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堂|魏晉人的頭和腳

“借頭”與假髻

古時的女子以長髮為美,而也有發稀、發短者,為了追趕時尚會使用假髮,這樣梳成的髮髻就是假髻。

這種風氣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稱“髢”(di二聲)。

《左傳》:“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發美,使髡之,以為呂姜髢。”

以假髮製成的髮髻,有各種名稱。早期的叫“副貳”,又為“副”,這種假髮是用黑色絲線製成的代用品。

講堂|魏晉人的頭和腳

在盛行高髻的年代,假髮的使用就更普遍。為了讓髮髻高聳,髮髻中間還會襯墊著飾物。除了一些常規的簪釵以外,還見有一批各種造型的銀飾,有的製成單股,中間綴有丫叉;有的分為雙股,形如髮釵等等。這些顯然都用來承受支撐髮髻的簪釵,以便搭成各種形狀的框架,用來固定髮髻的形狀。這裡飾物不做多說。

另有一種稱“蔽髻”,這種假髻梳成之後還要插上金翠首飾。所用首飾有嚴格制度。

《晉書·輿服志》:“貴人、貴嬪、夫人助蠶,服純縹為上與下,皆深衣制。太平髻,七鈿蔽髻,黑玳瑁,又加簪珥。九嬪及公主、夫人五鈿......”

普通女子的假髻就隨意得多,飾品也沒有那麼複雜。

講堂|魏晉人的頭和腳

《晉書》:“太元中,公主婦女必緩鬢傾髻,以為盛飾。”

所謂“緩髻”,指一種蓬鬆的鬢髮,這在當時是一種比較時髦的妝式。使用者多是王公貴女。據說,這種假髻豎於頂端,須有明顯的前傾之勢,才能有雍容華貴的效果。


木屐

古時把裝有木齒的鞋子,叫做“屐”。製作屐的材料,主要是木,故有“木屐”之稱。

屐通常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底板,作鞋底形,稱之為“楄”。上鑽有小孔數個,以穿繩系。

二是繩帶,被稱之為“系”。

三是屐齒,均裝在楄下,其開頭有扁平、四方及圓柱體等多種。

《釋名·釋衣服》:“屐,搘也,為兩足搘以踐泥也。”

因此木屐上有兩齒,適合在泥中行走。

搘即屐齒,在屐的底部,通常呈直豎狀,前後各一,這樣走路就會比較輕便,尤其是在泥路或青苔上行走。

在《世說新語》裡記著一件有關屐齒的趣事:晉朝有個叫王述的人,性情急躁,吃雞蛋時,用筷子戳不破,就擲在地上,雞蛋旋轉不止,他就用屐齒踐之。

相傳先秦時期就有了屐。

《太平御覽》卷六九八引《論語隱義注》:“孔子至蔡,解於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隻屐去,盜者置屐於受盜家。孔子屐長一尺四寸,與凡人異。”

《莊子·異苑》雲:“介子推抱樹燒死,晉文公伐以制屐也。”

到東漢後,不論男女都可著屐,穿的人多了起來。

木屐齒的高度一般在六到八釐米之間,前後高度大致相等。亦有一種“跟高齒屐”,後齒高於前齒,出現在南朝梁。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梁朝全盛之時,貴遊子弟,多無學術……無不薰衣剃面,傅粉施朱,駕長簷車,跟高齒屐。”

這大概也就是我國最早的“高跟鞋”了。

而因為屐齒是用釘子固定在屐板上的,所以很容易鬆動,尤其是高屐。

將釘齒穿過屐底,露出釘尾,敲使彎曲,平貼屐裡。如此則齒不易鬆動,稱為“露卯”。不外露的屐齒則為“陰卯”。

《晉書·五行志上》:“舊為屐者,齒皆達匾上,名曰露卯。 太元中忽不徹,名曰陰卯。”

但這兩種辦法都不太妥當,魏晉時期還出現過一種連齒木屐,即用整塊木頭斫制而成,連屐面都用木料製作,代替原來的繩系。

《南史·宋紀上·武帝》:“性尤簡易,嘗著連齒木屐。”

除此之外,還有高屐和蠟屐、謝公屐。

高屐即高齒之屐。

《世說新語·簡傲》:“及嘉賓死,皆著高屐,儀容輕慢。”

蠟屐就是塗了蠟的木屐,在泥地行走可以不擔心潮溼。

《世說新語·雅量》:“或有詣阮 ( 孚 ),見自吹火蠟屐,因嘆曰:‘未知一生當著幾量屐!’神色閒暢。”

後以“蠟屐”指悠閒、無所作為的生活。

謝公屐的雙齒可以拆卸,一般用來登山,上山時去前齒,下山去後齒,可以保持重心。亦謂之登山屐、尋山屐。

《南史·謝靈運傳》:“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千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履,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去其後齒。”

女子穿屐大概是從東漢末年開始的。

《後漢書·五行一》雲:“延熹中,京都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始嫁,至作漆畫五采為系。”

這種在鞋底施以彩繪的木屐到東晉以後尤為盛行。

西晉時,男女屐式有所區別,如方頭屐專用於男性,女性則穿圓頭屐。太康後,夫人也可穿方頭木屐了。

於禮上,著履以示尊敬著屐以圖輕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