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我們如何留住「鄉村醫生」?

莆田:今天,我們如何留住“鄉村醫生”?

莆田:今天,我們如何留住“鄉村醫生”?

城廂區靈川鎮桂山村新建的一體化村衛生所。

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半農半醫,名叫“鄉村醫生”。多年來,這些被譽為農民健康“守門人”的鄉村醫生,為改變農村地區缺醫少藥的狀況和落後的衛生面貌一直不懈努力著。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關心他們的生存環境和內心訴求,對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著重要意義。盛夏時節,本報記者採訪了莆田市多個鄉鎮的鄉村醫生,近距離了解他們真實的工作和生活狀況。

調查:村醫收入低,壓力大,缺口多

62歲的張木星已在仙遊縣鐘山鎮卓泉村行醫43年,雖然按照規定鄉村醫生60歲退休,子女們也希望他到城裡安度晚年,但因為村衛生所後繼無人,張木星只能繼續堅守。在今年村兩委換屆前,張木星已經擔任村支部書記20多年。不過,考慮到秋季後老伴要到城裡照顧上幼兒園的孫女,張木星主動要求卸任,全身心幹好村衛生所的事。

“鄉村醫生似農非農、似醫非醫,工作量大、收入低,還要承擔不小的風險,年輕人根本不想幹。”張木星告訴記者,村裡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外出打工、求學,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加上藥品實行零差價,門診費和注射費又很低廉,收入低是正常的事。之前,卓泉村原本有4名村醫,後來一人轉行做生意,一人考到了縣醫院,還有一個考上了大學深造,現在他成了村裡唯一的村醫。老張透露,仙遊當地不少地方的村醫隊伍都面臨著老化嚴重、青黃不接的問題。

萬峰村是秀嶼區南日島的一個小漁村,45歲的魏建平在這裡擔任鄉村醫生已經23年。“患者不是親就是鄰不好推,無論白天黑夜、颳風下雨,只要有電話都得及時趕上門。”魏建平說,村醫往往是醫生、護士、藥劑師等一肩挑,任務繁重。而現在牽扯自己更多精力的是村裡的公共衛生服務。在他服務範圍內的1200多名村民中,患有高血壓的有130多人,糖尿病的40多人,嚴重精神障礙的4人,還有精準扶貧對象,都要建檔並經常隨訪,壓力大。村民魏文玉因為農藥中毒後遺症導致雙下肢癱瘓,臥床20多年,他每半個月就要免費送一次藥上門。

比起工作壓力,更讓魏建平擔憂的是醫療糾紛。“我們比不了醫院,一遇到醫療糾紛,就很難再翻身了。”魏建平坦言,自己看病時就怕出什麼意外,稍重一點的病,都不敢輕易接。

根據規定,原則上須按照每千服務人口不少於1名的標準配備鄉村醫生,莆田市常住人口有290萬人,應配備2900名鄉村醫生。而據莆田市衛計委統計,目前,全市在崗鄉村醫生1890人,缺口達上千人。以城廂區靈川鎮為例,該鎮人口5.8萬人,卻只有25名鄉村醫生,其中60歲以上的佔了一半。總人口3萬多的仙遊縣鐘山鎮有在崗鄉村醫生17人,其中13人屬於到齡後返聘。

破解:多渠道補償,提高村醫待遇

幾年前,仙遊縣鐘山鎮麥斜村發生了一起患者掛瓶後猝死的醫療糾紛,涉事村醫因此賠了10多萬元,此事在當地引起很大震動。不過,今後村醫們可大大減少這樣的擔心。本月,莆田市820多所鄉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站)自願參加村衛生所醫療責任保險。自2016年起,莆田市連續三年組織鄉村醫生參加村衛生所醫療責任保險,保費800元,財政補助500元,每年累計賠償限額可達20萬元。

“鄉村醫生隊伍老化、流失等問題,是因為此前其主要靠基本醫療收入,財政補助較少,保障水平較低。”莆田市衛計委基層衛生科科長林志凡介紹說,除了利用投保化解執業風險外,莆田市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解決村醫們的生計、保障等問題,解除其後顧之憂。

此前,莆田市出臺《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實施多渠道補償政策,穩步提升鄉村醫生待遇:下移十多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給村衛生所承擔,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支付報酬;落實村衛生所基本藥物制度零差率改革專項補助,全市已下發專項補助1300多萬元;對紮根在邊遠山區、海島的鄉村醫生髮放每月不低於300元生活補助等。

南日衛生院院長楊水興告訴記者,現在島上的鄉村醫生除了每人每月固定發100元的津貼外,每月也有300元的海島生活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多的話,每年能拿到兩三萬元。此外,秀嶼區還出臺政策,降低海島鄉村醫生進入門檻,學生從衛校畢業後在衛生院培訓合格,即可給予上報審批海島鄉村醫生資格。

為解決鄉村醫生年齡結構老齡化問題,從2016年起,莆田市每年委託莆田衛校培養100名農村醫學專業中專生。同時,完善鄉村醫生培訓制度,每年組織1500多名在崗鄉村醫生接受規範化培訓,集中“充電”,以提升村醫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鄉村醫生養老保險待遇也有了較大幅度提升。莆田村醫可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018年度,莆田鄉村醫生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752元,比2017年提高了432元。此外,建立鄉村醫生退出機制,按照轄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標準按月發放老年鄉村醫生退崗養老生活補助。

期盼:改善就醫環境,更好發揮作用

7月19日上午9時許,因上呼吸道感染的城廂區靈川鎮桂山村村民汪東輝,來到村衛生所看病。在村醫林蓉的指導下,汪東輝很快掛上了城廂區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林智輝的專家號。林醫生隨後通過遠程智慧醫療系統,與汪東輝面對面交流,詢問病情,並開出了藥方。雖然這次問診的是區醫院的專家,但汪東輝只花了1元的診療費,而零差率銷售的藥品經新農合報銷後也沒剩下多少。

桂山村衛生所於去年10月份投入使用,面積約有180平方米,設置了規範化的診室、處置室、候診室、藥房等,並配備了遠程視頻系統,可與區醫院的專家實時保持聯繫。“現在是公辦衛生所,環境漂亮了,藥費也便宜了,看病的人多了不少。”村醫朱金友說。據靈川鎮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陳開國介紹,包括桂山村在內,該鎮已建成了7個一體化村衛生所,全部配置遠程智慧醫療系統。今後,這樣的一體化村衛生所將實現全覆蓋,讓村民真正實現在家門口享受城市醫院醫療服務的願望。

據瞭解,為改善農村居民就醫環境,讓鄉村醫生更好地發揮作用,莆田市已連續兩年通過市級為民辦實事項目,為全市200家集體村衛生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城廂區計劃投入1200萬元,在全區建設60個一體化村衛生所;荔城區計劃投入1650萬元,規劃新建、利用舊村部、舊學校等改擴建一批村衛生所。

莆田市衛計委主任黃玉明表示,近年來,莆田市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以“突出公益性,保障農村醫療衛生網底”為重點,加大基層衛生投入,積極推進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化建設,逐步提高鄉村醫生待遇,落實和完善鄉村醫生補償、養老和培養培訓等政策,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為農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夯實了基礎。(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盛鍾 通訊員 許怡麟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