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張飛,鄧艾,姜維,李商隱……一條古道的千秋往事

諸葛亮,張飛,鄧艾,姜維,李商隱……一條古道的千秋往事

一座簡陋的驛站及時雨一樣出現在山腳下,這對那些騎著毛驢或是邁著雙腿行走在古道上的旅人而言,他們該從心裡長長地籲一口氣了:終於又可以停留下來休息一會兒或者是住上一宿了。

在現代交通工具進入中國之前,這種提供食宿服務的驛站曾經遍佈於每一條重要的古道。地處廣元以北90裡的籌筆驛,就是星羅棋佈的驛站中的一個。籌名驛又名朝天驛,其得名的由來,據說是因為當年蜀漢丞相諸葛亮曾在此駐軍,籌劃北伐大計。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600餘年後的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深秋,風塵僕僕的大詩人李商隱行經籌筆驛。這是他結束了任職於梓州(今梓潼)返回長安的必經之地。面對古老的籌名驛,李商隱心潮起伏,三國時英雄征戰的往事歷歷在目,諸葛亮昔年北伐的遺蹟隱隱可尋。為此,他寫下了一首著名的詩,詩題就以《籌名驛》為題: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諸葛亮,張飛,鄧艾,姜維,李商隱……一條古道的千秋往事

把它翻譯成白話,大意是:山間的猿鳥似乎也驚畏諸葛丞相的軍令,風雲常常護著他軍壘的柵欄。但諸葛亮徒然在這裡揮筆運籌劃算,後主劉禪最終卻乘坐郵車去投降了。孔明真不愧有管仲和樂毅的才幹,可關公張飛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瀾?往年我經過錦城時進謁了武侯祠,曾經吟誦《梁父吟》為他深感遺憾。

籌筆驛是蜀道上最著名的驛站之一,它既親歷了諸葛亮過人的籌謀,也見證了李商隱憑弔的傷感。事實上,漫長曲折的蜀道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大歷史,它曾經和四川的若干重要事件糾纏在一起。因為有了這些歷史往事,這條古老的驛道變得博大了,豐富了。

古代進出四川的方法只有兩種,一條是水道,那就是通過長江三峽順江而下或溯流而上;一條是陸路,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蜀道。

諸葛亮,張飛,鄧艾,姜維,李商隱……一條古道的千秋往事

我們通常所說的蜀道,廣義上應包括三條古老道路,即金牛道、陰平道和米倉道。這三條古道中,最重要的是金牛道,也就是劍門蜀道。至於陰平道和米倉道,它們所處地形更加險惡,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地位遠次於劍門蜀道。因此,狹義上的蜀道也就是指劍門蜀道。

這條溝通川陝的古老道路,南起梓潼石牛鋪,北到廣元棋盤關,全長150公里。廣元至劍閣一帶的山峰,由於流水長年的浸蝕切割,形成了峰脊高聳的山嶺,其中最著名的是劍門山,又稱大劍山,有72座如同利劍般插向藍天的險峰。峭壁中間斷裂的地方,兩山相峙如門,故稱“劍門”。三國時,諸葛亮在劍門依崖砌石建關,也就是今天劍門關的由來。同時,諸葛亮還在大小劍山之間架築起一條險要的閣道,劍閣也因此得名。

劍門關歷來有天下雄關的稱譽。這座關城彷彿是上蒼的傑作:一座座綿延起伏的礫岩山峰寸草不生,故有劍門無寸土之說。這些寸草不生的堅硬礫岩排列在一起,獨獨中間留了一條狹窄的通道,看上去就像一座天然的城池。這勝似於銅牆鐵壁的山峰,它把自秦嶺而來的群山萬壑都一一斬斷了,也讓那些企圖南下成都平原的外來勢力望而生畏。

諸葛亮,張飛,鄧艾,姜維,李商隱……一條古道的千秋往事

劍門關關口的巖壁間,“第一關”和“天下雄關”的石碑昭示著這座關隘的不同尋常。自古以來,它就是出入四川的咽喉,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俗語說:打下劍門關,猶如得四川。縱觀歷史,所有打算割據四川的軍事力量,沒有一個不先攻下這個天險,然後以此為江山的北界,將四川與中原地區分割開。從三國時諸葛亮建關駐軍伊始,劍門關就是一個異常雄險的古戰場。

三國末期,魏軍伐蜀時,姜維以只相當於鍾會等人五分之一的人馬扼守劍門關,將幾十萬魏軍擋在了關城之外。鄧艾只得冒險另避蹊徑,迂迴摩天嶺,從平武一線通過陰平小道,繞過了劍門關,才得以進入成都平原。1935年,紅四方面軍從大巴山長征路經此地時,在李先念的指揮下,曾以奇襲的方式從後關門攻克劍門關。

由於年代久遠,劍門蜀道的許多地段都已經荒廢,成了一個歷史名詞。但在劍閣境內,還有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段古道,那就是翠雲廓。這個詩意的名字,源於那綿延三百里的古老柏樹。

以劍閣為中心,西南至梓潼,東北到昭化,東南接閬中,蜿蜒300餘里的3條古道,兩旁全都是年代久遠的柏樹。這不僅是四川的奇蹟,即便走遍天下,也難以找到第二處。經過歷朝歷代的兵火戰亂,刀砍斧鋸,翠雲廓上的柏樹至今還有8000多株。這些柏樹,大的需要8個人才能合抱。

諸葛亮,張飛,鄧艾,姜維,李商隱……一條古道的千秋往事

關於翠雲郭的由來,或者說是在這條古道上種植柏樹究竟始於何時,民間流傳較廣的說法是張飛任巴西太守時曾下令大面積地沿著古道植樹,因此,翠雲廓上的柏樹又被人叫做“張飛柏”。

經過考證,現存翠雲廓上的柏樹,大多是16世紀初期,由劍州知州李壁下令所植。李壁在任期間,對已經顯出破敗跡象的蜀漢時期的劍門驛道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這條全由青石板鋪成,寬度至今可容汽車通過的路,便是李壁的功跡。為了紀念李壁,後人在古道旁為他修建了一座寺廟,而更廣泛的紀念則是無言的歷史和易感的人心。

夕陽西下,倦鳥歸林,一陣陣晚來的微風掠過了翠雲廓,千百棵無言的柏樹發出了輕微的聲響,昔人已去,古柏常青,而天地依舊是一片蒼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