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人技術不可怕,可怕的是榮耀的嚇人戰法

互聯網手機老牌冠軍榮耀持續維持領先態勢,在京東平臺手機銷量多日奪冠之後,6月1日-6月12日,榮耀手機榮獲手機品類累計銷量冠軍和安卓手機累計銷售額冠軍!6月12日當天更是在銷售額上超過蘋果,實現銷量和銷售額的雙料冠軍;單品方面,榮耀暢玩7C和榮耀暢玩7X則包攬了京東手機單品銷量的冠亞軍。整體下來,榮耀手機當天在京東平臺拿下了“五冠”。

嚇人技術不可怕,可怕的是榮耀的嚇人戰法

藉助“可怕技術”(GPU Turbo)和榮耀Play,榮耀618衛冕之路似乎毫無懸念。華為“嚇人技術”真有傳說中那麼神奇嗎?在華為2012實驗室雪藏多年的技術,到底有多高的准入門檻?

 “嚇人技術”為什麼很嚇人?

國產手機從來不缺少新技術概念,全面屏,曲面屏,雙面屏,雙攝,四攝,指紋……層出不窮。但是,最近被業界熱議的“嚇人技術”,是國產手機華為的首創,並在業界引發巨大爭議。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在微博上表示,華為有一項“很嚇人的技術”,這是華為技術的重大突破;錘子手機羅永浩表示“不服”,他連這項技術是什麼都沒有看到,就引發全體網民的高潮和興奮。用某主持人的話說,“不科學”。小米同意錘子的質疑,並公開表示“小米8有一大堆‘非常嚇人的技術’,一頁紙都寫不下”。

“嚇人技術”並非互聯網營銷和概念炒作,確實有落地產品,摸得著,看得到,這就是榮耀剛剛推出的榮耀Play,也是全球首款支持“嚇人技術”GPU Turbo的手機。

首款採用嚇人技術的榮耀Play,一經上市,立馬就顯得鋒芒畢露。

第三方數據顯示,榮耀Play開啟首銷當日,就斬獲天貓618安卓手機單品銷量&銷售額雙冠,並一直位居2000-2999元價位段銷量排行榜首位,成為6月11當日最大黑馬。在榮耀Play強勁帶動下,榮耀手機也榮獲當日天貓安卓手機銷量&銷售額雙冠。

嚇人技術不可怕,可怕的是榮耀的嚇人戰法

如果說電商天貓榮耀Play過關斬將,一路領先是個偶然,那麼京東電商平臺似乎將這種“嚇人技術”的殺傷力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在京東戰場,榮耀Play一連數日都排在618新品銷量冠軍榜單最前面。

這讓自稱擁有一大堆非常嚇人的技術小米新旗艦小米8,沒有在數據上實現超越。

客觀地說,作為互聯網手機營銷的鼻祖,小米對技術的包裝,從來不會遮遮掩掩,譬如,同期上市的小米8,八週年的顛覆作品,按壓屏幕指紋識別,首款“face ID”的安卓手機等。因此,對於“嚇人技術”表示不服,情理之中。

江湖上從來就不缺少花拳繡腿。武林之中,曾屢次上演武術和太極,誰的技術含量更高的爭論。但是,往往是具有真功夫的英雄,缺少繁文縟節,一招擊倒對方,簡單有效。

市場其實就是江湖,爭論誰的技術更先進,還不如真情實彈地在市場上操練一番。通過數據,分出高下,一目瞭然。

在不犯規的條件下,在同一個市場上,能夠一招致勝,這就是“嚇人技術”為何這麼嚇人的原因。

 “嚇人技術”有哪些特異功能?

所謂嚇人技術,其實就是GPU Turbo技術。

根據餘承東的解釋,GPU Turbo一種革命性的軟硬協同圖形加速技術,它打通了EMUI操作系統及GPU、CPU之間處理瓶頸,跟沒有搭載該技術的手機相比,圖形處理效率提升高達60%,SoC能耗降低30%。其用軟硬協同的方式,解決了長期困擾安卓系統的問題,更給安卓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超越,讓手機的速度形同“天上飛”的突破。未來GPU Turbo還可以應用於多媒體、AR、VR等場景。

榮耀Play採用6.3英寸劉海全面屏,搭載麒麟970處理器,運行EMUI 8.2智慧系統,後置1600萬+200萬AI雙攝像頭,前置1600萬AI自拍鏡頭,支持智能識別22類攝影對象,500+場景;配備3750mAh大電池,最高內置6GB+64GB存儲組合。

和普通手機相比較,這項技術給榮耀Play帶來哪些特異功能?

首先是運行更加流暢,尤其是對於有戲愛好者,譬如《王者榮耀》遊戲,通過圖形渲染,榮耀Play可以在遊戲不支持HDR的情況下,通過GPU Turbo達到類似的HDR畫質。榮耀Play還支持4D智能震感和3D音效功能,在玩吃雞遊戲的時候,不僅開槍的時候會有後坐力的感覺,還可以快速辨識槍聲、子彈的方位等等。

榮耀手機大多用戶集中年輕人群,尤其是學生一族。他們購買榮耀手機,主要看中榮耀手機拍照功能。啟盈門發現,很多小學生班級群都在推薦使用榮耀,主要是其能夠將作業拍的很清晰,尤其是數學小數點看清楚,語文作業看清字體筆畫。這樣,老師便於檢查學生到底做了多少塗改,便於對書寫能力差的同學作業進行修改。

說到這裡,肯定會有人說,“嚇人技術”無非是解決用戶速度和效率問題,只有擁有這麼強大的處理能力,都可以稱之為嚇人技術。因此,嚇人技術並不像全屏幕、四攝那樣標準化,但是,要能夠做到嚇人程度,沒有研發投入,沒有技術儲備,沒有板凳可做十年冷的心態,連想也不要想。

比技術更嚇人是榮耀的戰法

最近,網上一篇文章《榮耀手機的身份確立》說,在華為、榮耀雙品牌運作4年後,榮耀終於擺脫了生活在“富二代”的陰影下,實現了真正的自立自強,成為小米手機的強大對手。

事實上,榮耀身份確立並不是今天,而是在2017年。

榮耀誕生於2013年底,2014年開始調整發力。2015年6月,華為提出雙品牌獨立發展策略。華為定位高端,走線下渠道,榮耀定位年輕科技範,主攻線上,榮耀大膽地把象徵著華為的紅色標誌以及logo去掉,推出獨具一格的藍色logo。

榮耀手機的可怕之處並非其攻擊性,而是穩定的“防守反擊”。如果是看一場足球賽,榮耀在場面上一開始的表現可圈可點,甚至顯得有點沉悶。譬如,在2016年國產手機躁動期,有互聯網手機一個月至少發佈3款手機,而榮耀竟然長達半年沒有一款新機發布。不僅坊間出現了噓聲,華為內部也質疑榮耀是否還會堅持下去。

然而,市場調研機構GfK公佈2017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榮耀出貨量1052萬臺,而同期小米銷售量則為945萬臺。這意味著榮耀不僅活著,而且通過暗度陳倉超越了互聯網手機鼻祖小米。

對於超越小米的秘笈,榮耀總裁趙明沒有津津樂道。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是要堅持笨鳥精神,堅守品質和創新,遵守商業規則。

其實,提出雙品牌並非華為榮耀,還有中興努比亞,金立等,而與小米公開對峙還有魅族、奇酷等諸多互聯網品牌,價格戰、口水戰、機海戰等燒錢大戲不斷上演,正因為如此,諸多互聯網手機品牌成為“炮灰”。

榮耀座山觀潮,2016年下半年用榮耀V8和榮耀8兩款產品,扭轉了“被動”局面,用趙明的話說“不懼風停”。據市場調研機構賽諾的數據顯示,2017年,榮耀以5450萬臺的銷量、789億元銷售額,登上中國互聯網手機第一的寶座。

在黑科技方面,榮耀也是一個不善於表演的手機品牌。2017年,國產手機“一窩蜂”搞全面屏,重兵砸雙攝、四攝等國際領先黑科技,迎合市場主流。榮耀沒有跟上炒作者的腳步,榮耀Magic系列也只是提出從“心”出發,隨需而變,不斷滿足用戶對智能生活的需求,同時解決安全以及隱私等痛點,稀鬆平常的字眼,卻為其帶來了巨大的爆發力。

因此說,榮耀的可怕不在其提出新概念,而是背後過高的效率,殺人於無形的戰法。譬如,在國際化的問題上,國產手機紛紛出海,一些國產手機在某些國家和地區表現還算搶眼。但多為過眼煙雲,賠本賺吆喝。譬如,完全複製國內低端模式的印度市場,就很典型。

榮耀在國際方面,進入2018年突然發力,而且宣佈“三年進入全球前五大手機品牌”的目標。這不僅讓諸多競爭對手吃驚,也打破了全球紅海手機市場的沉寂。這就是比“嚇人技術”更可怕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