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战区驻豫某部:关公文化走进军营 大力弘扬忠义精神

中部战区驻豫某部:关公文化走进军营 大力弘扬忠义精神

中新社河南分社许昌7月18日电 “关公‘报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的忠义精神,与‘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近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中部战区驻豫某部邀请关公第59代后裔、关公网创办人关志杰,作了一场名为《关公》的中华传统文化主题讲座。

“关羽是武将,戎马一生、征战无数,最后战死在为实现国家统一的战场。关羽不单武艺高强,而且是军事家、战略家,战功显赫,从剿黄巾、斩颜良,到镇守荆州、水淹七军,他有‘威震华夏’的威名。关公圆满地践行了亚圣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三项标准,是道德实践的楷模。”关志杰结合自己十五年来的研究心得,详细介绍了历史的关羽、文艺的关公、信仰的关帝、关公节庆、武圣关公等八个部分的内容,回答了什么是关公文化、许昌与关公有什么关系、关公凭什么成为中国古代的军神等问题。他认为,从秋收起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早期著名将领张子清,再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张自忠,关公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的热血男儿保家卫国。

中部战区驻豫某部:关公文化走进军营 大力弘扬忠义精神

该部政治部主任丁东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作为实现强军目标的宝贵文化资源,关公的忠义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将不断激励广大官兵坚定理想信念,磨砺战斗精神、增强打赢本领,为英雄劲旅再续新辉煌。通过此次讲座,官兵们不仅加深了对驻地“中国三国文化之乡”深厚文化底蕴的了解,而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厚滋养,坚定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文化自信。

据了解,作为中国共产党一手缔造的红军部队,中部战区驻豫某部诞生于1932年福建福安地区的“兰田暴动”,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光辉历史的英雄部队,素有“百旅之杰”的美称,参加过著名的郭村保卫战、黄桥决战、苏中反清乡作战、天目山反顽作战、宿迁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等,和平时期先后完成长江抗洪抢险、汶川抗震救灾、出国维和等重大任务,涌现出全国战斗英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和“杨根思连”、“人民功臣第一连”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单位。

中部战区驻豫某部:关公文化走进军营 大力弘扬忠义精神

人物简介:杨根思,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人,革命烈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在淮海战役中,杨根思多次荣立大功、小功,28岁的他在朝鲜战场阻击美军南逃任务战斗中牺牲。2009年9月14日,杨根思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中部战区驻豫某部:关公文化走进军营 大力弘扬忠义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