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大放水,房價又要飆升?

這兩天央媽大放水,一副撒幣的架勢,我的朋友圈都刷屏了。

有自媒體喊著四萬億放水、房價要猛漲,小姐姐實在看不下去了。

索性今天科普一下,大家別被帶著焦慮了。

央行大放水,房價又要飆升?

說好的去槓桿突然剎車了。

7月23日,央行來了波操作——給市場送來一碗5020億的麻辣粉(MLF),也就是撒錢。

解釋一下,MLF官方術語——中期借貸便利。

這是央媽對外借錢,借款期限一般是3個月、6個月和1年,不過是要加利息的。

當日1700億元逆回購到期量後,實現淨投放3320億元。

數據顯示,這是有史以來單次最大規模的MLF操作。

再加上,央媽分別在1月、4月、7月進行了三次降準,釋放流動性超過上萬億元。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2008年央行的“全面放水”,也就是四萬億計劃。

很多人猜測,這次放水是不是貨幣政策轉向寬鬆?資金會不會流到樓市,又要推起一波上漲?

我們先看看央媽大放水,這是為了什麼?

其實是為了維持市場的穩定。

去槓桿引發了信用收縮,也引起了股市、債市的動盪。

去年我們開始的金融去槓桿,用力過猛,收縮貨幣,市場上資金流動性下降,企業借貸困難,現金流週轉不下去,先是今年各地債務違約。

債市涼了,股市也不樂觀。

資金抽離股市,對外還有中美貿易摩擦,股市今年算是一輪血洗,7月裡很多人翻車。

股市大跌,本來就缺錢的上市公司,還要還大額的債,所以今年股權質押也特別多,尤其是高負債率的開發商。

大環境上,我們的經濟增長也有壓力。

第二季度GDP增速降至6.7%,降到了16年以來本輪經濟反彈的最低點。

5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創下15年以來新低,只有8.5%,

而且,出口層面,也受到貿易戰影響,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這個情況下,放水是一個合理選擇。

那麼,這次會像2008年那樣,引起一波海浪滔天,房價、物價飆漲嗎?

生活是動態的,我最怕定向思維。

現在要像以前一樣開閘大放水,其實是不可能的。

首先,兩次放水的形勢已經不一樣了。

2008年開啟四萬億計劃,央行降息5次,降準3次,到了2009年M2增速更是突飛猛進到最高接近30%。

可以看下面這張圖,圖中標出的這個29.46%就是09年的苦果,漲工資的速度趕不上印錢的手速......

央行大放水,房價又要飆升?

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推動了樓市的泡沫。

但現在的形勢是我們經過一輪貨幣收縮,嚐到了去槓桿苦澀的過程,現在要適當寬鬆,尋求金融市場的穩定。

這次的寬鬆,絕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又要大水漫灌了,瘋狂印錢,導致物價狂漲,我們的錢包縮水了。

7月23日,國務院常委會議說了——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可以根據形勢微調和定向調控。

同時也提出要堅決出清“殭屍企業”,減少無效資金佔用。

另外,資金的流向也不一致。

從這次國務院常委的表態可以看出,這次的資金是想定向流入實體企業,嚴格方式通過一些通道流入樓市。

說白了,這次的寬鬆是想出手救市,不想讓實體企業、公司的資金鍊因為去槓桿緊繃,最後斷裂,引發社會治安的穩定。

我們回顧一下這兩個月,債務纏身的企業,最終會牽連到大多數普通人。

雖然你沒有關注過這家公司,但你買的銀行理財、投資的網貸標,甚至買的私募產品,很多錢都是直接、間接流到這些借款公司手裡。

大環境起風了,這些公司現金流緊張,一旦斷裂,後面是一串的理財產品違約或者爆雷,背後牽動的是數以萬計的家庭。

所以,這次寬鬆的資金,中央有明確的用途——流向企業。

這次壓根和樓市關係不大,現在層層監管,想要繞過監管把錢輸送進樓市,難度很大也不現實。

央行大放水,房價又要飆升?

最後,我們再看樓市本身。

這次調控政策全面收緊,對於樓市的金融管控沒有放鬆。

樓市還是嚴調控的架勢,指望這次的放水讓它上漲,看著就像外行在盲人摸象。

咱們的樓市一直不是市場化的,拿美國、日本來對比也沒多大意義。

我們樓市漲跌的邏輯,不能只看需求,政策層面更需要關注。

一個城市的房價漲跌,更像一支個股的漲跌,不能一概而論,要看不同的調控方向。

一線城市依舊橫盤(不漲),正在降溫,防止過度炒作。

二線城市因為需求存在上漲,但也被限價房、限購、限貸、禁售壓制炒作的空間。

三四五六到十八線的城市,樓市短期內會不會漲,要看去庫存的進度啊。

如果準備去庫存,或者正在棚改,房價短期內還是上漲的。

如果已經完成去庫存,城市基本面一般,人口還是淨流出的,房價接著漲的動力不會很大。

不過,凡事無絕對,生活也不是非黑即白的,總有灰色地帶。

即使政策管得緊,小姐姐相信,還是會有一部分錢會流入樓市的。

至於這一部分錢有多少,就要看政府遏制房地產泡沫的決心有多大。

目前來看,當前房貸利率普遍上漲20%,買房成本越來越高,除了極少數的優質地段,房子的投資價值也不大了。

總之,這次放水更偏向保證市場流動性,並不是大規模流入樓市,房價短期裡飆漲的概率並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