知肚明。

張飛的一槍使許褚再沒上過戰場,並非他不想報仇,而是曹操不同意

因此“曹丕”也不允許許褚再上沙場,而是名義上讓他繼續統領“宿衛軍”來保護自己的安全;正是“曹丕”的好心,許褚也成為了三國中為數不多,得以壽終正寢的猛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