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过大卡车的都知道大卡车与开小汽车会有明显不同的速度感

“减速玻璃”这个词是我国老一代司机的杰出“发明”,50-60年代有些原来开大卡车,后来又开了小汽车的老司机,发现开大卡车与开小汽车会有明显不同的速度感,而又不能用他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于是就认为是老外(当时的小汽车都是外国货)在小汽车上用了什么高科技玻璃,可以减速,从而创造了“减速玻璃”这个词。

开过大卡车的都知道大卡车与开小汽车会有明显不同的速度感

减速玻璃是一种视觉误差现象并不是一种科学的产品命名,它源自生活中人们发现的视觉误差现象,造成这种视觉误差的原因是不够平整的玻璃所造成的不规则的光折射。随着现代玻璃工业的技术发展,车挡风玻璃的工艺日新月异,但有些商家拿这种名词偷换概念对产品进行炒作。

开过大卡车的都知道大卡车与开小汽车会有明显不同的速度感

减速玻璃其实就是平时所说的夹层汽车前挡风玻璃,一些钢化前挡风玻璃因为光学性能差,过渡不平滑,司机长时间开车的话会引起眼睛易疲倦,头晕的感觉。而夹层玻璃的光学性能好,没有光畸变,从车向外看视觉很清楚,再加上夹层玻璃引进新技术,使光线变得很柔和,从而能给人一种减速的感觉。

开过大卡车的都知道大卡车与开小汽车会有明显不同的速度感

玻璃的主要作用就是透过光线,能起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要让这玻璃的存在和它不存在时完全一样。其实减速玻璃并不能让外界景物的运动看起来比实际更慢,而是看起来和实际速度一致——和没有玻璃时一模一样,因此所谓减速玻璃准确的名字应该叫“不增速玻璃”。而其它的普通玻璃,相对而言,可以称为“增速玻璃”。

减速玻璃一方面很准确地矫正了玻璃在厚度、平面度上的误差,并且做到了玻璃材质成分的充分均质,保证各处的折射率相同。如果是挡风玻璃,那其本身就是弯曲的,为了保证其后的观察者视觉效果与没有玻璃时一样,减速玻璃各处厚度不应当完全相同,而是应该遵循一个按照厚度和折射率推导出来的函数(就象三星平面显示器的那个视觉平面补偿曲线一样的原理)。 目前,国内的悬浮列车、高铁动车组为了防止旅客晕车,都是装置了这种所谓的“减速玻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