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售將成爲房地產新槓桿

在房地產市場上存在著一個反映住房出租與出售之間緊密聯繫的名詞,我們稱之為租售比,那麼租售比到底有什麼意義,對住房市場到底有什麼影響呢?跟著聊宅小編一起學習新知識吧。

什麼是租售比?

租售比簡言之即是房屋租金與售價的比例,具體指的是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月租金與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房價之間的比值。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就是:租售比=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月租金/每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房價= 月租金/房價。

租售比存在的意義在於,通過對一個區域的房屋租售比的對比計算,可以看出租金與房價之間的矛盾,進而判斷該區域的樓市發展是否合理,健康,正確的為市場的運行作出良好的判斷並採取相對應的市場政策。

租售比的數據意義?

那麼,租售比既然作為一個比例數據存在,什麼樣的租售比才是合理的呢?

國際上通用的租售比標準為,合理的租售比應該在1:200到1:300之間。

這個比例意味著,比起一次性的把房子賣掉的話,如果把房子用於出租,在200——300個月內把房款收回來是正常合理且划算的一件事。

如果租售比高於1:300,即需要花費300個月以上才能收回房屋成本的話,說明該房產的投資價值是不夠的。

如果租售比低於1:200,則說明租房可以用少於200個月的時間收回房屋成本,說明此時的樓市是一路看好的,租金回報率也是挺高的,適合投資和買房。

但是,矛盾雙方是相輔相成的,租售比過高,雖然反應了市場的看好,但容易導致投資投機行為的蔓延,租售比越高,說明市場中的投資需求越大,租售比過低,又是房產泡沫的表現。

租售比無論是高於1∶200還是低於1∶300,都意味著,市場中出現了不理性的可能擾亂市場正常運行的因素的存在,可能孕育著一些潛藏的危機。只有在合理的區間內,在1:200到1:300之間,對購房者,租房者,炒房者都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更是保持市場穩定,房價穩定的正常數據。

是什麼在影響租售比?

從公式中,我們看到的是租金和房價對租售比的影響,實際在調查統計的過程中,租售比的影響因素還是很多的,具體有以下3個:

1、住房貸款政策

貸款政策包括貸款利率,首付比例,首套房和二套房、自住和非自住購房的不同政策等方面,貸款政策對租售比的影響表現在,貸款政策放鬆,投資客和炒房客的數量就會加劇上升,租售比就會提高,相反,貸款政策緊縮,意味著樓市暫時進入冷靜期,租售比也會隨之降低。

2、住房優惠和扶持政策

隨著國家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才開始湧入城市,各級政府也為了引人才落戶,紛紛推出首套房購房優惠和扶持政策,在首套房稅費和貸款利率上給予絕對的優惠,而且還推出了大批的公租房,廉租房,經適房等社會保障性住房。至此,導致的結果是,購房者增多,租房者數量相對減少,直接導致了租售比的降低。當然,如果政府在一定時期內出臺的是相反的政策,那麼,租售比同樣會適時的反應市場的變化。

3、土地政策

人口增多,城市發展步伐加快,全國各地都在轟轟烈烈搞樓市,政府也在土地供應上,加緊調控,一段時期內,放出的土地少,或者是大批量放出土地競拍信息,都會對開發商的囤地,蓋樓和售樓行為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進而影響購房和租房市場的變化,租售比也會在這段時間內,產生很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