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轻松拿高分?先要培养他的“考试体质”!

要想孩子轻松拿高分?先要培养他的“考试体质”!

有一类学生,被同学和家长们奉为“学霸”。

他们在每次的大考、小考中,都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基本没有失手过。

一些家长很好奇,为什么能上前三名的基本就是这几个同学,今天你第一明天我第一.......

十名开外的都分外眼红好不好!

要想孩子轻松拿高分?先要培养他的“考试体质”!

其实这些学霸早已练就一身本领应对紧张的考试,我称它为“考试体质”。

成绩的决定因素有很多,比如课堂效率,比如课后复习。

可不稳定的成绩,说明了孩子不是没有拿高分的能力,而是考试状态总是不够好。

那些成绩稳定、分又高的孩子,是一定具备“考试体质”的。

他们对考试没有非常惧怕的心理,更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考试的结果。

这次这里失了分,整理错题,总结知识漏洞,并填补它。

习惯了考试,习惯了一个学习、检测、查漏补缺的过程,才能在今后更重大的考试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毕竟,有的考试,一次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要想孩子轻松拿高分?先要培养他的“考试体质”!

1.考试前不惧怕考试,不立过高的目标

明天就考试了,孩子有没有焦虑的情绪产生呢?

其实但凡是考试,学生自然就会有一种紧张的情绪。

而这种激动状态,带来的是高度调动的学习状态,还是焦虑不安,什么都复习不进去?

要想孩子轻松拿高分?先要培养他的“考试体质”!

惧怕考试首先是因为对结果的担心,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不确定。

家长更不要给孩子过高的期待,不要让他们心里立下一个“我要拿100分”的想法。

满分并不代表什么,考题也只是海量题库中挑出的万分之一。

“考试体质”就是,不立过高的目标,而是发挥出全力,尽力去交一张满意的答卷。

成绩只是数字,扎实的知识积累才是真功夫。

2.考试时有积极状态,高度调动知识库

开考时,“考试体质”是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而不是昏昏欲睡,满是抗拒。

孩子应该把平时的每次小考,都当成一次自我检测的游戏。

尤其是哪次发现认真作答后,还是错误较多,那就要感谢这次的题目正中下怀!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错题出现,学生可能永远不知道原来这里没学会啊!

要想孩子轻松拿高分?先要培养他的“考试体质”!

知识储备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但输出才是考试的目的。

如果学生认为自己把书本上的学会了,不仅记好笔记,也记在脑子里了,可一到做题就是搜寻不到这项题目的做法。

那是因为,知识库没有被调动起来,应用不到实际解题中。

所以考试不是一场地狱般的折磨,而是一次升华学习的过程。

想要让知识“变现”,平时多做自我检测,让备考状态变成常态,让“考试体质”更强健!

3.考试后不过度自责,不拿成绩作比较

“这次又没考好,78分要是能多两分看起来就没那么低了!”

“呜呜呜,59啊,就差一分就及格了!怎么这么倒霉......”

“哇,上90分了,好开心,接下来可以偷懒了。”

“还好比他高1分,排名也在他前边。”

以上就是一些学生们拿到成绩单后的心理感受。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只关注成绩的高低。

“恭喜xxx同学,经成绩检测,您已进入好学生行列。”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系统,只以成绩论输赢,多少有能力的大人物将要被抹杀?

是不是一出生就应该有一个“哭能力”测试?

尤其有二孩儿的,两个孩子谁的成绩高就重点培养谁!

要想孩子轻松拿高分?先要培养他的“考试体质”!

“这次没考好,应该多复习一下这一章节的。”

“和自己期望的还是差了好多,看来我得更加努力了!”

“这道题这么简单我竟然错了,太马虎了!以后多花时间认真读题。”

和盲目的以成绩论高低相比,这样的反省就更有意义,多在学习中找问题,而不是单凭一次考试的试卷就满腹自责,影响学习效率。

  • 培养了以上三条能力,孩子能更轻松的应对考试。

  • 因为考试本身真的不可怕,不正确的态度才可怕!

  • 它会让你白受了学习的累,还觉得考试是种罪。

  • “考试体质”是不是很必要呢,转给孩子看看,让他享受学习,轻松应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