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到來,商丘火力全開、高溫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車常見誤區,你知道多少?

伏天到来,商丘火力全开、高温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车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

伏天到来,商丘火力全开、高温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车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

徘徊在35℃左右的高溫、

藍天白雲晚霞輪番出場,

最近的商丘天就是如此單曲循環。

天熱已經讓人不想說話……

伏天到来,商丘火力全开、高温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车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

昨天入伏首日,

商丘就和高溫來了個親密接觸。

接下來,

這種“烤”驗將成為日常。

未來幾天天氣複製粘貼,

一樣的晴好。

伏天到来,商丘火力全开、高温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车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

藍天白雲繼續,

高溫聯播也在繼續。

伏天到来,商丘火力全开、高温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车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

炎熱的天氣既讓人覺得不舒服,

連電動汽車也要出來搞點事,

高溫季節總是事故發生的高頻期。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下

電動汽車夏季高溫使用指南

希望對各位新能源汽車主有所幫助。

伏天到来,商丘火力全开、高温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车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伏天到来,商丘火力全开、高温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车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

純電動汽車夏季使用注意事項

1.注意車輛電池組的溫度及冷卻系統

夏季開車需要注意電池的風冷或水冷系統,如冷卻系統故障燈亮起,應儘快到維修點檢測修理。充電時電池最高溫為55攝氏度。

如出現高溫極端環境,應避免進行車輛充電,待電池溫度降為正常水平再進行。車輛行駛中若溫度超過55攝氏度,應馬上尋找安全的路面停車,熄火(斷電),電話諮詢車輛售後服務再進行處理。

2.平穩駕駛、避免激烈操駕

行車時要避免長時間時間頻繁變速行駛。雖然市面上大部分電動汽車裝配有電能回收功能,但行駛過程中急加速或急剎車都是一次對電池的“猛充電”和“猛放電”過程,對電池造成衝擊。為了提高電池壽命,建議車主日常駕駛儘量平穩、均速。

3.避免車輛在低電量狀態下長時間停放

剩餘電量在20%以下時,需及時對車輛進行充電,不建議車輛長時間或連續停放超過3天。電池最佳狀態是電量保持50%以上,此時電池組的自放電率會較低,長時間停放也不會對電池的維護和耐用性造成大的損傷。如出差或旅行,長時間不使用車輛時,最好的辦法是在離開前把電池充滿。

夏季電動汽車常見使用誤區

誤區一:高溫會讓電動汽車自燃

一說到電動汽車自燃,就會聯想到是因為電池。因為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電池內部溫度不斷升高或者單體電池之間溫度不均勻,就會有過熱燃燒、爆炸的風險。

伏天到来,商丘火力全开、高温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车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

不過電池的這種特性汽車製造商也知道,他們選擇給電池一個冷卻系統和熱管理系統(BMS)。現在在售的大多數電動汽車(老年代步車除外)都擁有自己的冷卻系統或者熱管理系統,所以電池過熱自燃的發生概率並不大。

更多的電動汽車自燃事故是由於線路老化、短路造成的。而線路老化、短路和夏季高溫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誤區二:每天充電會加速電池減壽

夏季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不會像冬季那樣“掉”得那麼快,每天電池的電量會有剩餘,可是每天充電會不會加速電池老化?

伏天到来,商丘火力全开、高温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车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

電池的壽命主要是看電池的充放電循環次數。電池經受一次充電(電量從0到100%)和放電(電量從100%到0),稱為一次循環。電池的充放電循環次數與放電深度、溫度、充放電制式等息息相關。每天都充電跟壽命衰減沒有直接關係。只是儘量不要將車輛電量用盡後再充電即可。

誤區三:下雨天不能給車充電

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理解的誤區了,說下雨天不能給車充電的無非就是怕雨天充電線路短路。

先從充電樁來說,正規的充電樁防水性是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另外從電動汽車本身來說,充電口的設計大多采用無電設計,充電口附近的材料也採用絕緣體。

所以一般的下雨天,給電動汽車充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走出常見的夏季電動汽車用車的誤區,為了你的用車安全,再附送幾條指導信息,希望各位車主及司機們的出行一切平安。

伏天到来,商丘火力全开、高温常在!夏季新能源汽车常见误区,你知道多少?

1、儘量使用正規廠家的充電樁對車輛進行充電;

2、使用飛線充電的時候,儘量與牆端插座直接相連;

3、夏季高溫用車後可以選擇地下車庫進行充電;

4、雷暴雨天氣狀況下儘量不要戶外充電;

5、電動汽車的電池不要過充過放,應該淺充淺放,及時充電;

6、夏季用車應該緩加速起步,避免急加速、急減速等激烈駕駛方式;

7、計劃出行,儘量減少車輛載重提高車輛的續航里程;

8、日常注意檢查車輪、胎壓及制動裝置,定期進行保養,確保行車安全。

最後再囉嗦幾句

高溫天氣出門

一定注意防暑!

特別是戶外工作者

要保證睡眠、多喝水。

請擴散提醒所有商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