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給兒子篡位,臨死前請求吃一東西,兒子聽後當即一刀砍死他

在封建王朝,如果問什麼位置是最多人想得到的,那麼一定是至高無上的王位。縱觀歷史,為了王位,兄弟反目,父子殘殺,互相逼迫謀害…上演了各種奪位、篡位的歷史大劇。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君主就遭遇了篡位這事,他就是—楚成王

國君給兒子篡位,臨死前請求吃一東西,兒子聽後當即一刀砍死他

楚成王是楚國國曆史上的牛人,他不懼齊桓公、欺負宋襄公、扶持晉文公,而他的孫子就是“問鼎中原”的楚莊王。在楚成王當政時期,楚國先後滅掉了貳、谷、絞、弦、黃、英、蔣、道、柏、房、軫、夔等十多個小國家。但是楚成王這麼牛,也有自己的兩個人生汙點。

國君給兒子篡位,臨死前請求吃一東西,兒子聽後當即一刀砍死他

其一 、弒兄上位

楚成王的汙點之一就是弒兄上位。他並非是先王指定的繼承人,而是通過殺害自己的親哥哥楚堵敖而來的,當時楚堵敖不務正業,甚至還想殺死自己的弟弟熊惲(也就是楚成王)。

然後熊惲逃到隨國,並得到隨國人的支持,再聯合隨國人襲擊並殺死楚堵敖,奪得國君之位,是為楚成王。這樣得位不正的王位也給了後世子孫一個壞榜樣,並最終報應在了自己身上。

國君給兒子篡位,臨死前請求吃一東西,兒子聽後當即一刀砍死他

其二、廢立太子

廢立太子是楚成王的另一個人生汙點,也是他這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正是這個錯誤導致了他日後的悲劇。

當初日漸衰老的楚成王內心打算冊立長子商臣為太子,於是向令大臣尹子上徵求意見。子上表示:大王您身體如此強壯,起色這麼好,而且嬪妃眾多,還怕沒有兒子繼承王位嗎?萬一將來後悔了廢黜他,必定會出大亂子。我們楚國立太子的慣例,歷來都是立年輕的人。再說,商臣這個人,眼睛像胡蜂,聲音似豺狼,性格兇暴殘忍,不太適合立為太子。

國君給兒子篡位,臨死前請求吃一東西,兒子聽後當即一刀砍死他

雖然大臣子上的話說的很有道理,但楚成王用行動表示:你的話很有道理,可我就是不聽,我還是要立商臣為太子。但結果正如子上所預料的那樣,公元前626年,楚成王越來越感覺當年那決定好像太草率了,而且看太子也不太順眼,就想廢黜太子商臣,改立王子職為太子。

按說廢立之事,本就不應該如此草率,可楚成王就是這麼任性,他還將他的想法透漏給不少人,最後更是傳到了太子商臣的耳朵裡。

商臣得到確切消息後便與老師潘崇合謀發動政變。同年十月,商臣率領已經投向自己禁軍衝入包圍了楚成王,楚成王大為驚恐,但身邊已經都是太子的人了,他只能放棄抵抗。而商臣雖然是公然篡位,但還是不想親自殺死父親,所以就逼楚成王自殺。

國君給兒子篡位,臨死前請求吃一東西,兒子聽後當即一刀砍死他

於是,臨死前楚成王提出了一個要求,他想再吃一次熊掌。這要求不說還好,說完之後,他兒子當即給了他一刀痛快。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楚成王這個要求壓根不是想臨死前做個飽死鬼的念頭,而是想來個緩兵之計,拖延時間,等待救援。

國君給兒子篡位,臨死前請求吃一東西,兒子聽後當即一刀砍死他

你想想,這熊掌沒有幾個時辰怎麼可能弄好呢?所以他那狡猾冷血的兒子聽完後,立即就明白楚成王的念頭,給了他一個痛快,防止出現任何意外。從篡位到被篡位,對於楚成王或許只能一句話概括:說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