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顯勝鄉:「三變」變出產業致富路

近日,走進我區顯勝鄉毛寺村刺槐基地,村民們正在給樹苗除草,夏雨過後小樹苗長勢喜人。“以前種小麥、玉米的時候,要是遇上天干,一畝地最多收入400元,現在不一樣了,我把8畝地都入股了,村上建成了五十多畝的刺槐基地,平時我們還可以在這裡打零工,增加收入。刺槐賣了以後,一畝地可以收入1500元。”村民毛錦文高興地說。

聚焦|顯勝鄉:“三變”變出產業致富路

毛錦文眼裡的變化得益於顯勝鄉深入推進三變改革。今年以來,顯勝鄉把“三變”改革作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抓手,按照市上“331+”產業扶貧模式和區上“五個組團”的發展理念,將“三變”改革與全域旅遊深度融合,紮實做好“產業上水平”這篇大文章。

顯勝鄉採取走出去學與請進來教的方式,召開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三變”改革對接會、群眾座談會,確定了聚焦全域旅遊這一核心,推行土地資金、資源、技術和勞動力入股五種方式,走“三變”+鄉村旅遊、+優勢產業、+休閒農業、+苗林培育、+特色養殖五種發展之路的“155”“三變”改革總體思路。同時,堅持把做好群眾工作貫穿“三變”全過程,通過幹部講群眾聽、能人幹群眾看等方式,不斷提高群眾的主動性和參與度,凝聚了“三變”改革的強大合力。

聚焦|顯勝鄉:“三變”變出產業致富路

堅打持一村一品、突顯特色、因村制宜,努力推動優勢產業集群發展。以黑老鍋旅遊開發公司、隴東冰雪健身基地、月亮灣香草園為主體,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農家樂、民宿經營、特色農產品加工銷售等旅遊三產服務業。緊盯打造“大櫻桃之鄉”目標,組織30000畝大櫻桃基地經營主體與顯勝電商平臺無縫對接,初步形成了生產,儲藏、銷售一條龍的全產業鏈特色果品基地。依託唐苟村響潭河田園綜合體、禾木有機農場等龍頭企業,積極培育田園體閒景觀,發展會展農業、觀光農業、眾籌農業等新型農業業態。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充分發揮能人帶動效應,在嶽嶺村,以慶陽市綠優苗木種植合作社為主體,引進培育高檔彩葉景觀苗木,配設休閒娛樂設施,打造綠色休閒娛樂和高檔景觀苗木專業村。以山楂紅和旺咀養殖合作社為載體,堅持生態與規模並重,大力發展蟲草雞、黑山羊,生態野豬、形兔等特色養殖,形成了一產帶全村的良好局面,推動鄉村旅遊從單一景點向綜合服務轉變,從企業單打獨享向共建共享轉變,從封閉自循環向開放的“旅遊+”轉變。(溫聰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