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公攤面積有哪些?

無論是高層還是多層,商品房都有公攤面積。可公攤到底攤了些什麼?不少購房百姓對此並不清楚,這樣可能會給開發商“注水”提供僥倖心理。那麼,小區的公攤面積有哪些,住宅公攤面積如何計算。

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的簡稱,即指各產權共同佔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山牆)、計入套內建築面積之外的共用牆體面積。

商品房公攤面積有哪些?

公攤面積主要有: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勤警衛室、共用牆體……而庫房、車庫車道、供暖鍋爐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子、辦理用房等不會計入公攤。

國家在公攤面積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間範圍內,普通多層住所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係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公攤係數在15%-20%之間;高層住所相對更高,在20%-25%擺佈。為數不多的高層和小高層,房源面積公攤則控制在20%左右,具有雙電梯、地下車庫,而樓體寬度、公共走道等面積也嚴厲依照有關規範進行劃分。

商品房公攤面積有哪些?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上都會註明房屋的公攤係數範圍。房屋面積以房地產交易權屬登記核心測繪部的測繪結果為準,房產證上標註的面積也以此為準。公攤面積越小,意味著得房率越高,業主花在不可支配面積上的錢也較少,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公攤面積過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體的美觀和寓居的舒適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