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古建陽」昔日莒口的書聲朗朗

「话说古建阳」昔日莒口的书声朗朗

「话说古建阳」昔日莒口的书声朗朗
「话说古建阳」昔日莒口的书声朗朗

莒口鎮焦嵐村樟埠自然村,坐落於距建陽區35公里的義寧山下。義寧山雖不起眼,為閩北常見的山繞水聚,惹眼則是1000多年前這裡曾書聲朗朗,人頭攢動,當年這裡有一家全省最早的私家書院——鰲峰書院,比福州的鰲峰書院早了近800年。書院創始人是建陽熊氏始祖熊秘(822-899)。據梁傑先生《建陽莒口·中國古代大學城》載:清道光《建陽縣誌》載,唐乾符年間,熊秘“至義寧,愛其山水,遂卜居焉,名曰熊屯,鰲峰書院,其所建也”。宋時書院發達,登進士第者多達十三人,成就“一門十三進士”的佳話。書院原擬為五進結構,俸祀孔聖人,熊秘後裔熊禾是朱子理學的第三代傳人。如今在原址復建的平房書院,孑然而立,十三進士石刻像暨簡歷依序排列,拱衛著書院,注視著進出書院的人們,村口道光四年(1824)鑿刻井沿上的“源遠泉甘”依稀可見,古井水湧依舊源源不竭,訴說著書院的前世今生。

「话说古建阳」昔日莒口的书声朗朗

焦嵐樟布水庫

相鄰的長梗村小源自然村口,幾株千年古樟旁的一條石徑,把人引入古建築群,其中一棟門樓上鑲嵌著“屏山書院”的題刻,瑞獸祥禽花卉石刻周圍;右廂立著四塊清乾隆、道光年間的“家祠碑誌”,記載著家族田產、山林等。“屏山書院”為朱熹恩師劉子翬在武夷山五夫創辦,為朱熹的母校,這裡的書院為其六世孫遷建。村口的城牆呈東北--西南走向,朝著五夫方位,門楣上雕刻“雲峰陽蜀”,寓意思念始祖。

「话说古建阳」昔日莒口的书声朗朗

長埂小源村

雲谷山,原名廬峰,因朱子《雲谷記》寫廬峰“峰頂有谷地,上多雲”而得名。位於寒泉塢(朱母葬地)與五夫之間,建造草堂,既為朱子往返途中休息,也為棲遊講學靜地。朱子廬峰遊有七首,在《雲谷記》(《晦庵記》)中,詳細介紹雲谷的26處景點,每景一詠,作《雲谷二十六詠》,還作《雲谷雜詩二十首》,僅這一座山,朱子寫了45篇作品。“一座山”:“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朱子對一座雲谷山留下如此眾多的筆墨,是絕無僅有的,由於歷史自然生態變化,當年朱子描繪歌頌的景點是否存在,需要尋找、修復、挖掘。

「话说古建阳」昔日莒口的书声朗朗

屏山書院

自唐代的鰲峰書院始,莒口“書院林立,講帷相望”,到南宋時達14所,其中有朱子創建的“寒泉精舍”、雲谷書院(也稱晦庵草堂),蔡元定創建的西山精舍等。莒口境內為何會有眾多的書院,主要因為當時官學衰落,科舉腐敗;加之,地處麻沙、書坊“圖書之府”,宋代建陽刻書業發達,為書院興起提供了條件。南宋理學漸趨成熟,眾多理學大師親自創辦書院,提高了書院的學術、社會地位。特別是得到朱子青睞,與朱子理學有關的書院達67所之多,其中朱子自創四所,兩所落戶莒口。

「话说古建阳」昔日莒口的书声朗朗

鰲峰書院

莒口書院遺存眾多,但至今“養在深閨無人識”,眾多書院遺存遺址需要確認、保護、復建;朱蔡論學的“講帷相望”精彩傳奇需要再現。蔡元定與朱子約定,在各自的西山、雲谷山書院山頂建造燈塔,夜間懸燈相望,燈明表示學習正常,燈暗則表示學有難處,次日往來論學解難。莒口書院之間交通路網建設,莒口書院遺存與考亭書院、五夫書院的脈絡關係。

弘揚朱子理學,莒口的書院文化建設任重道遠。(和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