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文 | 阿桂

“我想拍一部给孩子的电影,宣扬某种基本的道德观念。”乔治·卢卡斯说,于是便有了《星球大战》。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从最初只有37家电影院愿意放映他的处女作《美国风情画》,到如今靠“星战”横扫全球电影荧幕,引无数粉丝竞折腰, “星战之父”卢卡斯的成名之路可谓十分坎坷。

纵观《星球大战》系列,其成功离不开一个宏伟世界观架构的设定。可以说故事里隐藏着一个历史学家的野心,卢卡斯用九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帝国的消亡史。观众在对《星球大战》里科幻元素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同样会被其科幻大片的外衣下,隐含着的对国家兴衰乃至人类命运的思考所深深震撼。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一个国家走向消亡的三个步骤

《星战前传》讲述的其实是一个政治阴谋,即银河系共和国在帕尔帕廷的阴谋下,一步步走向独裁制帝国。我们可以将这个国家的变化历程归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议长帕尔帕廷指使贸易联盟绑架纳布星女王,挑起争端。

《星战》中暗含很多政治戏。就如第一部《幽灵的威胁》中,一个贸易联盟由于不满意共和国的征税,在议长的怂恿下入侵了纳布星球。然而在纳步星被侵略的情况下,议会却投票不实施救援。在这里,我们仿佛能看到古罗马城邦间政治与利益瓜分的不均衡。被共和国派去解决争端的绝地武士在国家的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放到现代社会,则相当于联合国安保维和部队,它们有一个特殊的能力,即驾驭“原力”从而拥有强大力量。这原力相当于道家中的“气”,无形但存在于宇宙各个角落。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紧接着迎来第二步,议长帕尔帕廷上位,共和国失去了政治保护。帕尔帕廷抽检克隆大军,自导自演了一出叛军威胁共和国安全的戏码。当大军压境之时,帕尔帕廷终于如愿以偿,攫取帝国的军事权利,就这样合法当上了独裁者。再回顾我们人类历史,希特勒、凯撒等独裁者不也正是被人民推举上位?

最终,安纳金的黑化,绝地武士的示威使共和国彻底失去武装力量的保护、从而成为了独裁帝国。

《星战》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一个虚拟的世界架构与现实世界中的人类历史相结合,我们从银河系国家政体变革的每一步中都能看到古罗马历史的影子,而其中的政治隐喻更是有迹可循。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星战中的政治隐喻

旧的共和国虽然腐朽又无能,但新的帝国却更残暴不堪。作为新政权的最高元首,皇帝帕尔帕廷及其政权的所做所为均以维护己方政权利益为最高目标,如施行种族屠杀、强征外环农民土地、与地方黑社会组织达成交易、解散反应地方各星区民意的议会,以及默许军事官僚摧毁一整颗星球及其上的所有居民等等……可见帕尔帕廷根本就是个暴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帝国的诸多原型之一便是纳粹德国,而皇帝本人的原型也有希特勒的一部分。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星战》中的政治体制暗含着反乌托邦的主题。旧共和国体制看似公平、平等,人人都有投票权和参政议政的权力,但也存在着难以控制的弊病。个别星球上仍然存在奴隶制,通过赛艇比赛才赢回自由的安纳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而环境恶化与资源紧张、频频发生的犯罪和迫害也都是并不完美的现实写照。此外,在小说《1984》、电影《饥饿游戏》、动画《攻壳机动队》等科幻题材作品中,都在虚拟的世界中呈现出了反乌托邦的景象。

这些作品大多描述科技带来带来的称霸世界的权力,或者无政府的末世,其实更像是一则则政治寓言,象征着科技成果将脱离人类的掌控。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而另卢卡斯自己也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一部电影会走到现实,成为美国的“外交政策”。

1983年3月23日晚,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个“星球大战”计划——使用最新的现代化技术为美国建立一个不可摧毁的导弹防御系统。而当时正值《星球大战》第三部热映之时。如今,美国也一直孜孜不倦地在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而且有计划要进一步建立覆盖全球的导弹防御系统。美国一些鹰派人物将这一反导计划称为“新星球大战”,而布什则称其为“星球大战之子”。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或许已经走到尽头,但美国对宇宙和太空力量的热情仍在继续燃烧。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一个帝国的兴衰除了被政体更迭所直接影响,更是与参与其中的不同力量的抗衡息息相关。《星战》作为标准好莱坞电影,有着极其明显的光与暗的对立冲突。有压迫就必然有抗争,在政邪两派的抗衡中,出现了几次影响国家命运的重大战役,如果分成两类,便是帝国占优势以及反抗军占优势,我们可以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战役的特点。

帝国占优势的战役:

阿托伦战役,反抗军没有本杜的帮助,几乎被团灭。

斯卡里夫战役,反抗军拿走了死星设计图,但是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的舰队以及最高将领。

霍斯战役,义军绝大部分战斗力量被打垮,义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反抗军占优的战役:

雅汶战役,帝国损失一个死星以及众多高级官员。然而帝国有经济支撑和政治优势,死星也可以重造,塔金还有替补。义军虽胜,但损失也十分惨重,至少短时间内不能再发起大规模空战。

恩多战役,义军虽然损失无数歼击机,多艘医疗舰、运输舰、轻型战列舰,伤亡大半,元气大减,但确实是一场战略上的完胜。帝国损失一位皇帝,一个未完工的死星2号,一艘执行者级歼星舰。帝国元气大减,但是由于帝国基础的存在,剩余军力依然足够强大。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由此可见,义军输了的战役都是几乎完败,而即使是胜利的战役、也都对自身实力造成了极大的削减。而战争对帝国的影响则没有如此之大。所以,如果不是最后拉克斯执行帕尔帕廷的遗命而搞自杀式攻击,估计帝国也不会迎来最后的没落,义军也不一定能打赢最后的战役。

此外,西斯与绝地武士作为善与恶两派的代表人物,其命运始终纠葛在一起。在旧共和国时期,绝地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部门,其作用往往是地方冲突的协调人,以及共和国意志的代言人。作为唯一的武装力量,绝地自然而然地成为克隆人大军的总指挥和军事行动的主要决策和执行机关。然而在《西斯的复仇》中,西斯的政治阴谋导致大部分绝地武士灭亡,直到《最后的绝地武士》,宇宙间只剩天行者卢克时,绝地武士终于迎来了命运的终结。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与之相对,西斯武士从来都是隐藏在幕后的神秘组织成员。星战中出现的西斯武士屈指可数,他们却一度统治着银河。《绝地归来》中随着达斯维达与帕尔帕廷的死亡,西斯武士也走到了生命尽头。

对比两派的命运曲折历程,可以说,绝地与西斯由盛转衰的过程,也带来了旧星球之战中,善恶力量对抗的终结。直到后传系列里,新的邪恶势力第一秩序与黑武士凯伦洛诞生,引领了新一代善恶对抗的新形势……

盘点星战帝国消亡史,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作为一部载入史册的里程碑式科幻电影,《星球大战》所包含的内涵远远不止政治、善恶、个体,也不止特效技术的运用。像宏大的史诗一般,它所架构的复杂而充满想象力的宇宙观,是彼得杰克逊、朗霍华德、詹姆斯卡梅隆、斯皮尔伯格等著名导演的教科书,也是《E.T》、《银翼杀手》、《异形》、《终结者》等科幻大作的启蒙片,更是四代星战粉丝永远抹不掉的记忆和情怀。

文 | 阿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