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九旅的独臂开荒英雄

“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这是毛泽东对于1941年初陕北抗日根据地情况的回忆。

三五九旅的独臂开荒英雄

大生产运动中的晏福生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毛泽东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八路军三五九旅响应号召,分批浩浩荡荡地从绥德警备区开进了南泥湾。在开荒的过程中三五九旅牺牲上千人,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独臂开荒英雄晏福生便是其中之一。

晏福生可以说是老革命了,1923年参加安源工人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来,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他失去右臂。八路军进驻南泥湾开荒时,他担任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政委。

晏福生琢磨这开荒和打仗一样,要尽量减少非战斗人员的数量。于是他想把团里的警卫员、通迅员、文书等动员起来,加入到开荒队伍中。可是“出师不利”,首先就在他的警卫员这里碰了钉子。

警卫员考虑到晏福生是团政委,又失去了一条手臂,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困难,因此说什么也不同意晏政委的建议。晏福生苦口婆心解释说:这里不是在敌占区,安全问题不那么突出,而一线的同志们很辛苦,任务很重,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可警卫员仍不为所动。最后还是他的妻子马忆湘帮助他做警卫员的工作,这才让警卫员同意放下警卫工作参加开荒生产活动。

其他人看到连缺了一只胳膊的晏政委都让警卫员上了山,于是争着将警卫员、通讯员派到了垦荒前线。这样一来,光是警卫员、通迅员、文书等,全团就新增了三四十个开荒人员,一天下来,全团就多开荒地二三十亩。

晏福生因为自己少了一只胳膊,不能抡锄头开荒,内心非常着急,他总是想尽办法多干一些杂活,来减轻战友们的负担。

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三连战士就出发了。等他们来到山地一看,荒地上的枣刺、藤条、茅草都烧光了。大家都很纳闷,是谁帮我们干了这活儿?

三五九旅的独臂开荒英雄

晏福生和劳动人民在一起

战士们放眼望去,看到两个人正在引火。其中一个人的一只空荡荡的袖筒在微风中飘动。他东晃西晃、一高一低地来回走着,让人看着心酸。大家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那是晏政委和他的警卫员。

大家呼喊着跑过去,将晏政委围住,连长夺过他手中的捅火棍子,让他回去休息。原来前一天晚上晏政委就在他们连了解情况,一直到很晚。战士们没想到他会那么早起来烧山。

晏福生指着火堆惬意地对战士们说:“看你们连长,我当不了壮劳力,放把火烧烧荒还顶一个人嘛。”

连长不由分说,硬是推着晏福生离开了山坳。晏福生哪里睡得着。他走进了伙房,操起扁担去挑水。挑满缸后,正赶上锅里的水烧开了,于是他又挑起开水桶给山上的同志们送水。干部战士们深受感动,干劲更足了。

播种了,禾苗出土了。晏福生寻思着:锄地比挖地要轻松得多,不能握大锄头,何不打一把小锄头?于是,他亲自掌钳,指导打铁的战士锻打了一把小锄头,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干到那里。天天在田间松土、施肥、锄草。同志们都亲切地称这把锄头为“晏氏”锄头。

三五九旅的独臂开荒英雄

大生产运动

辛勤的汗水浇出了丰硕的果实。当年,第七一七团的生产成绩名列全旅、全边区之首,晏福生被全团指战员一致推举为“生产英雄”。

正是有了像晏福生这样的一批人,战时不怕死,上场杀敌;平时不惜力,开荒生产,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才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渡过了最困难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