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嘆」上一碗魚蛋粉!

魚蛋粉可以說是香港粥粉面裡“粉”界的代表。雖是平價食物,但卻是很多人心目中的Comfort Food,例如周潤發熱愛魚蛋粉,經常光顧九龍城的一家魚蛋粉已是街知巷聞。在香港,無論是正餐、下午茶還是消夜時段,不少人都喜歡“嘆”(粵語中“享受”的意思)上一碗魚蛋粉。

快來“嘆”上一碗魚蛋粉!

魚蛋粉,指潮式粉面檔裡的白魚丸湯河粉。潮州海產相對豐富,出名節儉的潮州人把較難烹調得美味的黃門鱔、九棍、䱛魚等魚類來製成魚蛋以供食用。而河粉味道清淡,不會喧賓奪主掩蓋魚鮮味,且易黏附湯汁,盡吸魚湯精華,配上口感爽滑的魚蛋,撒上少許蔥花炸蒜,一口下去鮮甜美味。

魚蛋要鮮、香、爽、滑

潮式魚蛋傳到香港後也依然沿用潮州人慣用的魚類,成為製作魚蛋的傳統。黃門鱔膠質豐富,九棍和䱛魚鮮味濃郁,用這三種魚比例相當地做出來的魚蛋,不但軟腍有魚味,更是鮮美。但九棍魚現在出產較少,所以更多隻用到黃門鱔和䱛魚以及其他魚類來做魚蛋。

快來“嘆”上一碗魚蛋粉!

白魚蛋不如街邊常見的炸魚蛋口感彈牙,這是因為炸魚蛋的澱粉含量較多,而白魚蛋全靠魚肉打成,因此魚味更重,質感較軟,新鮮才口感爽滑。

從手打魚蛋到手“唧”魚蛋

相傳魚蛋粉的興起是由於一位潮州人在光緒二十年間的廣州開設了手打魚蛋粉面檔,但生意好引來鬧事,怎料該店主人是潮州南枝棍法之高手,輕鬆就把鬧事者趕走,此後便有江湖傳聞指潮州魚蛋傳統上是要用鐵棍打出來的,手打魚蛋因此聞名。

快來“嘆”上一碗魚蛋粉!

製作潮式魚蛋功夫繁瑣,首先要經人手把魚去皮拆肉,再把魚肉打成魚漿。以前人們會用棍把魚肉打至起膠,費時費力。現在打魚肉這一環更多交由機器代替完成。打出來的魚漿要按壓拌勻,而且為了避免魚漿變壞,在打漿時會加入冰水或冰塊來保持低溫。魚漿調好質地後,就要用熟練的手法很快地把魚蛋“唧”出來,也就是把魚漿“擠”出魚丸形狀,稱為手“唧”魚蛋

快來“嘆”上一碗魚蛋粉!

手“唧”魚蛋也很考究功夫與經驗,所以不是每一家潮式粉面檔都會做每天新鮮的魚蛋,但一般做新鮮魚蛋的粉面檔,不僅會把魚骨與大地魚和豬骨一起煮成魚湯,更會把魚皮用鹽和胡椒醃過後,沾上薄薄的粉末進行油炸,做成香脆可口的炸魚皮

魚蛋粉怎麼吃?

一碗魚蛋粉的標配是河粉、魚蛋、魚片和一勺蔥花、炸蒜、冬菜,但有些店家會把魚蛋和魚片分開,要點魚蛋魚片的雙拼河才能吃到魚片。這裡的魚片可不是魚肉片,而是把魚漿做成長方體油炸成的“炸魚片”塊,魚片的外皮金黃香口,有些嘴挑的人還會點“魚片頭”,也就是魚片塊的頭和尾,更加惹味。

在一家潮式粉面檔裡,一碗粉面可選的配料,如果豐富起來可以從魚蛋、魚片、炸魚皮、墨魚丸、牛丸、牛筋丸、貢丸、豬肉丸、魚皮餃、魚扎、牛腩、牛雜雲吞

樣樣皆全。但也有隻做魚蛋、魚片和炸魚皮等魚制食物的粉面檔,賣的就是魚蛋的鮮。

快來“嘆”上一碗魚蛋粉!

當然很多潮式粉面檔都比較“自由”,根據價格不同你可以點雙拼、三拼、甚至四拼,而且不少粉面檔都會有自家的紫菜四寶。四寶在不同的粉面檔,可能是不同的東西,通常以魚蛋、墨魚丸、豬肉丸和魚皮餃的組合出現較多,但有時還會出現牛腩或者雲吞。

所以去粉面檔的時候喊一聲:“唔該俾碗魚蛋粉!(麻煩來一碗魚蛋粉!)”,如果不吃蔥,還可以加一句“走青!(不要蔥)”,魚蛋粉上桌後先喝一口湯,吃幾口河粉品嚐原味後,再下少許很辣的潮式辣椒油,這就很“識嘆”(懂得享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