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渤海灣海底隧道,爲什麼反對聲這麼高?

“據悉,渤海灣海底隧道方案已經秘而不宣提交有關部門,關於這項跨世紀的特大工程事關國家利益和形象必須慎之又慎,不是 說靠某個院士的某個隧道局專家的小集團利益就可以匆忙草率決定的。首先,海底隧道的鼓吹者提交的海底隧道方案根本談不上大通道功能,據說這僅僅是一條雙線鐵路隧道,不是我們期望的高速客運線路而且是客貨兼用線路,這條超長隧道既要擔當高速鐵路的客運需求又要承擔大宗貨物運輸需求,要知道東北運往關內的貨物主要是糧食、原油、礦產和森林資源大宗貨物,僅僅靠這條鐵路能承受嗎?其二,按照海底 隧道承擔 的主要功能來看,它有四分之一時間運貨、四分之一時間運客(其中還要包括高速和普客)、四分之一時間要駝運擺渡汽車卡車、四分之一時間檢修,這條海底隧道能夠承擔得了嗎?遼東和山東有著巨大的客流和車流,當年闖關東的絕大多數都是從這條線路闖關東的,據專家測算每天將有10萬人車跨海旅行,這條海底隧道能夠解決這巨大的客流和私家車流嗎?其三:隨著丹大和哈大高鐵的開通運營,以及山東榮、威、煙、青高鐵和城鐵的開通。兩地必將開通城市軌道交通和輕軌,但是我們這條海底隧道有這個功能嗎?要知道我們在建的滬通長江特大公鐵兩用大橋和連淮揚鎮高鐵五峰山特大公鐵兩用大橋都預留了城軌鐵路,已經通車的南京大勝關公鐵大橋更是具有六線鐵路通道。難道我們耗費巨資的海底隧道再給我們的大通道添堵嗎?其四;我們中國的造橋技術、特別是大跨度公鐵兩用大橋的技術已經遙遙領先世界,在建的連淮揚鎮五峰山特大橋的跨度又創造了世界紀錄,難道我們的跨海大橋就造不成嗎?其五,昨天,處於營、郯地震帶的營口大石橋發生了4級地震,這條海底隧道正處於這條地震帶上,歷史上75年海城大地震和69年渤海灣大地震都造成巨大損失,這條海底隧道一旦發生斷裂,巨大的海壓水流將使得逃生和救援無法實施,整條隧道將徹底報廢。但是如果建設大橋的話只會造成局部坍塌損壞,乘客的救援逃生都是可以實施和修復的。因此,奉勸某些專家好好聽取不同意見,盲目匆忙上馬只會給國家給人民帶來不可避免的損失!”

這是在某貼吧上,一位網友的留言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渤海灣海底隧道,為什麼反對聲這麼高?

由於渤海海峽的阻隔,往來於山東和東北地區的鐵路、公路只得繞行山海關,路程均在1600公里以上,增大了運輸成本。即使2006年煙臺和大連實現了鐵路輪渡,來往於兩地之間也需要至少6個小時。因此,兩地之間起支配作用的運輸方式為海上運輸,尤其是煙臺到大連的航線,更是承擔了絕大多數的客貨運輸量。但海上運輸每年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因風浪影響不能通航,且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隱患。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渤海灣海底隧道,為什麼反對聲這麼高?

大連市政府認為,大連經濟要快速發展,交通必須先有所突破。如果能在渤海海峽建一條跨海通道,大連就成了東連韓國、日本(中日韓自貿區)、美國(美洲國家)北連瀋陽、哈爾濱、俄羅斯等歐洲國家,南連煙臺一直到中國南方各地(包括海南)真正變成了交通樞紐城市,為實現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而奮鬥。按照柳新華當時提出的“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基本構想,首先要修建大連到煙臺的鐵路輪渡,實現兩大半島“軟連接”;其次,修建從蓬萊至長島的試驗工程,以小通道帶動大通道;最後,修建旅順到蓬萊海底隧道,從而在渤海海峽實現天塹變通途

世界最長海底隧道!渤海灣海底隧道,為什麼反對聲這麼高?

對此,你怎麼看,你支持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