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生活中所有暫時的困難,都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必然序曲

睡出更美好的自己,這裡是小梁在2018年為您帶來的《睡睡平安》。(本文內容節選於喜馬拉雅音頻節目《睡睡平安》027期。)

梁冬|生活中所有暫時的困難,都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必然序曲

01. 改善睡眠時的呼吸,可以避免“人老珠黃”

上一篇我們講到,呼吸暫停綜合徵會令我們的腦部缺氧,同時也會導致全身的血氧含量變低。最近,我們蒐集了世界上各種血氧測試儀和枕頭,我們發現,可以很好地通過這些儀器和枕頭對血氧進行二十四小時監測。根據呼吸暫停與血氧、心率、血壓等若干個指標在同一個時間維度上的對比測量,可以看到,原來許許多多的慢性病,都和呼吸不暢有關係。

解決呼吸暫停的方案有很多,中醫有針灸、有人參歸脾湯等湯藥;西醫有呼吸機,而日本人發明了一種膠皮管,可以從鼻子裡塞進去,把鼻子打通。

小梁戴完膠皮管之後感覺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舒服,但是比戴呼吸機要好很多。當我把這根膠皮管拔出來以後,居然享受到了半個小時左右非常順暢的呼吸體驗——當時我躺在床上,感到一絲清涼,空氣順著鼻子進入全身,哇,那就是清涼境界呀。然後我就枕著一款睡眠監測枕入睡了。

這款睡眠監測枕很神奇,只要你出現打鼾之類睡眠效率不高的情況,它就會通過輕輕地震動做出提示,幫助你改善鼾聲——它不能阻止你打鼾,但是可以在你剛開始打鼾時震動一下,於是你就會翻身繼續睡。

有生活經驗的女性朋友都知道,晚上和老公一起睡覺時,如果自己被老公的鼾聲吵醒,就會踢老公。一踢,他就不打呼嚕了;但是過一會兒老公又繼續打,於是就繼續踢……在這個過程當中,自己終於忍不住絕望地閉上眼睛,因為實在是太累了。

兩口子,一個飽受呼吸暫停的痛苦,逐步邁向老年痴呆;另外一個飽受打鼾聲的影響,逐步邁向瘋狂——最終導致抑鬱和狂躁同時發生。

這款睡眠監測枕就像一個不厭其煩的老婆,隨時隨刻在旁邊溫柔地提醒你:“醒醒”,然後你翻個身,就不會打鼾了。

我們院子裡有一位黃老師,大家平常都認為他是睡得很好的人,因為他每天晚上八九點鐘就睡了。但我總是覺得奇怪,為什麼他晚上睡那麼久,白天在坐車出門辦事的路上也能秒睡?

曾經,有人認為瞬間就能睡著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但是通過睡眠監測儀器測試顯示,原來他的淺睡眠時間很長,深睡眠時間很短。所以儘管他晚上早早地就睡了,但其實睡眠質量並不高,白天那種隨時睡去的狀態,其實是一種補救措施。

於是,我們就想辦法幫他調整。當然,他自己也想方法,給自己紮了幾針,第一天晚上一測,把自己嚇壞了——一個睡覺時呼嚕聲很大的人,居然變得不打呼嚕了。而且重點是,他那天晚上的深度睡眠時間有史以來唯一一次超過了四十分鐘。結果過了兩天,針灸就沒效果了……

有一天,《黃帝內針》的作者楊真海老師來我們小院玩,我心想不能放過這次機會,於是請楊老師給他紮了兩針,後來一測,他居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百多分鐘的深度睡眠。

你知道嗎?一個人在晚上七八個小時的睡眠過程中,擁有一百多分鐘的深度睡眠,他醒來之後眼睛亮得就像黑暗之中的貓眼一樣。

你知道為什麼會用“人老珠黃”這個成語形容那些老男人、老女人嗎?因為“珠”就是眼珠,“珠黃”就是眼珠沒有足夠亮度的樣子。為什麼小孩子的眼睛亮?因為他們睡眠質量高。有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

經過一段美好的睡眠之後,第二天整個人是極其勃發的,看誰都順眼,眼睛亮嗖嗖的。

當一個人能夠有很好的睡眠時,他自然會變得樂於幫助別人,變得很樂觀,面對困難也非常從容、積極。於是我們發現,原來改善一個人的呼吸,是調整睡眠很重要的一個方法。

曾經,正安中醫的大夫為一些女性治病的時候,常會給她們開桂附地黃,並且讓她們把腳暖熱了之後再睡覺,因為她們的身體比較寒,屬於陽虛體質。

這種方法雖然很簡單,但效果的確不錯。後來,有一些身材比較魁梧的姑娘,用這種方法治就不是很有效。

後來我終於明白,原來她們的問題也是呼吸暫停綜合徵。有些人有鼻炎;有些人有咽炎;有些人是因為肥胖導致呼吸道變狹窄;有些人有痰……總之,這些原因都導致她們不能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有一個深長而勻緩的呼吸。

梁冬|生活中所有暫時的困難,都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必然序曲

02. 身體在變好的過程中,剛開始的表現可能更壞

小梁在前面講過,就算你剛開始睡覺的時候呼吸很順暢,但如果晚上鼻子再次堵住,依然會睡得不好。有一天晚上,小梁只有不到五分鐘的深度睡眠,怪不得第二天早上醒來,還是感覺很累。

說到此處,很多朋友就會問:“你不是研究睡眠的嗎?怎麼也會有睡得不好的情況?”這恰好是我研究睡眠最深沉的、最真摯的原因。一個人如果自己沒有這種痛點,是很難理解別人的。

於是我開啟了一個過午不食運動——下午五點以後不吃飯。剛開始是中午不吃,後來稍做調整,改為五點以後不吃。經過短短的幾天,我已經明顯感覺到了變化——第一個變化:腰圍變小,看著褲帶一格一格地往裡緊,居然沒有任何違和感;第二個變化:感覺呼吸道開始經歷一個過程——身體在變好之前的反彈。

有位老師曾經說過:“如果下水道被淤泥堵塞了,你在挖它,清理它的時候,剛開始反而是沉渣泛起,河道更加渾濁。”

我的師父李可老師以前跟我講過這個過程:“它是一個排除的過程,你會突然發現自己多了很多的痰。這些痰可能是以前就積在你的呼吸道里,但是日復一日,你所有的氣血都去解決新進來的食物,沒有力氣把那些堆積在呼吸道的垃圾進行清理和排除。

所以當你開始啟動這樣一個清理身體的運動以後,身體可能反而會出現一個更渾濁的過程。”

很多年前,陸老(國醫大師陸廣莘老師,已故去)在正安醫館出診,給我開了一味藥——補中益氣丸。吃完以後我最明顯的感覺就是,突然出現了很多痰。

我說:“陸老,我本來沒有那麼多的痰,為什麼吃了這味藥之後會有那麼多痰呢?”

陸老說:“你也沒有吃痰進去。”

這句話說得很深刻,我也沒有吃痰,怎麼會突然有那麼多的痰呢?

我說:“這說明什麼?”

陸老回答:“說明你本來就有那麼多的痰,只是以前連把它們排出來的力氣都沒有

,現在我在幫助你把它重新往外推。”

我說:“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多久?”他說:“你要忍住,最少要吐一個月,才能慢慢清除。”

很可惜,當時小梁沒有堅持住,因為實在是太難受了,就放棄了。

小梁講這個話題,不是要噁心大家,而是跟大家分享一個非常深刻的對於身體感受的變化——我們在改變的過程當中,可能剛開始情況會變得更壞。

有過做股票經驗的朋友都知道,一隻股票真正“起飛”之前,可能會擦一下水。

兩個人在真正邁向更幸福的狀態之前,一定要經歷一段互相傷害的過程,因為那是彼此瞭解對方、超越自我的一個過程。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一切事情,一開始就一帆風順地走下去,這並不合乎道。

寫毛筆字的人都知道,寫字時你要把筆從左往右寫,但在起筆的時候,還得從右往左一點點,到了頭之後,再往回收一收。這樣的話,這一筆才有藏鋒之相,不會那麼突兀和粗鄙。甚至有些時候你還需要在意念上回還一下。

因此,要解決一個問題,我們在心裡要有一種很深刻的意識——在解決它之前,情況很可能會變得更糟糕。

吳清忠老師在《人體使用手冊》裡面講,很多人到了中年以後,連感冒都不會得,但如果一生病,全是大病。這是因為人過中年以後,氣血已經不能夠制止身體在平常的時候得病了,所以疾病就會累積。當我們對身體進行調養,補充氣血以後,反而會感冒,然後經歷過感冒這個階段,再真正地走向健康。

同樣,我們的手或腳從受傷、出血,到它重新長好,也是從麻木到癢,最後才會痊癒。癢叫“小痛”,本質上來說,也是一個“反動”的過程(‘反’‘動’這兩個字我用的是〈道德經〉裡‘反者道之動’的含義)。

這個過程,其實是一個起手式。太極拳也是這樣說的,你要擊中一個東西,不能把拳頭全部推出去,還要往回收一點兒。這種生活哲學,似乎才是真正的生命軌跡。

瞭解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對生活中所有暫時的困難,都會保持著這樣的一種態度——它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一個必然的序曲。

梁冬|生活中所有暫時的困難,都是讓我們變得更好的必然序曲

——互動話題——

寫字的過程,

也是靜心的過程。

你通過什麼方式靜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