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之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保护之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野生动物保护之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一、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及单位都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二、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如紧急避险)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可能是为了出卖牟利、自食自用、馈赠亲友或者出限取乐的目的,都可以构成本罪。

野生动物保护之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三、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管理制度。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即: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四、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大致分三类:猎取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捕捞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杀害珍贵、濒危的陆生或水生野生动物。

到于其捕杀行为是在何时、何地、用何种工具,采用何种方法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猎捕、杀害捕捞等方式之一,无论有无猎获物,都可构成本罪。

野生动物保护之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五、量刑标准:

按照保护级别量刑,

杀害1级保护动物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杀害2级保护动物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杀害3级保护动物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独判处罚金。

野生动物保护之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属于“情节严重”:

(一)达到本解释附表所列相应数量标准的;

(二)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不同种类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其中两种以上分别达到附表所列“情节严重”数量标准一半以上的。

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一)达到本解释附表所列相应数量标准的;

(二)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不同种类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其中两种以上分别达到附表所列“情节严重”数量标准一半以上的。

第四条 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构成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符合本解释。

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严重影响对野生动物的科研、养殖等工作顺利进行的;

(三)以武装掩护方法实施犯罪的;

(四)使用特种车、军用车等交通工具实施犯罪的;

(五)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