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漢濱區早陽鎮「黃金葉」鋪就脫貧致富路

西部決策網——西部大開發訊(熊傑 通訊員 周濤)7月25日,初伏第九天。盛夏裡的漢濱區早陽鎮,處處煥發出勃勃生機,烤煙、魔芋、玉米等農作物把山村“染得”綠油油一片。在全鎮13個烤煙種植村,更是一派忙碌景象,菸農們正忙著採收菸葉、編竿、烘烤,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海拔800多米的高躍村9組,貧困戶唐自田正和妻子忙著向烤爐裡架煙,這已是他們烘烤的第三爐煙了,儘管額頭上掛滿汗珠,但他們的心裡卻像吃了蜜一樣甜,因為26畝烤煙將會為他們創造出十萬多元的收入。

“今年的烤煙總體都不錯,如果後期沒有災害性天氣發生,一畝烤煙至少能收入4000多元,唐自田他們家4口人,今年脫貧應該非常輕鬆。”正在高躍村指導菸農採收、烘烤煙葉的煙站負責人介紹道。在早陽鎮,像唐自田一樣種煙收入佔家庭經營現金收入70%以上的貧困戶還有很多,他們正憑藉勤勞的雙手,向貧困宣戰。

近年來,漢濱區早陽鎮立足鎮情,始終堅持不懈地做大做強烤煙產業,鞏固提升烤煙產業的支柱地位,讓烤煙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力脫貧攻堅的特色產業,真正實現了群眾增收、財政增長、企業受益的“三贏”目標。

2017年,早陽鎮252戶菸農共種植烤煙5530畝,由於受後期乾旱和病害影響,導致菸葉不同程度減產,完成產值1099萬元,財政創稅242萬元,菸農戶均收入4.36萬元,44戶貧困戶通過種植烤煙實現了脫貧。2018年,全鎮13個村、81個村民小組、206戶菸農共種植烤煙6000畝,其中有貧困戶90戶種植烤煙,預計收購菸葉1.7萬擔,實現產值2000萬元,財政收入400萬元以上。

早陽鎮作為漢濱區菸葉生產第一大鎮,烤煙不僅是一項傳統優勢產業,更是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黃金葉”,為了做大、做強、做精,他們按照“支部引路、黨員帶路、產業鋪路”的辦法,大力實施“支部+X+貧困戶”精準扶貧模式,用“黨建+”系統思維推動工作,將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最前沿,把貧困群眾納入烤煙產業利益鏈條上來,積極發揮支部的引領、戰鬥堡壘作用,讓菸農有了“主心骨”。發揮合作社、黨員、能人大戶、“新大員”在產業發展中的服務、示範和帶動,讓廣大群眾和貧困戶得實惠、獲幫扶、樹信心、增動力,今年的90戶種煙貧困戶直接受益這種精準脫貧模式,另有200多貧困群眾在家門口通過務工實現增收。在2017年,252戶菸農加入漢濱區新禾豐菸葉生產綜合服務農民合作社,接受合作社提供的機耕、植保、烘烤、分級、運輸等專業化服務,每戶以不高於1000元的標準入股,共分紅14.70萬元,其中最高分紅1628元,最低分紅202元。同時,結合新民風建設,以“百社講壇”為載體,講勤勞致富故事、講自強勵志事蹟,利用每季度召開的道德評議會,樹評勤奮勞作典型,不斷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

“菸葉產業是當前漢濱農業產業化建設中鏈條最完整、服務最全面、扶持最優厚、農民最有保障的產業,是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有效途徑之一。”2012年7月,時任漢濱區政府區長的王孝成在早陽鎮調研農業產業建設時指出。為了大力發展烤煙產業,努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助力脫貧攻堅,該鎮根據區政府《關於建立完善三項制度推進烤煙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漢政辦發〔2015〕138號)精神,成立了2018年菸葉生產工作領導機構,由鎮黨政主要領導掛帥任組長親自抓,明確兩名副科級領導任副組長具體抓,從領導幹部到鎮村幹部,層層落實任務和責任,定村組、定人員、定任務,使幹部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任務,形成了齊抓共管的格局。結合鎮情,出臺了《關於鼓勵烤煙生產助力產業脫貧的安排意見》,落實了烤煙生產獎補政策,即從2018年開始,將區政府撥付煙稅的50%左右用於獎勵烤煙生產,具體為:對轄區各烤煙種植戶,按照合同面積,每交售1斤中上等菸葉獎補1元;新建(含搬遷)一座密集式烤房(年烘烤能力在30擔以上)補助3000元,分三年兌付,每年1000元;在冊貧困戶種植烤煙,按產值(正價款)5%(最高不超過2000元)再予以獎補;發展烤煙在1000畝以上的專業村,獎勵村級班子3萬元,1000畝以下的村按20元/畝予以獎勵。區菸葉分公司每年堅持與種煙群眾簽訂菸葉收購合同,並按照產前、產中和產後分階段進行生產扶持和跟蹤服務,讓菸農吃上“定心丸”,享受星級服務。

2017年,由於受持續乾旱和病害影響,造成菸葉不同程度減產,也挫傷了部分菸農種煙的積極性,不少青壯勞力放棄種煙而選擇外出務工,全鎮35歲以下種煙的青壯勞力所佔比例不足20%。面臨新的形勢,為了提振菸農的“精氣神”,振興烤煙產業,該鎮積極發揮好大村、大戶的示範帶頭作用,將高躍、大溝河、石門、左灣等4個烤煙村確定為2018年菸葉生產示範村,並在各烤煙種植村選準一批產業大戶和致富帶頭能手,用他們的現身說法和成功經驗鼓舞人、引導人,讓廣大煙農有目標、有信心,爭著幹、比著幹,從而推動烤煙產業發展壯大。與此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將土地向能人大戶集中,積極發揮新禾豐合作社的作用,為菸農提質增效、減工降本,解決部分菸農勞力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等困難,使菸農都能放心大膽種煙。東村村村民晁興慈在大溝河村流轉土地212畝用於種煙,不僅起到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還為30多名群眾提供了務工崗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