噸,科思創公布Q2季度及年中成績單

一、蒼南將打造塑料製品示範基地

塞拉尼斯產品價格上調6777元/噸,科思創公佈Q2季度及年中成績單

7月24日,2018年上半年全省石化行業轉型升級工作座談會在蒼南召開。蒼南塑料製品製造業是全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試點之一。據悉,蒼南將通過搭建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培育龍頭和上市企業、淘汰落後產能等措施,力爭通過3年時間的努力,打造全國塑料製品製造示範基地。

塑料製品製造業是蒼南支柱產業之一。今年以來,蒼南打出“組合拳”,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該產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已淘汰落後產能企業5家,整治“低小散”企業287家,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50%和130%。規劃建設塑料製品小微園6個,總面積1650畝,為企業創新發展打造新平臺。

成立智能包裝創新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技術推廣等服務。

同時,他們以“畝產論英雄”實施企業綜合評價,在用地、用能、融資等要素供給上進行差別化對待,倒逼企業改造提升。

蒼南縣經信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蒼南將繼續推進一批重點技術項目的改造,計劃實施企業標準化車間建設5家以上;加快4家擬上市企業的上市步伐,爭取100家企業實現小升規,培育一批重點龍頭企業及上市公司。

二、山東省第二批擬認定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公示

塞拉尼斯產品價格上調6777元/噸,科思創公佈Q2季度及年中成績單

附件:山東省第二批擬公佈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名單

7月25日山東省經信委網站發佈:“山東省第二批擬公佈化工園區和專業化工園區公示”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根據《山東省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魯政辦字[2017]168號)和《山東省專業化工園區認定管理辦法》(魯政辦字[2018]8號)有關規定,為廣泛接受社會監督,現將第二批擬認定的17家化工園區和1家專業化工園區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自2018年7月25日至2018年7月31日。期間如對公示化工園區有異議,請以電話、信函或來訪等方式向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反映。反映問題要實事求是,電話和信函應告知真實姓名及聯繫方式。

三、科思創公佈第二季度業績及年中成績單

塞拉尼斯產品價格上調6777元/噸,科思創公佈Q2季度及年中成績單

科思創延續了2018年第二季度的成功表現。由於銷售價格上漲和需求增加,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10.4%至39億歐元。核心銷量增長4.4%,所有三個細分市場都有正增長率。EBITDA增長16.2%至9.85億歐元。淨收入為6.04億歐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8%。自由經營現金流(FOCF)增加14.1%至3.64億歐元。

首席執行官Markus Steilemann博士表示“為了保持長期增長,我們還將進一步增加投資”。該投資計劃包括在所有地區的不同地點擴大所有三個部門的生產。例如,已宣佈投資約1億歐元的全球電影產量大幅增長,以滿足急劇增長的需求。在塔拉戈納(西班牙)的工廠,投資約2億歐元用於建造自己的氯生產並擴展現有的硬質泡沫前體MDI設施。此外,Brunsbüttel(德國)的MDI產能和漕涇(中國)的聚碳酸酯產能正在擴大。

今年第二季度,聚氨酯部門的銷售額增長了8.1%,達到19.66億歐元。所有地區的銷售均發展良好。該部門的核心銷量增長3.9%,主要是由於MDI產品組的增加,該部門的EBITDA增長6.2%至5.83億歐元。

第二季度聚碳酸酯部門的銷售增長率特別強勁,達15.5%,達到10.56億歐元,主要趨勢是銷售價格上漲。核心數量增加了5.3%。特別是,亞太地區促成了這一增長。聚碳酸酯的EBITDA增長44.7%至2.85億歐元。

與去年同期相比,塗料,粘合劑,特種部門的銷售額也有顯著改善,銷售額增長4.1%至6.29億歐元。塗料,粘合劑,特種產品的核心產量增長5.8%,是三個部門的最高增長率。EBITDA增長14.9%至1.39億歐元。

總體而言,科思創在2018年前六個月的表現非常強勁。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7.9%至76億歐元,這主要得益於所有三個細分市場的銷售價格上漲。集團的核心銷量在前六個月同比增長2.2%。EBITDA增長20.9%至約20億歐元,主要受聚氨酯和聚碳酸酯市場的盈利增長推動。淨收入為12億歐元,增長31.1%。FOCF增加了37.4%,達到7.28億歐元。

四、塞拉尼斯上調醋酸纖維材料產品價格

塞拉尼斯產品價格上調6777元/噸,科思創公佈Q2季度及年中成績單

據塞拉尼斯官網7月25公告,全球特種材料公司塞拉尼斯公司將對所有在中東銷售的醋酸纖維絲束級別的產品價格提高1.00美元/公斤(約6777元/噸)在2018年8月1日或之後,或在合同允許的情況下。

五、工信部出臺工業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

塞拉尼斯產品價格上調6777元/噸,科思創公佈Q2季度及年中成績單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切實履行工業和通信業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在推動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中,全面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促進工業和通信業高質量發展,制定本行動計劃,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7月25日公佈了《關於印發堅決打好工業和通信業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有刪減):

(一)優化產業佈局。落實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指南,指導重點區域和重點流域產業合理轉移。實施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行業、生產工藝、產品目錄。(部內產業政策司負責,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落實,不再列出)加快推動城鎮人口密集區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到2020年,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基本完成,重點區域和重點流域力爭率先完成。(部內原材料工業司負責)

(二)調整產業結構。加大過剩產能壓減力度,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焦化、電解鋁、鑄造等產能。嚴格執行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指導和督促地方政府積極推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有序退出。

(三)強化“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積極配合生態環境部,根據產業政策、產業佈局規劃,以及土地、環保、質量、安全、能耗等要求,參與制定“散亂汙”企業及集群整治標準。配合生態環境部門開展“散亂汙”工業企業排查和分類。(部內產業政策司牽頭,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安全生產司、原材料工業司、裝備工業司、消費品工業司、電子信息司參與)支持列入整改提升的工業企業實施升級改造。(部內規劃司負責)

(四)實施錯峰生產。重點區域實施秋冬季重點行業錯峰生產。各地針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電解鋁、化工等高排放行業,科學制定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差別化管理,並將錯峰生產方案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企業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務的,一併納入當地錯峰生產方案,實施停產。加大秋冬季工業企業生產調控力度,加強錯峰生產督導檢查,嚴防錯峰生產“一刀切”和擴大範圍情況的發生。(部內原材料工業司牽頭,規劃司、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裝備工業司、消費品工業司、運行監測協調局參與)

重點區域具體範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保定、滄州、廊坊、衡水市及雄安新區,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市等;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汾渭平原,包括山西省晉中、運城、臨汾、呂梁市,河南省洛陽、三門峽市,陝西省西安、銅川、寶雞、咸陽、渭南市以及楊淩示範區等。

重點流域具體範圍:長江經濟帶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11省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