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1985年,白巖松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傳媒大學。

事實上,白巖松原本成績並不優秀。

高一高二時,他一直是班裡的差生,最慘的時候,混到全班倒數第二。

而到了高三,白巖松卻一躍成了尖子生。

從差生到尖子生,白巖松只用了1年。

白巖松說,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快的逆襲,全憑從小到大的一個好習慣:愛讀課外書。

白巖松打小不愛讀學校發的課本,不愛做題做作業,他愛讀雜書。從識字開始,他就愛上了讀“閒書”。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一、酷愛閱讀的央視名嘴

1.全家人愛讀書

白巖松小時候家境貧寒,但是家風很好,母親、父親、舅舅、舅媽、姑姑都是教師,酷愛讀書。

在這個家庭裡,長輩們打發閒暇時間的方式就是讀書。

因此,白巖松是聞著書香長大的,等他會認一些字了,就加入到了讀書的行列中,自然而熱地成了一名小讀者。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白巖松在嬰幼兒期就被書籍吸引了,不用任何人督促和引導,讀書自然地成了白巖松的習慣和最大的樂趣。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2.讀書很多很雜

家裡的讀書氛圍也很民主,白巖松可以自由地挑書選書,他想讀什麼書就讀什麼書,家人從來不干涉。

白巖松在很小的時候就嗜書如命了。

在80、90年代,書店裡有書,人們也沒錢買書,更沒有電腦和手機去看書。

為了能讀到書,只有幾歲的白巖松拿著母親的借書證,頻繁地往市裡的兩個圖書館跑,只比櫃檯高出半頭的他是圖書館的常客。

一本本書被小白巖松讀完,化為知識,存儲在他的腦海中。

在當時,一個借書證已經滿足不了白巖松讀閒書的慾望了!

每當母親把書和新的雜誌期刊帶回家,白巖松就搶著去讀。

他還讀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包括科幻小說、中長篇小說。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3.讀書多,後勁兒大

白巖松學得是文科,他從幼兒時期到高中,讀過的書有上千本。

從這千餘本書中,他吸收了大量的關於歷史、地理、政治、文學、哲學的知識。

因此到了高三那一年,他的潛能一下子就爆發了,因為有大量的知識積累,再加上他為自己制定的按部就班的學習計劃,他的語文和政史地成績迅速提升。

從倒數第二名到全班第一、第二名,白巖松用了1年的時間。

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突破,要歸功於他之前的十多年的閱讀積累。

閱讀量大的孩子,後勁兒大!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我見過一些孩子,小學和初中時,成績一般,到了高中,成績如日中天,突飛猛進。

其中有很多就是因為酷愛讀書,他們大量地廣泛地閱讀了十多年,腦子裡有一個強大的知識庫。

那些知識廣博而繁雜,天文地理、自然科學、化學生物、歷史古建……

孩子們從課外書中吸收了這麼多知識,他們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他們的智商都會得到提升,最終會反應在學習成績上。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白巖松說:我能成為今天的我,和我學生時代讀的那些“閒書”有很大關係。

白巖松雄辯的口才,深刻的思想,都源於大量閱讀!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從好書中汲取的知識,是一個人生命的底色。

不讀書的人,生命底色,一片慘白。

讀書多的人,生命底色,流光溢彩。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二.孩子為何必須多讀書?

讀書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1. 認識世界。

讀好書,能讓人得真知,去愚昧。

讀書多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不會受人蠱惑,不會結交不良青年!人生不會誤入歧途!

2. 獲取知識。

對於孩子來說,讀書是獲取知識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快速的途徑。

課外書的知識涵蓋了各個領域、各個學科,能讓孩子成為真正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淵博的人。

讀書多的人,口才好,文思暢,易有雄才大略。

毛澤東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3. 品格培養。

真正的好書,不僅有知識,還有浩然正氣!

好書讀得多的人,道德也不會差。

他們會孝順父母、禮貌待人、遵紀守法,自然能成為受人歡迎的人,人生就會少很多阻礙。

4.氣質塑造。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多的人,自會散發出書卷氣,這是一個人最高貴的氣質。

董卿便是範例!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三、如何培養小書迷?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要做到以下幾點:

1. 營造閱讀氛圍。

全家人都要愛讀書,尤其是父母。

父母展現在孩子面前的形象,不應該是玩手機看電視打遊戲,而應是讀書。

一家人坐下來,每人都捧著一本書讀,沒有比這更美的場景了!

作為家長,與其費盡心思、吼叫責罵著讓孩子做作業,不如先從自己開始,先培養自己的讀書興趣!

如果孩子一出生,看到的就是一個愛讀書愛學習的父母,那他想不愛讀書都難!

記住:培養孩子前,先培養自己!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2. 讀書要多而雜。

對於孩子讀書,可以引導,但不要過多幹涉!

只要是思想健康的書,都可以讀!

孩子讀書,讀得越多越雜,就越好!

課外書上的知識可比學校裡發的那幾本薄薄的教材,要全面豐富多了!

只讀課本的孩子,只知道課本上的知識!而讀課外書的孩子,能知道所有的知識!

課外書才應該成為孩子真正的教材!

與其讓孩子把時間花在做題、做作業上,不如多騰出時間讓孩子讀課外書!

從長遠來看,孩子每天最重要的事應該是讀課外書!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3. 感受閱讀之樂。

家長要為孩子閱讀掃清一切障礙。

要確保孩子每天都有書讀,有好書讀!

家裡要有一定數量的藏書;常帶孩子去書店和圖書館;要為孩子辦借閱證;鼓勵孩子和周圍的小夥伴交換好書。

對於孩子讀書的事,要鼓勵、引導、支持,不可批評、指責、洩孩子的氣。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敏感、脆弱的,孩子比成人更敏感、更脆弱,對於孩子每一個積極的興趣,家長要用心呵護。

讓孩子感受到閱讀之樂,閱讀方能真正成為孩子人生的旋律。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4. 持之以恆地讀。

讓讀書成為孩子的一種生活方式。

讀書,持久才能見成效!

讀一年、兩年,都無法形成質變!

讀八年、十年,才能形成真正的學識和氣質!

白巖松:從差生到尖子生,我只用了1年,是這個習慣成就了我

作為父母,你無須一定要為孩子買下幾處房產,無須一定為孩子掙下千萬資財,無須讓孩子錦衣玉食!

能讓孩子愛讀書、有書讀的父母便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


歡迎關注頭條號:豐非說,0—18歲教育指南,讓平凡孩子不凡!專業、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