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軍五虎之一「李矮子」

他是集團軍總司令,官居上將,但是卻在抗戰中戰死沙場,他的名字可以說後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就是川軍五虎之一的李家鈺將軍,綽號“李矮子”。李家鈺,綽號李矮子,四川省蒲江縣大興鄉人。早年隸屬川軍鄧錫侯部,是四川軍閥中最小一個派系--軍官系的首領。曾任四川邊防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四十七軍中將軍長。抗日戰爭時期,先後出任第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抗戰爆發後率兩個師隨第二十二集團軍出川抗日,轉戰山西、河南抗日前線。

川軍五虎之一“李矮子”

1944年在擔任第36集團軍司令的時候,在豫中會戰失敗後的撤退途中,遭到日本便衣隊的襲擊,於河南陝縣秦家坡壯烈殉國,這是八年抗戰中繼張自忠將軍在第一線督戰,死戰不退後第二個戰死的集團軍司令官,戰死後被國民黨政府追贈為二級陸軍上將,准入祀忠烈祠,舉行國葬。

川軍五虎之一“李矮子”

1915年,袁世凱復闢帝制,李家鈺隨劉存厚部鄧錫侯部參加護國軍方面作戰。以後,在與北洋軍閥曹錕、張敬堯等作戰中,英勇善戰,功績卓著,遞次以戰功擢升為營長,以後又升任川軍第三師鄧錫侯部第十二團團長、旅長。1924年,擔任四川陸軍第一師師長、四川邊防軍總司令等職。1925年,楊森發動"統一之戰",李家鈺跟隨鄧錫侯參與劉湘等倒楊。他先後攻下榮昌、內江、仁壽等縣,並進佔成都菸酒總局和造幣廠,製造不合格之半圓銀幣及當二百之銅鋪幣強行流通,從中搜括民財。同年,在四川軍閥爭奪防區中,李家鈺很快發展到6個混成旅(18個步兵團),佔有遂寧、安嶽、樂至、潼南等縣。李家鈺在其防區內自委官吏,攤派捐稅,估提鹽價。製造槍彈,培訓官佐,擁兵自重,稱"遂寧王"。 在鄧錫侯屬下已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川軍五虎之一“李矮子”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日軍大舉入侵,國勢垂危。同日,李家鈺被晉升為陸軍第47軍軍長,所部擴編為兩個師。李家鈺出自民族義憤,通電請纓殺敵。並作詩一首::"男兒仗劍出四川,不滅倭寇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蔣介石同年8月令李家鈺等部川軍出川抗戰。李家鈺接電令於9月初率四十七軍(原有第104師,後再擴編出第178師)從西昌出發,部隊單衣草鞋,行程4000餘公里,12月始抵達晉東南抗日前線,佈防於太行山區之長治、長子、黎城、潞城一帶。李家鈺在抗日前線,深受全民團結救亡高潮和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和鼓舞,對過去積極從事內戰的罪愆有所悔悟,幡然致力於國共合作,殺敵致果。1938年春,李家鈺在國共合組的"第二戰區東路軍"總、副指揮朱德、彭德懷統一指揮下,率部在東陽關、長治一帶同裝備精良的日軍入侵部隊下原熊彌的108師團104旅團(一萬多人兵力)激戰兩役。長治保衛戰中,李家鈺軍104師312旅624團據城死守兩晝夜,在日軍飛機、大炮輪番轟擊下,北門陷落,官兵奮勇對敵展開肉搏巷戰,斃傷敵寇一千餘人。此役李家鈺部營長楊嶽岷、連長楊顯謨、夏撫濤、陳紹虞、黃高翼等壯烈殉國,副團長杜長松負重傷。東陽關之戰,營長周策勳殉國(以上傷亡者除楊嶽岷、夏撫濤兩人外,皆蒲江縣人)。李家鈺部對日軍初戰雖挫敵兇焰,然官兵傷亡亦逾千人。後黎城縣政府在東陽關建"川軍抗日死難紀念碑",以撫慰忠魂。同年3至5月,李家鈺奉命率四十七軍,在八路軍和抗日遊擊隊配合下,連續猛攻並收復了被日軍侵佔的晉南平陸、芮城、安邑等縣城及原八路軍據點多處,戰績卓著。1944年5月21日,李率集團軍總部官兵左右衝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軍伏擊圈。在敵寇密集火力射擊下,總部官兵200餘人全部殉難,李家鈺頭額及左腋被子彈和槍榴彈破片擊中終因流血過多而犧牲。

川軍五虎之一“李矮子”

李家鈺以民族大義為重,堅決主張抗日,曾說:"不管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只要抗日就對。"他駐防長治時,曾與八路軍一個炮兵部隊聯防守城,雙方關係融洽。與晉東專署專員薄一波多番往還,軍政情誼良好。八路軍朱德總司令率一二九師劉伯承等部駐防李家鈺部左翼地區,對李家鈺軍影響很大。1938年1月,劉伯承師長途經長治,李家鈺懇請他住留軍部一週多,向中級以上軍官講授抗日遊擊戰的重大意義和戰略戰術,對李家鈺及其部隊教育很大。李家鈺還先後派遣侍從副官孟體富、營長樊德厚等十餘人到八路軍學習抗日遊擊戰術。回來後即在平陸開辦軍的幹訓班,要求在實戰中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