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何未将裕仁天皇列入战犯处死?

1946年4月3日,总部位于华盛顿的″远东委员会"决定对日本裕仁天皇不予起诉;6月18日,远东审判首席检察官基南在华盛顿宣布对日本天皇不以战犯论处。消息刚出,便引起轩然大波,受日本侵害的国家、国际仲裁机构以及部分日本国民都表示,裕仁做为国家元首,理应作为头号战犯接受国际法庭的审判与惩罚。与此同时,远东审判辩护团一致通过决议:“不追究天皇及皇室”。那么,被认为是发动战争的元凶,却能逃过审判,安然无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何未将裕仁天皇列入战犯处死?

以“知日派”著称的斐勒斯准将,向麦克阿瑟提交的提交报告认定:″不应对天皇突施裁判,应保留天皇制,让天皇继续成为日本的象征,如果强力废除天皇将会导致日本全国大乱,占领政策难以成功。"美国麦克阿瑟将军随即成为赦免裕仁天皇战犯的巨大推手。

欧洲记者斯特灵夫妇合著的的传记作品《大和王朝》中讲到——在华盛顿宣布日本破产之际,美国却在1945年至1948年年间在菲律宾的山洞里掘出价值数十亿美无的金银财宝,其中一部很有可能落入了麦克阿瑟的腰包……麦克阿瑟在香港一家银行有一个价值数百万美元金条的账户,令人费解的事,帐户竟是他和裕仁天皇共有的。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何未将裕仁天皇列入战犯处死?

据报载,麦克阿瑟在考虑了美国国家利益以及将来的国际形势,向总统杜鲁门建议“不能把日本裕仁天皇作为战犯逮捕”。他认为,是日本国内执掌军权的军国主义官员们,利用日本天皇的旗号,发动了这场非正义战争。考虑到天皇对日本民众的特殊影响力,保留天皇有利于帮助盟国占领控制日本。杜鲁门基于国家利益以及世界战略考虑,采纳了麦克阿瑟的建议。由此,日本裕仁天皇获美国人的“免死金牌”。但裕仁也从“神”降为“人”,成为形式上的象征天皇。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为何未将裕仁天皇列入战犯处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