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只是像股票制方式改變未來社會,而物聯網則是生產力的改變

區塊鏈只是像股票制方式改變未來社會,而物聯網則是生產力的改變

近些年來,物聯網的概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同時隨著各商業行業內互聯網設備的增多和居民生活家居設備的智能化,物聯網的前景也越發的明朗和被認可。物聯網從本質上來說和被大眾熟悉的互聯網是相同的,也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的概念最早是於1999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學術一點解釋就是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讓所有物品與互聯網相連,進行數據交流,以各種物品為節點,進行信息交流置換,從而形成智能化網絡。

聽起來很複雜,但是形象一點來說,如果說互聯網是把手機和電腦通過網絡連接起來形成的信息交流網絡,那麼物聯網就是把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角落:運動時候使用的手環穿戴設備,家庭生活中使用的智能家居系統,大到服務業製造業的運轉,都緊密相連起來,形成一個全面覆蓋的巨大網絡。

目前物聯網已經在各行業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根據全球無限網絡服務商HPE Aruba近期發佈的一份有關物聯網的調研報告顯示,到明年,亞太地區高達86%的企業結構都將以自己的方式加入物聯網的行列。

物聯網具有如此大的發展前景主要是由物聯網本身獨具的特性所決定的:一是物聯網可以大大提升企業機構的運行效率,降低成本能耗,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髮展空間。二是物聯網為企業固有的商業模式和市場範圍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創新空間。因此IoT被稱為是下一個工業革命也不為過。

除了物聯網以外,這幾年在世界內各行各業內掀起巨大影響浪潮的肯定就是區塊鏈技術了,最近幾年聊天的時候不提及區塊鏈就是山頂洞人了一樣。但是對於非計算機技術出身的人來說,專業術語過多的區塊鏈概念實在是不好理解。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一點就是,區塊鏈解決了人類商業社會中最大的一個痛點:信任問題。

形象一點來說,A借了B一萬元,這個信息被寫在了一個筆記本上,這個筆記本是被所有人擁有的,也就是說擁有這個筆記本的所有人都可以看到A借了B一萬元這個消息,那麼這個時候B就不用擔心A會賴賬,因為所有人都可以證明這個信息,而區塊鏈技術就是這個筆記本。

業內各行業都在探索區塊鏈技術在自身行業內可以帶來的變革,物聯網行業也不例外,但是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物聯網是否真的需要區塊鏈。物聯網行業目前來看擁有了非常廣大的發展前景,但是同時因為各個物品之間是分單元存在的,是以中心化的形式進行信息傳遞的,所以存在著一些問題,比較明顯的就是信息安全問題和數據存儲問題。

區塊鏈技術正好解決了這兩個問題。IBM也曾稱:物聯網將是區塊鏈技術最佳的應用場景。以Ruff Chain曾分享的業務場景下的共享充電樁為例,傳統的方式是充電樁企業將所有用戶數據、結算數據等全部上雲,進行中心化存儲,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信任問題,同時企業在對外融資或貸款的時候,也會出現數據造假等問題,而區塊鏈技術則可以解決用戶信任和數據一致性問題,對於一些結算類的價值數據,企業可以選擇上鍊,既解決了用戶的信任問題,又能保證充電樁數量及用戶使用的數據一致性。同時,充電樁企業還可以在 Ruff Chain 的主鏈裡發行自己的側鏈,從而實現更加多元化的商業模式。

從長遠的角度來說,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必將會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其次,物聯網+區塊鏈的結合並不會很遠,目前物聯網技術能力其實已經非常成熟,而區塊鏈的技術研發也在推進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物聯網中的眾多數據都能實現上鍊需求,為物聯網數據提供強大的技術保障,解決信息孤島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