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沒有什麼能比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更快樂的了|薦讀

蔡志忠:沒有什麼能比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更快樂的了|薦讀

研究物理的緣起

經朋友介紹,我認識了臺大電機所440研究室的李嗣涔教務長(幾年後,李嗣涔升任臺大校長)。也因為這個機緣,引發我閉關十年研究物理。

1971年,中美兩國為了關係正常化,中國與美國分別派乒乓球隊互訪。

中國除了派出乒乓球隊之外,同時也派多位有特異功能人士一起到美國。臺灣“國科會”主委陳履安便集合臺大醫院、榮民總醫院與多位物理教授成立“國科會”特異功能研究小組,李嗣涔教務長也是當年“國科會”特異功能研究小組重要成員。

李教授帶我到臺大醫院,用eeg測試腦波。我看到李教授440研究室牆上貼著兩張大海報,一張是元素表,另一張是放大百萬倍的大腦神經元圖。

我說:“這張是大腦神經元與神經突觸。”

李教授說:“咦?你怎麼知道?”

我說:“我也研究大腦,但只有以自己的大腦作為研究對象。”

我又問李教授:“直到現在,物理界發現了多少種元素?”

李教授說:“發現百來種元素吧。”

我說:“發現自己每天越來越聰明,現在是我最聰明的時候。你能不能給我10個物理界尚未解決的物理問題,我來研究看看?”

李教授笑笑地說:“好。”

一兩天後,李教授沒低估我不是物理專業,很誠意地傳真來他用心精選的10個物理問題。

蔡先生:

您要的十大物理問題,現在整理如下:

  1. 目前實驗所量赫伯常數所得出之宇宙年齡約在80億~120億年,比宇宙中最古老的球狀星團150億年還要年輕,這是怎麼回事?

  2. 原子是由質子、中子、電子所構成,質子、中子是由夸克所構成,夸克又是由什麼所構成的呢?

  3. 宇宙中的黑暗物質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又是什麼樣的結構?

  4. 似星體的發光能量太過驚人,遠超過核子反應所能產生的能量範圍,那麼是什麼作用產生如此巨大的能量?

  5. 太陽輻射所產生微中子之量與標準模型所預測之量不合,是什麼原因?

  6.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到底為何?流星所帶來的有機分子?閃電所合成之氨基酸?利用有規則原子排列之礦物表面合成RNA?

  7. 超光速的迅子到底存不存在?

  8. 人尺度大小的宏觀量子現象是否存在?要在什麼條件下才存在?

  9. 量子現象中的不可分割性是否可以解釋預知未來?

  10. 宇宙的維度是四度還是超過四度?若有超出之維度如何測量出來?

看不懂李教授信中所說的物理術語和黑暗物質、量子現象、迅子、微中子等名詞,我閱讀銀河出版社160本翻譯自歐美、日本的物理圖書,瞭解這十大物理問題的真義。

蔡志忠:沒有什麼能比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更快樂的了|薦讀

物理研究手稿

接著又買天下、牛頓和其他出版社所出版的《理性之夢》《全方位的無限》《物理之道》《大地之母蓋亞》《物理之終結》《費曼:何必管別人怎麼想》《卡爾沙根·羅卡的腦袋》《一個細胞的生命》等科普書籍和《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海森堡》《理查德·費曼》等物理學家傳記。瘋狂地看盡所有的物理書籍,一頭栽入無涯的宇宙物理世界。

蔡志忠:沒有什麼能比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更快樂的了|薦讀

第一次悟通宇宙真理

1998年8月底,我到香港參加阜際杯橋牌賽。有一天凌晨我從九龍美麗華飯店窗口望著紅磡灣海面波浪起伏的點點漁火,思考如何將海天一色上下合為一個整體。

突然靈機一動,想通將點轉為面、面轉為體積、線轉為點,能任意轉化一維二維三維的數學模式,過去思考的宇宙學、銀河系、量子力學霎時融會貫通。

接著又想:如果我能將二維表面化為三維立體,那麼便有可能從三維宇宙思考出四維時空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時便決定比賽結束返臺後,要閉關專心研究物理。9月3日中午,我請時報出版社莫昭平社長在君悅飯店三樓日本餐廳吃飯,席間我說:“為了要閉關專心研究物理,從今天起,我要停止所有的出版。”

於是停止一切行為,開始閉關研究物理,從前我認為任何學習,無論學動畫、日文、數學,只要全力以赴三個月,便能學習有成。幾年前我花了三年才將佛學與禪宗完全融會貫通,物理難度超過佛學、禪學,我知道一定得花三年以上,才能有成。

第二年,我便發現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論點是錯的,但發現別人的理論錯誤不是什麼成就,必須提出正確的理論公式,此後除了研究什麼是正確的時間理論之外,我開始學高等數學。因為數學是物理的語言,宇宙物理必須要用數學描述。

第六年,終於發現正確的時間方程式,但由於我的物理研究寫了將近8萬頁,1600萬字左右,如何縮成兩三萬字,又能讓讀者看得明白,是件困難的工作。

2008年10月3日,我代表臺灣參加北京鳥巢奧運會場舉辦的奧林匹亞橋牌大賽(主辦單位將比賽改名為第一屆世界智慧運動會)。為期兩週的比賽,我於比賽空檔在計算機上寫完《時間之歌》與《東方宇宙》兩本10年物理研究心得。閉關研究宇宙物理,總共花了10年又40天,總算完成自我期許的巨大任務。如果有人問我:你一生中,哪一段時間最快樂?

我一定回答說:“獨自一人在東京4年畫漫畫諸子百家系列,是人生中第二快樂的日子;閉關研究物理10年,是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還有什麼能比一個人獨享一大段時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更快樂的呢?”

由於移民溫哥華,決定畫佛陀禪宗思想漫畫,為了參考佛陀造像而購買第一尊銅佛,因銅佛而結識星雲大師,因打坐引發自發動功,進而到臺大李嗣涔教授研究室,最終決定閉關研究物理。整個過程像冥冥中註定的環環相扣,最後物理研究完成,銅佛收藏總數也達到3520尊。

本文節選自《天才與巨匠:漫畫大師蔡志忠的傳奇人生》

蔡志忠:沒有什麼能比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更快樂的了|薦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