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多跑路 学生少跑腿 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首次使用电子合同

数据多跑路 学生少跑腿 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首次使用电子合同

数据多跑路 学生少跑腿 我市生源地助学贷款首次使用电子合同

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我市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启动,旨在确保每一位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办理时间将持续到9月30日。

截止目前,赤水市已办理贷款90笔,申请金额达到约68万元。我市本专科生每学年贷款额度不能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最长贷款期为13年+学制。申请首次贷款的同学需要带上入学通知书、身份证,申请续贷的同学带上身份证、学生证即可办理。

据了解,今年我省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已实现无纸化办理模式(合同电子化)全覆盖,我市首次采用合同电子化,学生通过网络提交申请、填报信息、校验数据、查询进度、发放贷款,消除人工录入差错,减轻基层工作者操作量,大大缩短了现场办理时间,同时还减少了诚信答题环节,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学生少跑腿”,优化了服务、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源,惠及千千万万贫困学子,助力赤水教育精准扶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